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人物.微历史.微思考

2019-11-18 01:38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笔架郭子仪西昌

1.于新辰2011年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毕业后,放弃了读研的机会,直接来到西昌发射场一线。从西昌发射场电梯操作员、火箭常规动力系统岗位操作手、火箭常规动力系统箭上专业负责人,直到走上西昌发射场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岗位,这一待就是8年。他参加并圆满完成了包括“嫦娥三号”“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等重大任务在内共计60次的航天发射任务。他说:闲下来时也想家,但为了这份事业,我愿意坚守下去!

2.陈光权是涠洲岛民,岛上人大都以捕鱼为生,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就要紧急返港避险。但涠洲岛东面没有港口,西边最近的港口也有几十公里远,根本躲避不及。于是,陈光权便有了建立港湾的想法。说干就干,一头牛,一根铁杵,一副手套,他当起了现实版“愚公”。能用的石料用完了,就四处寻找建筑废料,修好的堤坝被冲垮了,就重新来过。由于长期搬重石,陈光权经常咬紧牙关,引起牙齿松散。有人问他值得吗?他说:“值得啊,牙齿咬掉了我都不怨。”30多年的努力,“马拉港”终于诞生了。愚公移山,移的就是一份坚持。

3.“怪人”叫乔治。他49岁穿上跑鞋,67岁参加了第一次马拉松比赛。今年他99岁,仍坚持每周到山上长跑。他领导的马拉松接力队中最年轻的跑者67岁。去年,98岁的他第13次完成了华盛顿山公路赛,跑完了一条长达12.2公里的公路。当他回到起跑区,激动的人们给了他长达一分钟的起立鼓掌。“你将继续前进,对吗?”主持人问。“我会试试。”乔治说。人群中,一位妈妈指着乔治,告诉自己的小女儿,“你知道那是谁吗?那是传奇。”

1.@许厚全: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赐建王府。某日出门时,他嘱咐筑墙工匠“好筑此墙,勿令不牢”。工匠回答说:“几十年来,京城达官家的墙都是在下所筑,从来只见主人改换,而墙依旧完好。”郭子仪听后“怆然动容”,当即上朝坚决向皇帝请求告老还乡。人有荣宠盛衰,豈如物之坚牢。炙手可热时,保持清醒很重要。

2.@水如许:《阅微草堂笔记》载:有人拿一柴窑碎片高价兜售,说将其镶嵌在甲胄里,刀枪不入。为验真假,纪昀提议,将之吊在绳上,用火铳射击,看能否被击碎。那人当然不肯。不过,还是有人花百金给买去了——不知是不是托儿。自古至今,总有人在制造此类神话。一唱一和,就有人信了。

3.@奕明:北宋初期重臣钱惟演节俭得甚至有些吝啬。不过,他也有出手大方的时候。钱惟演有个珊瑚制的笔架,“平生尤所珍惜,常置之几案”。弟子中有人打起歪主意,将笔架窃而藏之。钱惟演不见笔架十分着急,遂悬挂寻物启事,愿意“以钱十千赎之”。过了两天,有弟子假装说从盗窃者手中赎回笔架来献给他,钱惟演“欣然以十千赐之”。不久,弟子中有人又故技重演,钱惟演便又贴出启事寻找。仅仅一年这事发生五六起,他却毫无察觉其中的猫腻。钱惟演身上体现的,或许便是读书人的“痴”吧。

1.@余秀华:一年里,秋天是最具植物性的。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多半是动物性的,只有老了,才从灵魂里生长出植物的根须。有了植物性,大地从容,生命也从容了:一个枝条垂到地面,不过是弯曲起来重新向上;一个人跌倒了,不过是爬起来继续走路。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无论好坏,善待便是。

2.@江小鱼:旅游归来,一堆照片,大家都在挑选有自己的,“这张好看。”“这张才好看。”……大家手里捧着说“好看”的,都是自己在照片里比较显精神的——而照片里的别人,都被忽略了。小小照片显露出人性的真实与自私——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就是好看的。

编辑/关晓星

猜你喜欢
笔架郭子仪西昌
“大唐保镖”郭子仪
下期预告 “大唐保镖”郭子仪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荆风楚韵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笔架鱼肚制作技艺
西昌月
低井控区沉积体系研究——以辽河西部凹陷葫芦岛-笔架岭东坡为例
可摇动出笔芯的自动铅笔
可折叠笔架的设计说明
To what extent might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 influence group dynamics and team working in a 21st century organisation?
风云四号运低西昌本月中旬择机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