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9-11-05 13:21齐琳婧苏同生宋瑞谢瑜
贵州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脑出血针灸穴位

齐琳婧 苏同生 宋瑞 谢瑜

(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陕西 西安 710003)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后常见的精神障碍中的情感障碍并发症之一[1]。患者出现淡漠,情绪低落,活动能力下降,思维功能减退等情感障碍[2]。目前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但受到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疗效并不稳定[3]。中医的经络学说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针灸即为经络学说实施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4]。本方案在脑卒中抑郁症患者个性化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针灸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脑卒中抑郁症患者60例,按照入组顺序编号,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1.52±7.36)岁;脑卒中病程(1.12±0.35)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13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10例,脑出血恢复期4例,脑出血后遗症期3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例,初中15例,高中7例,大专及以上5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1.47±7.42)岁;脑卒中病程(1.08±0.31)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14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10例,脑出血恢复期3例,脑出血后遗症期3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例,初中16例,高中5例,大专及以上5例。两组患者性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5]、《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6]、《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7]对脑卒中和郁抑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18~70岁;(3)患者及家属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它精神障碍;(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精神系统、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3)妊娠期哺乳期;(4)随访资料不完整。

1.3方法 患者入组后,均行脑卒中健康宣教,评估患者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并予以对症干预,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康复锻炼、饮食指导、运动康复等措施),给予抗栓、调脂、降压、平衡水电解质等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抗抑郁药物盐酸舍曲林片(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0686,规格:50 mg/片,1片/d),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针灸治疗,患者处仰卧位,取穴梁丘、神门、足三里、膻中、太冲、内关、印堂、四神聪、智三针等穴位,常规消毒皮肤后,采用平泻平补手法,患者感觉局部酸胀得气后保持30 min,1次/d,每周6次,休息1 d,连续治疗观察3个月。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抑郁症临床疗效、后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抑郁症和脑卒中临床治疗疗效判断标准:(1)治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HAMD评分(或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80%;(2)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且HAMD评分(或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50%~80%;(3)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下降,HAMD评分(或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30%~<50%;(4)无效,不符合上述疗效判断标准者。疗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HAMD、NIHS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5.317、5.647,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NIHSS评分比较

2.2郁抑症临床疗效率比较 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有效率73.33%;观察组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有效率90.00%。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767,P<0.05)。

2.3脑卒中临床疗效率比较 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有效率80.00%;观察组治愈4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有效率96.67%。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卒中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217,P<0.05)。

2.4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 讨 论

脑卒中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等在发病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病情稳定后,需较长时间的康复,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由于情绪低落、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活动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增加了患者康复的难度。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应兼顾神经功能的恢复及情感障碍的改善。中医将脑卒中后抑郁症归于“郁证”范畴,且与张景岳的“因病致郁”理念相符。分析其病因为卒中后气血逆乱,窍闭神匿,心无所主,神无所依,病机肝失疏泄,肝气郁结为主,气虚、血瘀、痰阻互结所致,故本虚标实为脑卒中抑郁症的病机[8]。针灸治疗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其具有多靶点、多层次治疗的优势[9]。通过对经络的刺激,达到影响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神经营养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的效果,实现改善患者神经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凋亡过程的目标[10]。脑卒中郁抑症的病机明确为本虚标实,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以气血双补、疏肝解郁为基础[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较之于常规综合治疗的患者,综合治疗联合针灸治疗的患者其在抑郁情绪、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方面效果更为显著,疗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提升。辨析本方案所选择的穴位,梁丘是约束胃经经水向下排泄的穴位,针刺此穴位可达到调理气血,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的功效[12-13]。足三里是经典的气血调理穴位,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虚劳诸证。太冲穴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针刺该穴位具有熄肝风、清头目、疏肝养血的功效。针刺四神聪穴可补益元气、益脑安神、振奋元阳的功效。智三针是神志相关疾病治疗的要穴,内关穴具有调养心神、补益心气功效。针刺上述诸穴达到安神定志、调神开窍的功效[14]。

综上,针灸可有效提升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患者抑郁情绪,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脑出血针灸穴位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