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9-11-13 06:08勾晓英勾小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支持性心理治疗根治术

勾晓英,勾小华

(1.四川省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四川 广元 628001;2.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四川 广元 628001)

胃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胃癌根治术为其主要治疗方法[1]。然而胃癌根治术操作复杂,对手术技术及术中配合要求较高,需要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且高效的手术配合及管理,方可顺利完成手术[2]。近年来,根据手术特点、工作内容及手术室相关问题制定合适的手术室工作程序表,并配合程序表完成手术室工作,强化过程管理,成为临床常用工作模式,这一干预方式能有效增加手术配合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3]。另外,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非常重要,其中支持性心理治疗是临床常见心理干预方法,在癌症患者围术期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予以传统手术干预、手术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手术干预及手术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的胃癌根治术患者各62例临床资料,以评估手术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186例,纳入标准:经病理证实为胃癌者;行择期胃癌根治术者;年龄为18~75岁者;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上者;沟通良好者。排除标准:术前合并胃出血、肠梗阻或胃肠穿孔者;术前伴低蛋白血症者;伴其他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围术期死亡者。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A、B、C三组各62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A组给予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整理等传统手术干预。B组手术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手术干预:制定手术室工作程序表,完善患者准备、物品准备、迎接患者、查对、配合麻醉、切皮前等术前工作及暂停片刻(即将切皮)、术中(切皮至关闭)、术后(切口缝合后)、手术间整理(患者出室后)等各项工作内容及工作目标(简单几句手术室工作程序表的内容即可);实施过程中由手术室工作人员自查自纠、相互监督,并由科主任及护士长不定期检查,以强化程序表的程序、内容及要求。C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①术前:于术前1~2 d,入病房,评估心理状态,并了解患者个性特征、生活习惯等情况,以耐心、温和的语言与患者交流,增加患者信任;对伴抑郁、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患者,为其讲解手术优点及预后情况,减轻其对手术的不安及恐惧,缓解其心理负担,并联合家属共同开导患者,促进患者心态积极。②术日:术晨,以积极的语气迎接患者,询问其身心状态,并介绍手术室环境,缓解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及恐惧心理;告知患者有医务人员全程陪伴,减轻其不安及焦虑情绪;行静脉穿刺及麻醉前,向其解释操作目的,安抚其紧张情绪。③术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情况,鼓励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疑问,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解释;向患者及家属交待胃癌根治术后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减轻其不安情绪;介绍恢复情况较好的病友,辅助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治疗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①手术室相关并发症:记录患者低体温、液体外渗、电灼伤、压疮等手术室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②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估患者及主刀医师对手术室的主观满意度,VAS量表总分0~1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③术后康复症状:于术后7 d时,使用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特异性问卷(QLQ-STO22)[6]评估患者吞咽困难(4~16分)、胃部疼痛(4~16分)、呃逆(3~12分)、饮食受限(4~16分)康复症状,得分越高,康复情况越差。④术前2 d及术后5 d采用Beck抑郁问卷(BDI)[7]评估患者抑郁情绪,BDI量表总分为0~63分,分数越高,抑郁越严重。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8]评估患者焦虑情绪,HAMA量表总分为0~56分,分数越高,焦虑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手术室相关并发症比较B、C组手术室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手术室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3组手术室相关并发症比较 [n(%)]

a与A组比较,P< 0.05

2.2 3组患者及主刀医师满意度比较3组患者及主刀医师满意度VAS评分比较,均为A组

2.3 3组术后康复症状比较3组吞咽困难、胃部疼痛、呃逆、饮食受限症状评分比较,均为A组>B组>C组(P< 0.05),见表4。

表3 3组患者及主刀医师满意度比较 (分)

a与A、B组比较,P< 0.05

表4 3组术后康复症状比较 (分)

a与B、C组比较,P< 0.05

2.4 3组手术前后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比较术后5 d时,A组BDI、HAMA评分均较术前2 d升高(P< 0.05),B组较术前2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组则较术前2 d降低(P< 0.05);且3组术后5 d的 BDI、HAMA评分比较,均为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5 3组手术前后BDI、HAMA评分比较 (分)

*与本组术前2d比较,P< 0.05;a与同期A组比较,P< 0.05;b与同期B组比较,P< 0.05

3 讨论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情况也不断改善,但手术配合度仍然能影响根治术效果,造成患者术后康复情况不同[9]。程序化管理是一种常见管理模式,该模式要求将全部工作内容制定合理且高效的工作程序,并严格按照制定程度完成工作,以达到规范、条理及有序[10]。而支持性心理治疗在癌症患者围术期中较常应用,能通过积极的心理支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使患者获得战胜疾病的信心[11]。对此,本研究就上述2种工作模式联合应用在胃癌根治术中的效果展开分析,取得一定成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手术室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及C组。说明通过手术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手术,能有效减少手术室相关并发症。究其原因可能与手术室工作程序表能辅助手术室工作人员完成规范化的操作,使医务人员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而实现优质、高效及安全的手术室操作,减少操作失误或考虑不周等引起的并发症有关[12]。另外,本研究也就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展开分析,发现A组术后5 d BDI、HAMA评分均较术前2 d升高。这也提示,在传统手术室干预下,患者术后抑郁、焦虑情绪呈升高趋势。而术后5 d时,B组BDI、HAMA评分较术前2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低于A组。说明在手术室工作程序表的干预下,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可得到一定缓解。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手术室工作程序能保证手术室护理人员完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等操作,提升患者对医务人员信任,缓解其负性情绪有关[13]。此外,C组术后5 d BDI、HAMA评分较术前降低,且均低于A组及B组。表明支持性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于患者身心健康有利,与外国学者研究结果一致[14]。该学者认为,通过支持性心理治疗,患者能建立正性情绪,而促进抑郁等负性情绪缓解,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故支持性心理治疗在胃癌根治术围术期的应用非常重要。

除上述结论外,本研究还发现,3组吞咽困难、胃部疼痛、呃逆、饮食受限症状评分比较,均为A组>B组>C组。提示手术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能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于患者预后更有利。考虑该结果与手术室工作程序表能促进手术室工作质量提高,是患者得到良好的手术效果[15];支持性心理治疗则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为患者术后康复创造良好环境有关[16]。不仅如此,3组患者及主刀医师满意度VAS评分比较,也为A组

综上,手术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能降低胃癌根治术手术室相关并发症,并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且于提升患者及医师满意度也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支持性心理治疗根治术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提高材料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支持性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VMAT和IMRT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