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甘菊多糖中单糖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比较

2019-11-05 11:34何新苗马晓丽
食品与药品 2019年5期
关键词:洋甘菊单糖木糖

陈 蕾,何新苗,孟 磊,马晓丽

(1.信阳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河南 信阳 464000;2.新疆医科大学 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洋甘菊为菊科植物,母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欧洲,学名为Matricaria chamomillaL.[1],主要以干燥的花或全草入药,属于新疆特色地产药材[2-3]。洋甘菊具有消炎、镇定、舒缓的功效,是中成药祖卡木颗粒的主要成分之一。新疆特殊的生态环境使洋甘菊中含较丰富的黄酮、多糖、维生素和氨基酸等成分[4-6]。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7]、抗氧化[8]、降血糖降血脂[9]、调剂免疫等生物活性。但有关药洋甘菊多糖中单糖组分的分析及活性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超声水提、乙醇沉淀得到粗多糖,对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两种单糖组分测定方法进行比较,为洋甘菊多糖的功效研究测定奠定基础。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 );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P/ACE毛细管电泳仪(Benkman公司),配PDA检测器;未涂层毛细管柱(永年锐沣色谱器件公司,d=75 mm);PHSJ-3F pH计(上海雷磁);KQ-500PE型超声仪(昆山超声仪器公司);DZKW-S-4水浴锅(北京永光明)。

1.2 材料

洋甘菊在成熟期采自新疆喀什市,由新疆医科大学徐海燕副教授鉴定为德国洋甘菊,粉碎过200目筛。葡萄糖对照品,甘露糖对照品,半乳糖对照品,鼠李糖对照品,半乳糖醛酸对照品,木糖对照品,阿拉伯糖对照品(纯度≥98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乙腈(Fisher,色谱纯);氯仿,甲醇,乙醇,三氟乙酸(分析纯,天津富宇); HCl,NaOH(分析纯,洛阳市化学试剂厂);乙酸铵(优级纯,天津光复);冰乙酸(分析纯,西安化学试剂厂);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分析纯,上海试剂二厂)。

2 方法与结果

2.1 粗多糖制备

取过200目筛的洋甘菊粉末约10 g,精密称定,置入锥形瓶,加100 ml超纯水,60 ℃超声30 min,过滤,滤渣在60 ℃下再次超声30 min,合并提取液,抽滤,将滤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浓缩至10 ml,在其中加无水乙醇使含醇量达80 %,室温下静置24 h,得多糖沉淀,弃上清,沉淀物于60 ℃真空干燥12 h,即得干燥的洋甘菊多糖。

2.2 样品液的水解

精密称取洋甘菊多糖约0.01 g,共6份,分别置入安瓿瓶,分别加入2 mmol/L 三氟乙酸溶液2 ml,封口后于105 ℃放置4 h,减压回收三氟乙酸,超纯水溶解,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定容至5 ml,摇匀,即得供试液,4 ℃保存。

2.3 混合单糖对照品溶液配制

精密称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甘露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7种单糖对照品适量,置入10 ml量瓶,制成浓度均为20 mmol/L的单糖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7种单糖对照品溶液各1.0 ml,置入10 ml量瓶,定容,摇匀,即得。

2.4 衍生化处理

2.4.1 混合单糖对照品的衍生化 取混合单糖对照品溶液500 μl,加0.5 mmol/L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甲醇溶液500 μl,0.3 mmol/L NaoH溶液500 μl,涡旋30 s,置70 ℃水浴加热30 min,冷却至室温,加入0.3 mmol/L HCl溶液,涡旋30 s,加入2 ml氯仿,涡旋30 s,吸取下层液弃去,重复3次,吸取上层液体,过0.45 μm微孔滤膜,进样。

2.4.2 样品衍生化 精密吸取2.2项下洋甘菊多糖水解后供试液500 μl,按2.4.1项下方法进行衍生化。

2.5 色谱条件

2.5.1 HPCE色谱条件 熔融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d=75 mm);缓冲液:180 mmol/L硼酸溶液,pH 10.05;柱温:25 ℃;电压:15 kV;气压进样:0.5 psi,进样时间:10 s;检测波长:245 nm。清洗程序:第1次进样前分别以甲醇、水、0.1 mol/L盐酸、水、0.1 mol/L NaOH、水、缓冲液,冲洗毛细管20 psi×5 min;每更换1次电泳缓冲液,均用缓冲液平衡至电流平稳(10 min)后才进样测定[6]。色谱图见图1。

2.5.2 HPLC色谱条件 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酸铵缓冲溶液(pH 5.5)-乙腈(22:78);流速:1.0 ml/min;柱温25 ℃;进样量 :10 μl;压力:0.4 Pa;检测波长:245 nm。色谱图见图2。

图1 HPCE色谱图(A:混合单糖对照品;B:洋甘菊多糖样品)

由图1、图2可见各单糖色谱峰与邻近峰均能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1.5,理论塔板数>3000,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系统适应性,衍生化反应试剂不干扰各单糖的测定。

2.6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按HPLC及HPCE检测方法配制系列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经衍生化后测定,HPLC以对照品浓度x(mmol/L)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2>0.99。HPCE以对照品浓度x(mmol/L)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2>0.99,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线性关系均良好。差别之处在于两种方法的线性范围不同,HPCE比HPLC的线性范围宽。

图2 HPLC色谱图(A:混合单糖对照品;B:洋甘菊多糖样品)

表1 7种单糖的标准曲线

2.7 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

精密量取一定量的混合单糖对照品溶液,衍生化后,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连续进样6次,进行日内精密度检查,测定峰面积,计算得HPCE测定各单糖峰面积的RSD值均在3 %以下,HPLC测定各单糖峰面积的RSD值均在1 %以下。二者精密度均符合测定要求,HPLC略优于HPCE。

精密称取一定量2.1项下洋甘菊多糖样品6份,水解、衍生化后,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进行重复性检查,测定峰面积,HPCE与HPLC计算得各单糖峰面积的RSD值均在3 %以下。

精密量取一定量2.2项下供试品液,衍生化后,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在0,2,4,6,8,12,24,48 h分别进样测定,进行稳定性检查,计算得HPCE测定各单糖峰面积的RSD值均在4 %以下,HPLC测定各单糖峰面积的RSD值均在3 %以下。结果表明48 h内各单糖色谱峰面积无明显变化,被测样品在48 h内稳定性良好。HPCE和HPLC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HPCE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小于5 %,HPLC测定的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均较好,小于2 %,优于HPCE。

表2 HPCE和HPLC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

2.8 加样回收率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样品粉末约0.01 g,共9份,分为3组,按测定浓度的80 %,100 %,120 % 分别加入一定量混合单糖对照品溶液,按2.2项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衍生化处理后按2.5项色谱条件分别进行HPCE及HPLC分析,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显示,HPCE和HPLC测定的平均回收率均在98.0 %~102.0 %之间,RSD值均在0.48 %~1.41 %之间,表明方法产生的误差小,实验操作规范。见表3、表4。

表3 HPCE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表4 HPLC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0.0 6 9 6 0.0 8 0.1 5 2 3 1 0 4.4 0 0.7 3 0.0 6 9 6 0.1 0 0.1 7 4 0 0.0 6 9 6 0.1 2 0.1 9 3 1葡萄糖0.0 9 3 2 0.0 8 0.1 6 2 1 8 5.2 0 0.6 4 0.0 9 3 2 0.1 0 0.1 7 8 4 0.0 9 3 2 0.1 2 0.1 9 5 4半乳糖0.1 6 6 3 0.0 8 0.2 4 7 3 9 9.4 0.9 6 0.1 6 6 3 0.1 0 0.2 6 5 7 0.1 6 6 3 0.1 2 0.2 8 7 2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醛酸0.0 8 9 4 0.0 8 0.1 7 1 4 1 0 3.4 0.4 8 0.0 8 9 4 0.1 0 0.1 9 2 8 0.0 8 9 4 0.1 2 0.2 1 2 5

2.9 样品中各单糖的含量

通过在多糖水解样品中加混合单糖对照品后峰增高法定性可知,HPCE测定出的洋甘菊多糖主要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7种单糖组成;由校正因子法计算得各单糖物质的量之比为1:1.53:3.10:4.12:7.28:2.27:0.90。HPLC测定洋甘菊多糖主要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与木糖7种单糖组成;其中阿拉伯糖与木糖在HPLC中未实现分离,出现叠峰,由于木糖含量较少,故本实验中HPLC测得的阿拉伯糖与木糖统称为阿拉伯糖。最终由校正因子法计算得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及阿拉伯糖与木糖之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1:2.23:3.53:6.61:2.98。

3 讨论

本文采用 HPLC和HPCE两种方法分别对洋甘菊多糖中单糖组成进行了分析。本实验以超声提取为主要手段,采用传统的热水浸提、乙醇沉淀法得到洋甘菊粗多糖,实验中HPLC和HPCE条件均在文献基础上进行了优化[8-9]。线性实验结果显示,HPCE灵敏度较高;精密度方面HPLC优于HPCE。加样回收实验结果表明,二者加样回收率均能满足测定要求,且结果相近。

本研究发现,HPLC测定多糖时,阿拉伯糖与木糖出现叠峰,无法完全分离,其原因可能是二者在结构上属同分异构体,因此在普通液相色谱系统下难以分开,而HPCE可有效分离两种单糖,虽然文献报道HPCE重现性差,但在单糖分析中可作为HPLC的补充方法辅助区分阿拉伯糖与木糖。且本研究采取了以下措施:毛细管电泳仪每次进样前,分别以甲醇、水、0.1 mol/L盐酸、水、0.1 mol/L NaOH、水、缓冲溶液冲洗毛细管5 min;每更换1次电泳缓冲液,均用缓冲液平衡至电流平稳(10 min);减小操作电压(15 kV);利用冷却液尽快除去热量,使系统尽可能保持恒温。结果证实这些办法可有效改善HPCE在精密度、稳定性方面的不足,使测定结果满足需要。

猜你喜欢
洋甘菊单糖木糖
一个空瓶
布吉的口琴
有心的小蘑菇
解密洋甘菊精油
布谷鸟读信
不舒服,意大利人就喝杯洋甘菊茶
不同炮制工艺熟地黄多糖单糖分析及其对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
海藻多糖的单糖组成对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一朵洋甘菊
气相色谱法分析大麻药多糖成分中单糖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