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有效性影响因素视角下的我国青少年阅读推广探析

2019-11-12 20:58
图书馆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子女青少年图书馆

(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天津 300387)

1 引 言

2018年1月1日,我国首部《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其中第36条对全民阅读的规定标志着全民阅读推广正式上升为国家行为。儿童和青少年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一直是全民阅读活动的重点推广对象。各级政府、阅读推广机构和业界人士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及相关学术研究。纵观近些年我国青少年阅读研究成果,笔者将它们大致概况为五类:1)阅读现状或阅读趋势等研究;2)阅读推广实践经验或具体方法等研究;3)阅读习惯、阅读环境、阅读能力和阅读教学等研究;4)阅读推广的机制、策略、框架、联盟等研究;5)国内外阅读推广案例等研究。但是,与个体阅读行为有着密切关联的阅读有效性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

2 阅读有效性的内涵

阅读是帮助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以往的全民阅读活动中,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整个阅读群体的阅读习性或不同阅读人群的阅读差异等,忽略了阅读个体通过参与阅读活动而获得的自我内在评价和表现出来的阅读效果,即所谓的“阅读有效性”。“阅读有效性”一词属于教育学领域的阅读行为的研究范畴。由于图书馆的文献服务与读者的阅读行为密不可分,阅读行为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图书馆员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因而阅读有效性在图书馆学领域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014年,韩国郑大根博士通过对1504名青少年进行实证调研得出“阅读有效性”研究模型。该研究模型指出,阅读有效性是由阅读沉浸、阅读满足和持续阅读意愿等因素构成,而图书馆的积极作用、阅读榜样和阅读态度对阅读有效性有重要影响。美国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针对人们在玩耍中全情投入的沉浸状态,于1975年首次提出沉浸理论。之后,Baker,Dreher和Guthrie等人研究了阅读动机与沉浸阅读之间的关联性,指出阅读动机高的学生不仅经常阅读,还更沉醉于阅读之中,同时沉浸阅读的经历对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培养也起到了积极作用。阅读满足感是对个人阅读活动价值的肯定和认可,根据以往的阅读活动体验对今后的阅读活动体验进行评价的一种心理状态或感受。持续阅读可以培养阅读习惯,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Pilgreen和Krashen提出了成功实现持续阅读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阅读资料的易得性、吸引读者的阅读资料、阅读环境、激励、受专业培训的教师、非职务性、阅读后期活动、读书的时间等。接下来,结合我国青少年的具体实情,详细解析阅读有效性的三大影响因素:图书馆的积极作用、阅读榜样和阅读态度。

3 阅读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3.1 图书馆的积极作用

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与青少年的阅读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对青少年阅读有效性的提高也起着积极作用。IFLA在《学校图书馆宣言》和《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分别提出了青少年阅读教育的目标。一是“学校图书馆应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社会公民”。在阅读教育方面,提出“培养和维持学生阅读和学习的习惯和乐趣,并使他们终身使用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在阅读教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多样化的阅读资料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们的课外阅读需求,对课内学习也有所帮助。不仅如此,还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教育项目。二是“公共图书馆应从小培养和加强儿童的阅读习惯,激发儿童和年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公共图书馆作为教育、文化和信息的中心,有必要对青少年进行特别关注。从青少年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和情绪出发,使他们能够接触到符合身心需求的书籍,进而帮助他们培养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

图书馆在青少年阅读方面的积极作用可以提升青少年对图书馆的认同感,而随着图书馆认同感的提升,阅读有效性也将相应地得到提高。而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在摸索青少年对图书馆认同感的提升方案时略有不同,学校图书馆应多考虑教师、同学和朋友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则应更多地考虑父母的作用。

3.2 阅读榜样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父母、教师、同学和朋友是他们日常接触最多的,也是对他们的社会能力、自我意识、情绪控制、身心健康影响最大的。人在出生后首先接触的就是家庭。子女通过模仿父母的生活方式开始早期学习,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的行为养成有着重要作用。有人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同理,父母也是子女最好的榜样。父母通过营造家庭阅读环境、开展亲子阅读及经常陪子女参观图书馆等方式,可以为子女开启阅读的大门。当他们处于身体、情绪和认知发生急剧变化的青少年时期,父母给予他们正确的阅读引导,不仅可以稳定他们不安的情绪,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对于家庭,学校是青少年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对他们来说,不只是学习的地方,更是成长的摇篮。教师的关心和赏识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自我成就感、学习投入度、期待值和归属感等方面都有着很大影响。同学和朋友们日复一日地陪伴,这使得在学习和阅读方面的影响比教师和父母的影响更加直接和有效。

3.3 阅读态度

Eagly和Chaiken将“态度”定义为通过评价特定对象来表达喜好与厌恶的程度或心理倾向。若将诱发人起反应的刺激设为对象,态度就是对这一对象的喜好或厌恶的感情与判断,包含着人们内在的心理倾向。而阅读态度则是读者在对待阅读资料或阅读行为时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是阅读过程中一贯执行的心理倾向。阅读活动中阅读态度作为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智力活动、保证阅读效果的根本动力。国际教育成绩评估协会(IEA)主办的“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PIRLS)2011年在对阅读态度的构建中,使用了阅读兴趣、阅读动机和阅读自信三个行为指标。很显然,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地参与阅读,不仅可以增强阅读的自信心,还可以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效果。

4 我国青少年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作为社会的一员,人类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心理学家曾指出,青少年时期提供适当的阅读环境,可以培养青少年积极的阅读态度。吴铁坚指出,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态度的因素中,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由于家庭阅读环境与父母之间、学校阅读环境与学校图书馆、教师、同学和朋友之间、社会阅读环境与公共图书馆之间都存在着密切关联,因此,笔者就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层面简要地提出我国青少年阅读推广的有效策略。

4.1 社会层面: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打造成青少年阅读教育的第二课堂

公共图书馆是青少年社会阅读环境的主要场所,它为青少年提供多种多样的最新资料,促进文章理解能力、信息解读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增长,激发学习和阅读的兴趣,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等。在阅读教育方面,公共图书馆应担负起如何提高青少年阅读能力的研究重担。这方面可以借鉴韩国读书教育开发院开发的“KREDI阅读能力诊断书使用指南”和“我学习的向导!自我主导学习”(以下简称“向导”)。

首先,公共图书馆需要对青少年进行阅读能力诊断和测定,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1)读书准备方面:读书姿势、观察力、辨别力、集中力、文字阅读、阅读速度、文章符号、读书量;2)解读力方面:词汇力、把握内容、把握情节、概况、把握结构、分析思考、批判思考;3)感想力方面:感知、想象、推理力、判断力、创意、问题解决力。

其次,依据阅读能力诊断和测定的结果,为每个青少年提供符合其个性的阅读方法,如该“向导”中所提供的阅读方法:1)像孔子一样,细细品味地读;2)像演员一样,充满想象地读;3)像画家一样,浮想联翩地读;4)像侦探一样,充满逻辑推理地读;5)像发明家一样,尝试创新地读;6)像数学家一样,遵循着规律地读;7)像医生一样,剖析似地读;8)像教师一样,边讲解边读;9)像学生一样,边思考边读;10)像批评家一样,批判似地读;11)像律师一样,严谨地读。

除此之外,公共图书馆还可以面向青少年有针对性地推出各类讲座,通过公益讲座活动,为青少年营造懂书、爱书、读书的氛围,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阅读习惯。

4.2 学校层面:积极开发个性化阅读教育项目,充分发挥教师、同学和朋友的榜样作用

学校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教育时,应根据学生的性别、文理科、父母的职业和学历背景等因素,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教育项目。

首先,考虑学生性别差异时,由于男生在阅读沉浸度、阅读满足感和持续阅读意愿等方面普遍低于女生,可针对男生需要开发一些互动性强的阅读项目,如朗读比赛、赛诗会等活动。

其次,考虑学生文理科差异时,摒弃千篇一律的阅读项目,依据文理科学生的特点分别开发不同的阅读项目,如针对文科生可以着重开展文学经典类阅读,而针对理科生则更多侧重科普类阅读。

再次,父母的职业和学历对家庭阅读环境有直接影响,会导致学生个体阅读能力存在差异。为了消除这一影响,学校图书馆有必要对学生父母的情况进行普查,并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如对一些低学历的学生父母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和培训。

为了有效地提高青少年阅读的积极性,应充分发挥教师、同学和朋友的榜样作用。首先,教师要自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并鼓励学生们一起阅读,让学生们体会到阅读是一种快乐和有价值的活动。为此,学校应积极开展面向教师的阅读讨论活动,积极开发师生互动的阅读项目等。其次,鉴于同学和朋友的影响比教师和父母的影响更大、更直接,应积极开展与朋友一起阅读的活动项目,并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发新项目,努力营造出“共同阅读”的校园阅读环境。

4.3 家庭层面:父母应积极营造温馨的家庭阅读环境

家庭阅读氛围对端正孩子的阅读态度、培养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父母应努力营造温馨的家庭阅读环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有效的亲子阅读。这就要求父母不应只是单纯地向子女强调阅读或称赞阅读,而是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单独设立一间书房,或者设立一个书架,让书香浸润家庭;2)父母和子女可以一起制订阅读书目清单,一起安排全年阅读计划和进度,做到相互监督、相互督促;3)同时,要与子女协商每天共同阅读的时间,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贵在坚持不懈;4)在要求子女回家后不看手机和电视的同时,父母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5)父母要经常陪子女去图书馆读书,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子女对图书馆的认同感,更利于培养他们热爱阅读的习惯。

5 结 语

在青少年阅读推广过程中,只有在综合考虑图书馆的积极作用、阅读榜样和阅读态度三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层面出发,以培养青少年终身学习的阅读习惯为目标,才能真正提高青少年阅读推广的活动成效。

猜你喜欢
子女青少年图书馆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Tomb-sweeping Day
图书馆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去图书馆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
教育子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