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亲和力

2019-11-13 10:51赵盼迪崔勇陈沛天津广播电视台
新生代 2019年19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亲和力听众

赵盼迪 崔勇 陈沛 天津广播电视台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你的声音真好听”、“你长得像我的一个朋友”、“我和你想的一样”……在互动中一下子让人有了亲近感,这就是“亲和力”的生活体现。亲和力是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有些亲和力因素是先天形成的,比如声音、外貌、形象等,有些则是靠后天的积累而成,比如学识、素养、审美等。在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过程中,拥有亲和力的人,拥有一个强大的“气场”,让人有亲近感,从而更具影响力。

吴郁教授在《主持人的语言艺术》中提出“主持人是广播电视媒体中,集社会性和人际性于一身的具有亲和力的传播者”。所以,亲和力对于主持人来说更是一种必备素养。主持人的亲和力是主持人在播音创作过程中感之于心,通过有声语言的传播,发乎于情,给予受众的力量和影响力,是主持人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良好的文化素养、个性的表达方式、独特的个人魅力的综合体现,是主持人与受众沟通的阶梯。

一、广播节目主持人亲和力的重要性

广播节目内容主要通过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进行传播,“声音”的形象、对象感、联想与想象能力的把握对于广播节目主持人来说尤为重要,此时,广播节目主持人是否具有亲和力甚至可以决定节目的成败。

首先,广播节目主持人亲和力是主持人与受众沟通的阶梯。主持人是节目与受众之间的桥梁、纽带,而亲和力更有助于发挥主持人的沟通功能。 在节目中,亲和力强的主持人,受众愿意听其言,从而信其言,进而忠其言,愿意与之沟通和交流互动。

其次,广播节目主持人亲和力是主持人个人修养和魅力的体现。亲和力的体现是由内而外的,节目中表现出来的不卑不亢、正义、善良等品质是主持人内在品质的外化展现。具有亲和力的主持人,往往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正确摆正自身位置、尊重受众、热爱生活、风趣幽默,从而得到受众的喜爱。

最后,广播节目主持人亲和力决定了整个节目的展现力和影响力。广播节目主持人是整个节目的核心和灵魂,主持人亲和力的表现,决定了整个节目的表现力,亲和力强的主持人使得节目更加深入人心、轻松活泼,是节目内容更具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二、广播节目中主持人亲和力的把握

广播节目主持人拥有亲和力可以第一时间吸引受众的关注,引起收听兴趣、培养收听习惯。在节目过程中易于节目互动的开展。受到亲和力的作用,对于主持人,听众会有“身边人”的亲切感,还会提高受众对节目的宽容度。广播节目中,主持人亲和力的把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生活化的语言、口语化的表达。亲和力的体现,首先要消除陌生感,让人能听懂、愿意听。这就要求主持人在备稿时,将文字表述转化为口语化的有声语言,避免有歧义的地方,重要信息多强调。遵循广播的传播规律,让听众感觉是跟“身边人”在交流。比如,从每期节目最开始的气象播报开始,简单的温度播报并不能让人感到“有温度”,结合衣食住行,联系当下节气时令,进行简洁的温馨提醒,既让人了解到了天气情况,又让听众感觉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增强主持人亲和力。主持人要基于已有的稿件,充分发挥出广播的传播特点,调动想象力、培养对象感、把握稿件的内在语。把听众想象成面对面交流的朋友,听众在收听节目时才能感受到“身边人在说身边事”的亲切。

2.坚持“客户至上、用心服务”的原则。现如今,听众不再是被动的单线收听,收听更具有主动性和交互性,加上广播市场化的迈进和改革,受众也在向“客户”的角色转移。好的广播产品,必须符合客户的口味和喜好,才能有市场。主持人也是一样,只有充分考虑“用户体验”,明确目标受众需求,从而更好的表现出主持人的亲和力,这就要求主持人从节目选题策划开始,紧紧围绕目标受众生活进行展开,结合当下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进行针对性的传播和表达。比如,在主持双休日节目时,受众大多是中老年朋友,语速就要相对慢些,重要信息的表达就要多重复一下;在话题展开和互动中,多以“老回忆”为主,引起受众共鸣;在添加微信公众平台互动时,就不能简单播报公众号,而要引导听众,拿出手机,一步步进行引导操作。每次耐心指导后,节目中都会有上百名新听众加入进来,听众非常开心,终于学会了用微信和我们互动,拉近了节目与受众的距离。在主持儿童类节目时,考虑到学龄前幼儿的特点,要把自己想象成幼儿园老师,亲切、和蔼、活泼、热情,不夸张、不幼稚、不做作,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示范;在主持服务类节目时,要站在受众角度,体会他们的心情,达到“共情”;在主持娱乐节目时,要轻松、愉快,给受众愉悦的享受。所以,主持人的亲和力的体现,就是要做到时刻站在受众的角度,急他们所急,乐他们所乐,除了伴随性,更要体现出服务性。

3.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兴趣的培养。主持人需要不断地“备稿”,除了狭义上的对文字稿件进行有声语言的转化表达,还有更为重要的广义上的备稿和积累。说的话不但要亲切、自然,更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当主持人有了切身体会和相应方面知识的积累之后,才能更好的以自身为例,以身边事情为引,让听众产生共鸣。如果说体育,那至少你也应该是个体育迷;如果说育儿,那至少你也应该有和孩子接触的经验;如果说旅游,那至少你也应该有相应的外出体验。没有实践和知识的积累,那所表达出来,只是编辑的设定思维,这些信息从你嘴里表达出来,就没有太多说服力了。所以,主持人要不断的汲取新的知识,做一个“杂家”的同时,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半个“专家”,提高亲和力、影响力。

4.形成个性化的主持风格。主持人的亲和力还体现在主持风格的把握。每个人都是有自己性格的人,通过节目和话筒传递出去的只是主持人性格的一面。有的主持人幽默,有的主持人机敏,有的主持人睿智,有的主持人沉稳……当主持人的既定风格得到听众的认可和喜欢时,也就是主持人的表达方式为受众所接受,亲和力就自然而然体现出来。这种喜欢甚至会提高受众的宽容度,就和身边的朋友了解彼此的脾气秉性一样,受众会把主持人当做朋友一样,喜欢你的风格,喜欢你的性格,喜欢你的声音,喜欢和你交流。所以,亲和力的把握,需要主持人首先找准定位,形成自己的主持风格。

三、增强主持人亲和力时“度”的把握

随着媒体环境的快速发展,受众的需求日益增强,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持人的亲和力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提高亲和力的同时,不能一味的“迎合”受众,盲目的改变自己,要掌握应有的“度”。

1.平民化不等于平庸化。为了提高亲和力,主持人应该自然的、不做作的表达,而平民化、亲民化的表达不等同于平庸化。话筒不是出气筒,有些主持人把生活中的不愉快,工作中的不顺利都在节目中抱怨,看似在和受众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生活,但却传递了负能量。在节目中,主持人代表了节目观点,主持人要明确主持人和节目的定位,要有主体意识和引领作用,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2.生活化不等于随意化。生活化指的是主持人的表达方式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但生活化的语言不等于随意化的表达。不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主持人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说出来的话也不仅仅是个人观点的表达。生活化是一种表达状态,节目中,主持人普通话的标准、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主持人的职业道德要求是亲和力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党的喉舌,要明确说什么、怎么说,而不能跳出职业框,肆意表达。

3.个性化不等于去大众化。主持人要有自己的主持风格,但广播节目是大众的传播,不能为了迎合小众的口味,而偏离了大的方向,也不能为了娱乐效果而泛娱乐化的传播。大众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品味越来越高,一味地媚俗或非主流不适用于大众传播。大众需要高质量高品质的广播节目,同时,高素质高素养的主持人才是大众所喜爱的主持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而在话筒面前,主持人并不是把全部的自己完全展现出来就达到“真实”, 个性化不等于去大众化,主持人要培养自己的大众兴趣,主持风格的形成也是要建立在在大众化的基础之上的。

四、结语

亲和力的塑造是由多方面构成的。除以上几点以外,在广播节目中主持人敏捷的反应、幽默感的展现、机智的语言表达、节目节奏的控制、有效的沟通等都影响着主持人的亲和力。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发现,利用一切机会和受众不断地交流、磨合才能真正提高亲和力,提高节目影响力。

总之,广播节目主持人亲和力决定了节目的成败。主持人的亲和力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场、本色的展现,过于精心的“设计”反而会弄巧成拙。亲和力的提高需要踏踏实实、用心积累、找准定位、掌握好“度”,最后,在节目中自然流露。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亲和力听众
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编辑的角色转型及定位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少儿广播节目未来发展之我见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广播节目播音主持人语言表现力及基本素养研究
听众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表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