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铜铅锌原矿化学成分分析与研究

2019-11-22 02:07李德军佘爱平
冶金与材料 2019年5期
关键词:铅锌原矿铜矿

李德军,王 伟,曹 静,佘爱平,李 芳

(1.铜陵海关,安徽 铜陵 244000;2.马鞍山海关,安徽 马鞍山 243000;3.铜陵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安徽 铜陵 244000)

我国是有色金属铜铅锌生产和使用的大国,近年来,随着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缺乏,较多的国内企业奔赴境外购买矿山或购买矿石、精矿。我国赴外企业以中小型居多,所购矿山或矿石品位多样,特别是在非洲及亚洲部分不发达国家购入的矿石,由于当地不具备精选的条件,大多直接以原矿的形式进口到国内。据海关统计,2017-2018 年,每年进口的铜铅锌原矿均在100万吨以上。

目前,我国对于进口的有色金属精矿类中有毒有害物质有严格的要求。对于进口铜精矿,有相关要求其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对于铅、锌等精矿中有毒有害物质也有相关推荐性国家标准。但尚无相关法律法规对进口的铜铅锌原矿进行限制或要求。

文章作者对近三年来进口的部分铜铅锌原矿进行了采样分析(来源于安徽铜陵、芜湖、池州,浙江嘉兴、宁波等口岸),发现部分铜铅锌原矿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严重,部分铜铅锌原矿中含有向海关申报以外的其他可计价金属。

1 实验部分

1.1 采样及制样

对2016-2019 年的进口铜铅锌矿石共675 批进行抽样分析,样品的采取按照标准GB/T 2007.1-1987、SN/T 4111-2015 进行,样品的制备按照GB/T 2007.2-1987、SN/T 4111-2015 执行。样品的来源地见表1。

1.2 检测项目的确定

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有汞、镉、铅、砷等。就对植物的需要而言,前述重金属是植物生长发育不需要的元素,注:以海关申报为准,未核实真实产地。而对人体健康危害比较明显。非金属污染物氟的污染也是非常有害的,排入大气中的氟会通过降水回到地面,进入水体循环或者被水生、陆生植物吸收富集,最终进入人体。摄取过多的氟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导致钙、磷代谢紊乱等。

表1 铜铅锌矿石进口申报来源(批)

可回收利用元素包括除主含量以外的其他可回收利用元素,例如铜矿石中如果含铅较高,在选矿工艺环节可以先选铜、再加以利用选铅,这时候铅并非不可利用元素。无论存在于何种矿石中,Au、Ag 元素都会被当作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元素加以精选。

综上所述,对于铜铅锌原矿来说各有毒有害元素应按照以下标准:

铜矿石,砷、汞、镉、氟;

铅矿石,砷、汞、镉;

锌矿石,砷、汞、镉。

铜铅锌原矿中可利用元素为主含量以外的其他两种元素及金银。

1.3 样品前处理

对于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贵金属除外),以硝酸+盐酸+氢氟酸为溶剂,使用微波消解溶解样品,消解完毕后溶液清亮,部分样品中有二氧化硅沉淀。

对于其中的贵金属Au,采用火试金法,参照GB/T 3884.2-2012;对于Ag 元素,参照GB/T 8151.12-2012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处理。

对于非金属元素,如F,参照GB/T 3884.5-2012 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前处理。

1.4 样品的测定

对于金属元素,参照GB/T 3884.18-2014 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进行测试;对于非金属元素F,参照GB/T 3884.5 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测量电位获得结果。各元素检出限分别是Cd:10 mg/kg、Pb:20 mg/kg、As:10 mg/kg、Hg:10 mg/kg、F:50 mg/kg、Zn:100 mg/kg、Cu:10 mg/kg。

对于Au 元素,检出限为0.05 g/t;对于Ag 元素,检出限为10.0 g/t。

2 结果与讨论

2.1 评价指标的确立

(1)有毒有害元素评价指标的确立

《重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GB/T 20446-2006 中对常见的有毒有害元素砷、汞、镉、铅、氟等规定了限值,文章对于砷、汞、镉、氟、铅等元素的限量以该标准规定为参考(铅矿石中镉元素限制参照锌精矿执行)。所有元素的以Ci 作为风险因子来评价其风险性,Ci=Di/Pi,其中,Di 为该元素的测得值,Pi 为该元素的参考限值。当Ci<0.7 时定义为低风险,0.7≤Ci<1.0时为中风险,Ci≥1.0 时为高风险。

(2)可利用元素评价指标的确立

一般贸易中,铜矿石中含金超过1 g/t、含银超过30 g/t、含铅和锌超过5%有精选价值;铅矿石中含金超过1 g/t、含银超过100 g/t、含锌超过5%、含铜超过2%就有精选价值;锌矿石中含金超过1 g/t、含银超过50g/t、含铅超过5%、含铜超过2%就有精选价值;文章中以此为参考值Ki,设Ui=Zi/Ki,其中Ui为可利用指数,Zi为样品中某元素的测得值,当Ui≥1.0 时可以利用,否者为不可利用。

2.2 分析检测

按照上述方法及确定的项目,对所采集的675 个样品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部分样品中有毒有害元素超标,部分样品中富含可利用的贵金属元素及银元素等。

2.3 数据分析

(1)铜矿石数据分析

①铜矿石中有毒有害元素分析。对181 批铜矿石中砷、汞、镉、氟按照方法进行检测,检测数据中,As 元素最高值在0.78%,Ci=1.56;Cd 元素最高值为0.10%,Ci=2.0;F 元素最高值为0.32%,Ci=3.2;从高风险占比来看,以F 元素超标最为严重,占抽样批次的8.84%。其他As、Cd 等有毒元素的超标也较为严重,分别占到整个批次的3.31%和3.87%。181 批样品中,仅一批存在砷和镉同时超标的情况,分别为含As 为0.58%,含镉为0.064%。经过计算,有毒有害元素As、Cd、F、Hg 超标占总体为15.47%(以批计)。对比进口铜精矿中毒害元素超标的情况,两者之间存在云泥之别。

②铜矿石中可利用元素分析。对181 批铜矿石中铅、锌、金、银安装方法进行检测,检测数据中,Pb 元素最高值为48.84%,Ui=9.77;Zn 元素最高值为19.43%,Ui=3.89;Au 元素最高为12.27g/t,Ui=12.27;Ag 元素最高为629.4g/t,Ui=20.98。但同时由于大部分矿石来源于非洲,而非洲的铜矿山中氧化矿占比较高,进口的铜矿石中Au 和Ag 元素可利用比率不高。经最终计算,进口铜矿石中除申报含量外仍然含有其他可利用元素的比例为77.35(以批计)%。

(2)铅矿石数据分析

①铅矿石中有毒有害元素分析。对256 个铅矿石样品进行分析按照方法进行检测,检测数据中,As 元素最高值在0.88%,Ci=1.26;Cd 元素最高值为0.63%,Ci=2.1;Hg 元素最高值为0.012%,Ci=2.0;从高风险占比来看,以Cd 元素超标最为严重,占抽样批次的14.06%。其他As、Hg 等有毒元素的也有超标,分别占到整个批次的4.30%和0.78%。256 批样品中,没有一批存在有毒有害元素同时超标的情况。经过计算,有毒有害元素As、Cd、Hg 超标情况总体为19.14%(以批计)。

②铅矿石中可利用元素分析。对256 批铅矿石中铜、锌、金、银按方法进行检测,检测数据中,Cu 元素最高值为4.20%,Ui=2.10;Zn 元素最高值为32.86%,Ui=6.57;Au 元素最高为4.29g/t,Ui=4.29;Ag 元素最高为1459.2g/t,Ui=14.59。经计算,进口铅矿石中除申报含量外仍含有其他可利用元素的比例为67.97%(以批计)。

(3)锌矿石数据分析

①锌矿石中有毒有害元素分析。对238 个锌矿石样品按照方法进行检测,检测数据中,Cd 元素最高值在0.75%,Ci=2.5;Hg 元素最高值为0.19%,Ci=3.17;从高风险占比来看,以Cd 元素超标最为严重,占抽样批次的5.88%。其他As 没有超标的高风险样品,Hg 元素有超标样品,占到整个批次的4.69%。经过最终计算,进口锌矿石中含有毒有害元素As、Cd、Hg 超标情况总体为10.92%(以批计)。

②锌矿石中可利用元素分析。对238 批锌矿石中铜、铅、金、银按照方法进行检测,检测数据中,Cu 元素最高值为3.20%,Ui=1.60;Pb 元素最高值为33.18%,Ui=6.64;Au 元素最高为6.51g/t,Ui =6.51;Ag 元素最高为1094.2g/t,Ui=21.88。经最终计算,进口锌矿石中除申报含量外仍然含有其他可利用元素的比例为62.18%(以批计)。

3 结 语

通过对上述675 个铜铅锌原矿样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和可利用物质的结果分析,发现进口铜铅锌矿石存在有毒有害物质超出我国标准GB/T 20424-2006 的现象。以铜矿石为例,超过限量的比率占到申报批次的15.47%,而铅矿石和锌矿石有毒有害元素超出标准的比率也分别为19.14%和10.92%,应该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足够重视,对相关监管模式进行调整。同时在申报进口的铜铅锌矿石中,发现约60%的申报货物中存在有利用价值但未详细申报的物质,海关归类及审价风险突出,同样应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重视。

猜你喜欢
铅锌原矿铜矿
4月份全国铁矿石产量同、环比双降
6月份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为9871.1万t 同比增长9.2%
张福荣原矿彩釉作品欣赏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河南崤山东部浅覆盖区磁异常特征及其银铅锌找矿预测
内蒙古巴尔陶勒盖-复兴屯发现特大型陆相火山岩型铅锌银矿床
云南迪庆铜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研究
原矿土钻井液室内评价与应用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