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案治疗甲下脓肿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2019-11-05 13:22杨利丁慧
贵州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脓肿康复研究组

杨利 丁慧

(常州九悦医院皮肤科,江苏 常州 213001)

人的手指以及脚趾均位于身体的末梢部位,损伤率较高,其中甲下脓肿或血肿最为常见,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会导致患者因感染而引发全身炎症或导致指(趾)甲脱落等[1]。对于该类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案如麻醉后拔甲或在甲上做手术切口进行开窗引流,但损伤大,费用较高,还会增加患者麻醉风险,影响患者预后[2]。穿刺放液引流在临床治疗甲下脓肿过程中逐渐得到应用[3],本研究通过对患者采用灼烧穿刺减压引流,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甲下脓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12~67岁,平均年龄(34.6±1.2)岁,致病原因:重物砸伤32例,门夹伤12例,无明确诱因4例。研究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10~67岁,平均年龄(34.3±1.3)岁,致病原因:重物砸伤31例,门夹伤12例,无明确诱因5例。纳入标准:(1)临床确诊为甲下脓肿;(2)临床资料完整;(3)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患病甲存在开放性损伤;(2)存在凝血功能障碍;(3)伴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4)存在精神障碍或沟通障碍。本次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使用浓度为2%的碘酊为患者进行常规消毒,然后为患者进行拔甲治疗,脓液清理干净后,行常规消毒换药。研究组患者接受穿刺减压引流治疗:治疗前,为患者进行治疗方案讲解,缓解患者负性心理;然后使用浓度为2%的碘酊或浓度为4~5%的碘伏为患者进行常规消毒,进行甲面钻孔,使用酒精灯对弯针进行加热,使用持针器夹住大号三角弯针,在火焰上将针尖烧红,对患者指甲(趾甲)进行固定,使用弯针在患者甲面上灼制两个小孔,将甲下脓液放出,在进行穿刺时应选择患甲最高点,注意穿刺深度,以免损伤患者甲床,在见到有积液流出时即可停止穿刺。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反复挤压,使甲下脓液排净,使用无菌注射液抽取双氧水经穿刺孔注入,进行冲洗,在观察无脓液流出后使用碘伏纱布对患者患甲进行包扎,2d后进行1次换药,一般患者换药1次即可康复。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患者疼痛改善时间、肿胀消失时间以及患者康复时间等)进行观察统计。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划分,显现:患者3 d内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3 d内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患者在经过3 d的治疗,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采用问卷的形式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

2 结 果

2.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研究组疼痛改善时间、肿胀消失时间以及患者康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2.2疗效对比 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5%;研究组显效35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非常满意26例,满意14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度83.3%;研究组组非常满意35例,满意12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97.9%。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灼烧穿刺对甲下脓肿以及甲下血肿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恳切的特点。但是因患者对于该治疗方案并不了解,对于灼烧后的弯针等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进而在导致患者在治疗时出现抗拒心理,影响其治疗配合度[4]。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积极消除患者心理障碍,告知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为患者进行治疗方案以及所使用设备的讲解,可以使患者在治疗前便有充足的心理装备,降低心理应激,提高治疗配合度[5]。本研究在对患者进行该方案治疗时会首先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为患者进行治疗方案讲解,使其在有充分心理准备的前提下为其进行治疗,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促进患者治疗后康复,增加患者对于治疗操作的认可[6]。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对于治疗的认可度明显提高,这一结果说明,采用穿刺减压引流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治疗认可度。

在进行治疗时,尽量使患者保持一个相对舒适的体位,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紧张感[7-8]。多数患者采用坐位进行治疗,将患者患指(趾)在某一平面上进行固定,在进行进针点选择是应选择甲面最高点,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到准确、快速,明确进针方向以及进针深度,切记因角度以及深度不对而对患者甲床造成不良影响[9]。拔甲术治疗属于创伤性治疗方案,会增加患者恐惧心理,而且患者在术后会出现明显疼痛,特别是在进行换药处理时,部分患者难以承受。有研究[10]指出,通过甲面穿刺的方式,同样可以起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功效,而且不会对患者甲床造成影响,对于患者康复可以起到促进作用。本文结果还显示,研究组疼痛改善时间、肿胀消失时间以及患者康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穿刺减压引流治疗甲下脓肿,可以缩减患者康复时间,对于患者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综上,在针对甲下脓肿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穿刺减压放液治疗可以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对于治疗的认可,可以在临床中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脓肿康复研究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