社团课进小学的调查分析及建议

2019-11-04 00:17栾兆云张彤
科技资讯 2019年20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小学

栾兆云 张彤

摘  要:社团课的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体现,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要点内容。社团课的发展在校园中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但在社团课进小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政府和学校应该重视社团课的作用,建立完善制度,强化社团课管理;使社团活动多元化,推进小学社团课的科学开设与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团课  小学  管理制度  教师聘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b)-0157-02

加快推进社团课进小学对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学校社会影响力以及校园竞争力增强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在临沂市社团课进小学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1  临沂市小学阶段开设社团课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1.1 调查范围

根据该文研究需要,从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中心小学、临沂市沂南县第五实验小学、临沂市朱张桥小学、临沂市费县尚庄小学等几十所学校抽取50名老师和300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为分析临沂市小学社团课开设的状况,该研究以临沂市部分县区的小学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以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1.2 临沂市小学社团课开设现状分析

1.2.1 社团课开设丰富,主要以体育健康类和艺术类社团课居多

临沂市部分县区小学开设的社团类型丰富,分别包括品德教育类社团课、益智类社团课、心理互助类社团课、体育健康类社团课和艺术类社团课。通过调查得知,小学校园中开设体育健康类和艺术类两种类型的社团最多。体育健康类社团分别包括羽毛球社团、乒乓球社团、踢毽子社团、健美操社团等;艺术类社团主要包括书法课社团、钢课社团、舞蹈课社团、国画社团等。

1.2.2 社团课开展形式多样,但总体课时比较少

通过调查发现临沂市部分县区社团课的开展形式主要分为3种,分别为校本课程、大课间和校外辅导机构开展的社团活动。只有兰山区部分小学把3种形式结合起来运用到社团课的开展中;罗庄区部分小学把校本课与大课间结合起来用来开展社团课。但是值得肯定的是,4个县区的学校都通过校本课程保证社团课的开展。沂南县部分小学开设课程课时总数最多,每周两课时。罗庄区和费县部分小学次之,兰山区部分小学课时数最少,还不能够满足小学社团课开展的需求。

1.2.3 社团课师资层次不齐

社团课的开展情况与学校的师资力量密不可分,一些小学办学条件有限,学校软硬件资源配备不齐全,又急于跟风,导致社团课进小学活动开展屡屡受挫,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调查发现,临沂市部分县区参与调查的学校中有36%的小学选择校内的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社团课的培训;而只有10%的小学选择聘请校外的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剩下的50%以上的学校只是选择通过校内其他任课教师或者班主任代劳开展社团课。

1.3 社团课进小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3.1 重视不足,缺乏严密的管理制度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小学虽然开展了社团课进小学活动,但由于缺乏强力的管理机制,导致各项社团课不能有效开展,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程度。而且社团课教师的责任心不强,还有些学校在上行下效方面出现问题,虽然制定了明确的监管制度,但是执行力不够,不能因校制宜地开展社团课。

学校领导更关注的是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将社团课程定位于学校第二课堂的延伸[2]。学校只是将社团课程作为提高学校美誉度的一种手段,随着社团课进小学的发展,学生管理制度不完善、指导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全部暴露出来。大部分社团指导教师只是在进行社团课的日常管理,并没有深入实施社团课教学。

1.3.2 社团指导教师聘请困难

临沂市部分小学开展社团课没有先天条件,还缺乏专业的社团课指导教师,不能带领学生进行科学的社团课训练,也不能激发小学生参加社团的兴趣,以学校现有的其他任课教师充当社团课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的社团课技巧和对社团课知识的讲授。由于学校社团课指导教师管理制度不完善,校外社团指导教师的聘请也极为不易,不利于社团课的开展。

1.3.3 学生缺乏自主性

一方面,学生没有自主权。在部分小学,由于社团课的理念不为一些班主任所接受,甚至觉得班里的好苗子参加社团后不利于班级管理,就以参加社团课影响学习为由,不支持学生参加社团课。另一方面,每个社团课容纳学生数量有限。有些社团课只开设一个班,每个班只能容纳二、三十个学生,从而导致有的学生不能参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社团,降低了对社团课的兴趣,不利于社团课的有效开展。

2  社团课进小学的改革及推进建议

2.1 完善学校社团制度,强化社团课规范管理

社团课的发展需要学校各个方面的支持,从学校方面制定相应的社团课管理制度,各个班级也需要在相對应的社团课中加强管理。通过完善社团课管理机制减少社团课被文化课程侵占的情况,保证社团课在日常教学中的课时量。只有在保证社团课课时量的情况下才能加强社团课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指导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增强教师责任感,加深教师对社团课的认识。完善在社团课中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奖惩制度,通过奖惩制度的实行来刺激学生在社团课中的自主性。但社团课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发地遵从社团课管理制度,而不是一味地通过惩罚或奖励,这也是社团课管理中的重点。

2.2 社团课师资力量应当增强,聘请范围可以扩展

社团课的教师选聘不仅面向学校开放,也可以向全社会开放并征集社团课纲要,从而进一步增强社团课师资力量。社会外聘的专业社团课教师可以通过较强的专业知识来开展社团课,不同于校内教师的授课风格能够增加学生对社团课的兴趣。目前行业内倡导的家庭教育也可以参与到社团课教学中,邀请在各行各业的学生家长来进行社团课的教学。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校内社团课的发展,使得学生家长也能关注到社团课,加强了家校的沟通。家长担任社团课教师也能激发孩子在校内的自豪感,进一步加强学生在社团课内的自主性,学生会自发地在校内对社团课进行宣传,从而影响到身边的学生。

2.3 尊重学生意愿,体现自主原则

学生社团的主角自当是学生,自主性是学生社团产生、发展、生存的标志性要素[3]。学生是学校的主体,社团课的开展应当积极参考学生的意见,让学生选择感参加兴趣的社团课,学生只有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课才能提高社团课对学生的影响。社团课教师不应该在社团课教学中过于强势,应起到引导作用,充分刺激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学生自发的社团课活动来促进社团课的发展。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指路明灯,应该充分认识到社团课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社团课,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2.4 打破界限,使社团课活动多元化

尝试开展不同学校之间学生联谊活动,创造学生间学习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参加社团课。整合临沂市其他发达地区小学资源,联合其他学校定期开展社团课活动,使校际社团课活动成为常态,各学校之间的社团课相互联系,让学生感受其他学校的社团课魅力,使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校际社团课活动也能够加强社团课教师对社团课的认识,丰富教师的授课方式,进一步吸引学生参与到社团课中。教师授课应加强与第一课堂的联系,社团课和社团活动是将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加强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得到理解和巩固。

参考文献

[1] 梁鹂莉.以社团建设促进小学生生命成长的价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 张亮.学生社团课程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20):247.

[3] 江赵梅.创新社团活动机制引领学生自主成长[J].中小学德育,2013(10):50-51.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小学
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的金融资产化管理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高速公路梁场管理制度标准化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