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保教能力培养的思考

2019-11-16 11:12陈龙图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保教幼教技能

陈龙图

[摘           要]  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和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加之教师指导实践不到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使学生保教能力发展存在偏差和不足。高职学前教育必须重视学生保教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大力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加强与幼儿园合作,构建全程一体化保教能力培养模式,把保教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关    键   词]  高职;学前教育;保教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134-02

高职学前教育是为幼教机构培养合格师资的,培养的毕业学生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又要有过硬的保教操作技能。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诸如重理论知识讲授、轻操作技能培养等的不当做法,严重制约学生保教能力的生成,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一、学生保教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重保教理论学习、轻保教能力培养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如学前教育学、学前游戏等,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于一体,都是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课程,但由于受到课程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学时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讲授,较少开展实践操作练习。尽管有时教师课后也会安排一些实操性作业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但因为教师很少或从来没有参与,实操练习主要还是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自我组织。期末课程考核时多采用笔试的方式,并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较少涉及保教能力实操性考核,即便其中有所涉及,也主要是书面回答式的。每个学期,专业一般都会安排学生一周幼儿园见习,但因见习是以直观感知为主,且教师无法全程到园跟进指导和与幼儿园及时沟通联系,学生动手操作练习的机会依然显得很不足。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既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也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保教实操能力。

(二)学生学练结合、合作学习的意识不强

学生学习和提升保教技能,只能通过操作练习这唯一途径,并要用大量课余时间不断训练来完成。目前而言,所有高职学前教育学生都深知学习和掌握保教技能的重要性,但实际情况却是不少学生并未将这种重要性落实到行动上。主动学习保教技能的积极性不高,团队合作学习的意识不强,学思结合、学练结合、合作学习、互学共进等学习理念和要求没有转变为现实。有的还受一些幼儿园招聘面试时仅只测试弹、唱、跳、讲等技能的影响,不恰当地把幼儿园保教技能只是理解为弹、唱、跳等,甚至有的为了将来能够顺利通过幼儿园面试就业,平时只是功利化地注重弹、唱、跳等技能的练习,而不重视对其他保教技能的学习。学习保教技能,不少时候需要模拟幼儿园保教情境,大家组成小组活动,共同配合、轮流进行、交流反馈、互学互鉴,从中都能得到有益的锻炼,然而这种有效学习活动方式采用的并不普遍。

(三)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保教能力必要有效的指导

学生保教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一是靠学生自己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和实践,二是靠教师给予必要及时的专业性指导,这样才能快速有效地推动学生保教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当前,受教师资格证国考面试、毕业生就业面试及各种师范技能大赛等的影响,学生开始普遍重视对保教技能的学习。不过,就目前而言教师能够给学生保教技能学习以直接、具体、系统、充分指导的,还很有限,特别是学生在课外学习期间,一是因为教师课外指导一般不会计入教学工作量,因而教师不可能每次全身心地到场指导学生;二是因为不少教师从高校到高教,缺乏在幼教机构实际从教的经验,虽给予学生实操指导,但指导能力、水平及效果也会有限。这种教师指导上的缺失或不到位直接影响学生保教能力的有效形成和发展。

(四)专业教学与幼儿园教育融合不够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保教技能,主要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院园合作两种途径。前者立足于校内实训场地设施设备,模拟幼教情境,供学生自主练习或在教师指导下练习,后者是依照院园双方签订的实训基地合作协议按计划进行。由于校内实训模拟的情境与真实幼教情形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学生学习保教技能更多还是要到实习基地幼儿园现场进行。遗憾的是,当前学生到幼儿园见习或实习,多是集中在学期某一个时间段进行,有关课程教学平时并不能与幼儿园保教活动恰当对接,及时呈现课程教学所需的真实幼教情境,学生也因无法身临其境,难以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做到边观察、边学习、边练习。并且,即使学生在园期间,教师因忙于校内其他教学,较少顾及学生的见习或实习,学生指导工作多是幼儿園教师单方完成的。这种配合不够、融合不足的院园合作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同样影响学生保教能力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保教能力的对策

(一)课堂教学要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要牢牢把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努力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成长服务,为学生考取国家教师资格证服务,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服务,既重视知识理论传授,又重视保教技能培养。要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安排适量课时用于课堂实训,推动课程教学由纯粹理论型向理论加实践型转变。理论教学要做到精讲,要引导学生提前做好预习,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实操教学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把理论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以实践深化理论知识,确保课程教学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双提升。期末课程考核时,既考查理论知识,又考查技能水平,正确发挥课程教学的作用,科学促进学生保教能力的形成。

(二)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提升保教技能

学生保教能力的培养,除了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有限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实训外,学生也要充分利用大量课余时间自我开展相关实训活动,包括自己利用假日自主联系幼教机构开展活动,这样才有利于保教能力水平的较快形成和提升。教师在完成正常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要给学生适量布置课外技能训练活动,帮助他们尽快学习掌握好保教技能。要格外重视和充分发挥好教师在学生保教技能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学校也要有政策上的支持,给教师课余指导学生以适当工作量和绩效的考虑。无论是课内或是课外,离开教师直接具体规范的专业性指导,学生自主保教技能训练活动的质量、效果等都无法保证。要借助各种师范技能大赛、专业技能面试等活动的开展,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要鼓励学生团队合作,运用微格教学等现代手段,避免重弹、唱、跳,轻其他技能的倾向。教师也要定期到幼儿园参加实践锻炼,积累开展实践教学的经验。

(三)专业课程教学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有效融合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很多课程,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游戏、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环境创设等,其内容都是与幼儿园保教活动密切相关的,课程学习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幼儿园教育情境,以方便学生直接观察,理解和掌握知识,观摩和学习保教技能。目前高职学前教育学生见习、实习时间安排过于集中,没有恰当分散进行,课程教学不能对接幼教实际,及时呈现真实幼教情境,致使不少学生深感理论学习困难,保教操作能力欠缺,这实际上是与专业课程教学和幼儿园保教活动没有恰当有效融合有很大关系。有的学前教育专業则通过与学校附属幼儿园或就近实训基地幼儿园开展深度合作,课程教学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带学生到园,把学生置身于真实幼教情境中,边教边学,边学边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扎实,保教技能过硬。我们应当努力创造这种最有利于学生学习保教技能的良好条件。

(四)构建保教能力培养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幼教机构培养合格师资的,为了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论、轻技能和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不当做法,也为了高效培养的学生保教能力,应当构建系统一体的完善的培养学生保教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即“321”模式。“3”为“三个结合”即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技能学习与课外实操练习结合,教师指导练习与学生自主练习结合。“2”为“两个推动”,即利用各种师范技能大赛活动推动,利用教师资格证国考面试训练活动推动。“1”为“一个融合”,即把专业课程教学与幼儿园保教活动有效融合。从已有实践过程看,这种全方位、多手段、全程性、系统化的能力培养模式能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及时对接和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保教能力。高职学前教育应当努力形成这种高效一体的培养学生保教能力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总之,高职学前教育学生保教能力发展水平如何事关人才培养质量,关乎学生的专业成长,影响幼教机构保教活动的开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必须高度重视,补足短板,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确保充分发展好学生的保教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新云,肖炬元,唐卫平.基于保教能力培养的独立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6):15.

[2]汪娟.“全实践”理念下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3):26.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保教幼教技能
荷兰0~4岁婴幼儿保教质量评估和提升项目及启示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拼技能,享丰收
第三届亚洲幼教峰会评出十位“最美幼教人”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