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桥:一桥三变见证城南大变化

2019-11-08 01:35倪黎祥
现代苏州 2019年21期
关键词:南门城南风貌

文 倪黎祥

要说苏州近现代最特殊、最能代表苏州城变迁的桥,大概就是人民桥了。

苏州古城本无南门。人民桥是1951年人民政府在解放后新建的第一座跨运河大桥,建成后大大缓解了南北交通,并且对苏州城南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人民桥的建成,原先农田片片的南门内先后兴建了工人住宅区、工人文化宫、商场等建筑,还举行过苏南城乡物资交流大会。荒凉的南门地区由此逐渐兴旺,那时也成为了与观前、石路相提并论的苏城三大商圈之一。

迄今,人民桥已经经历了三个版本,分别是1951年版、1977版和2002年版。人民桥一座比一座大气坚固,每一座的变化都是苏州城的一次大变化。

摄影家陈健行1990年拍摄的黑白照片中的人民桥是1977年重建的,长度从原来的42.25米增加到了62米,宽度从6.71米增加到了22.62米,这一次的大改动,过程可谓艰难。

陈艺用无人机航拍的照片中的人民桥是2002年开工重建,是苏州第一座现代廊桥。桥宽45米,双向6车道,两侧有慢车道和人行道,人行道上增加了富有江南特色的亭和廊,桥墩上还嵌入了反映苏州历史文化的浮雕,除了交通功能大大完善,它的风貌与环古城风貌带也互相呼应,为环城河水上旅游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清华同衡长三角分院总规划师邱晓翔说,两张照片左侧的大房子是原来苏州最大的纺织企业苏纶厂的织造车间,现在华丽转身为古城河边最大的商业综合体苏纶场。人民桥见证了南门地区由农业向工业再向服务业发展变迁的历程。看见的是繁忙的南门轮船码头已变成休闲绿地,看不见的是地下的轨交四号线,运送着成千上万的新老苏州人。

猜你喜欢
南门城南风貌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再读《城南旧事》
城南花已开,人间皆可爱
南门小巷
城南旧事
一双特别的鞋子
做生肖鸡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