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家长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019-11-15 06:47左开仁
学生之友 2019年1期
关键词:家长学校民族地区心理健康

左开仁

摘 要:民族地区家长学校的学生是家长,每个家长来源于每个学生家庭,家庭是学生的来源及最后的归属,是学生成长的根,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家长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和紧迫,在民族地区家长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关键词:民族地区;家长学校;心理健康

家庭是学生的来源及最后的归属,是学生成长的根,家庭教育的优劣和效果,直接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质量;开办家长学校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教育水平,而家长心理健康状况,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家长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健康协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民族地区家长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意义。

一、父母的言行举止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大作用

(一)家长学校培养家长建立良好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未成年之前孩子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是会影响其一生的。一些特殊的家庭环境,如单亲家庭中,孩子不能享受充分的父爱或母爱,这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欠缺,极易使儿童心理形成明显的障碍。我国学者陈家麟调查发现,在60名违法犯罪少女中,父母离异、分居和双亲不全的占38%。其他学者类似的研究也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易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对于那些离异的家庭,如果父母双方能少一些指责,多给孩子一些关怀,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补偿作用。

(二)家长学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转变家长的观念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长的各种观念对成长中的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传统观念认为,成功不单是一个人的事,光宗耀祖是晚辈的责任,现在不少的家庭仍抱有這样的观念。究其原因,其实是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攀比心和虚荣心的心理状态。在“学而优则仕”“棍棒之下出孝子”等古训的影响下,不少家长给了孩子过多的压力。有研究表明,家长的期望是我国中小学生最大的压力源,家长的期望过高也是引起亲子关系紧张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与之相反的,在一些家庭中,长辈对子女过于溺爱,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听之任之,也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总之,要想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建立起合理的期望是非常必要的。

(三)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长本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心理健康的家长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必然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直接的消极影响。经调查发现,父母有心理问题而孩子心理健康的只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6%,结果同时显示,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母亲的心理健康状态存在显著相关。也就是说,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子女的健康状况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

二、实施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家校沟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家长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能接纳和理解孩子的“劣行”,从问题上找原因。以心理健康培训转变家长的观念是建立家校有效沟通的重要方式。

(二)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帮助家长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一是讲座。让家长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的指标等,提高家长们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二是报告会。报告人可以是学校老师,还可以是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中比较有心得的学生家长,报告人把自己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其他家长,促进大家共同进步。三是家长研讨会。通过教师指导、家长间交流,使家长提高教育艺术,减少家长教育观念上的错误和教育方法上的失误。四是发放书面学习材料。发放一些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通过这些材料的学习促进家长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掌握一些教育方法,为家校合作增添默契。

(三)通过心理健康培训,让家长改变观念,促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通过家长学校的帮助和自身的学习,家长不但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还要改变教育观念,这是将心理健康课堂从学校延伸至家庭的重要保证。

1、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家长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心理学家对动物和人的实验都表明,奖励最能促进个体的学习和发展,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多进行表扬,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2、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家长建立对孩子合理的期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会限制了他们生活中的自由,扼杀孩子的个性发展。人的能力是多元的,学习能力只是其中一项,家长应该全面认识自己的孩子,发挥其长处,而不是只把眼睛盯在考试成绩上。在对孩子的心理特点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家长应建立合理的期望并给予积极的暗示,使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成为孩子努力的动力。

3、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家长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家长与孩子沟通不要局限于学习,沟通应当是全面的。孩子可能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例如,如何与同学、老师相处,如何发泄不良情绪,如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等,此时家长都应当给予帮助。家长无论到什么时候都应该是孩子心中的避风港。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保障孩子们幸福快乐地成长,只有家长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才会有效提高;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努力学着做这样的人。

参考文献:

[1]付金凤.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18):9-9.

[2]晏红. 学校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3)——让家长学校出实效[J].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4):38-39.

猜你喜欢
家长学校民族地区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长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和思考
家长学校要有名更要有实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