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全力保障,跑赢进博会这场“接力赛”

2019-11-22 03:37应琛
新民周刊 2019年44期
关键词:上海海关接力赛展馆

应琛

海关关员在进博会展馆对未获准入的动植物产品进行抽样检测。

第二届进博会给万千观众带来一波又一波新惊喜。

从让人惊叹的“会飞的汽车”,到目不暇接的各种黑科技,再到琳琅满目的全球美食……全世界最高端的展品都云集在此。加上进博展馆“四叶草”白天花团锦簇的美景和晚上璀璨夺目的灯光,让参观者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

幕前风光众所周知,幕后英雄兢兢业业。无论是世界级的国宝还是普通展品入境,都要按进口物资办理相关海关手续。作为此次进口博览会最前沿、也是压力最大的部门之一,上海海关承担著进口博览会监管服务的重要职责,在这样的急、难、新、重的任务前,今年上海会展中心海关应运而生,同时一大波“花式创新”也被“逼”了出来。

从展前到展后,每一件展品顺利登上进博会的舞台,都是一场无缝衔接、密切配合的接力,而上海海关的全力保障让这场“接力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进博会展品“秒放”通关的背后,跨境贸易管理大数据平台进博会专窗的开发功不可没,专窗有效降低参展企业物流和时间成本。

史上最繁杂展品报关一日完成

10月中旬,一艘巨轮靠泊洋山港,其所承载的两个40英尺集装箱的进博会展品,创下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单票展品品类和参展商最多的纪录。大船靠泊后的第三天,10月15日,该票货物各项手续准备就绪,正式向上海海关报关,当日就完成海关申报流程。17日中午,该票包含了来自土耳其23家参展商的150多个品类展品的货物在洋山口岸完成必要的检验检疫查验后被顺利放行,迅速运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现场。

单票展品品类如此繁杂,即便在展会经验丰富的上海也颇为罕见。用参展商的话来说,他们几乎把一个土耳其“大巴扎”(集市)运到了进博会。而帮助其精准报关,无论对承运商还是上海海关都是一个挑战。

好在上海海关已经准备充分。

上海会展中心海关展览品监管一科的徐天驰主要负责进口博览会备案和企业通关疑难杂症处理工作。早在首届进博会筹备时,徐天驰便多次被派往北京参加海关总署集中工作,协助起草了进口博览会海关工作方案、通关须知以及便利措施等海关规范性文件,确定进博会总担保方式、物资证明函形式、海关查验模式以及展品出境保税结转等重大业务突破。

由于这些是向来自全世界的参展方发布的参展规范,涉及数量众多的法律法规,所以这个“钥匙模”打造得特别仔细、慎重。今年经过海关总署、上海海关、主办方等多次反复论证,几易其稿,最终又完成了此次进口博览会所有监管方案的顶层设计。

相比首届进博会时的零经验而言,徐天驰坦言,今年进博会相对“轻松”了许多,海关做的更多是相关方面的优化。说罢,她向记者递来了一本《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海关服务指南》。在第一届的基础上,这本指南对海关的通关须知和便利措施进行了更新,还罗列了一些常见的“Q&A”,“只有把前面的准备工作做细致了,后面的工作才能开展得更为顺利”。

为了进博会物资的顺利通关,徐天驰所在的部门不仅向企业开展了多次政策宣讲活动,还多次与代理报关企业沟通,与口岸协调,与上海商会确认ATA(单证册制度)情况,并在专门设立的“进口博览会海关专窗”接受了相关企业的咨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拥有完备的监管方案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要实现理想中的最优模式必须依托先进的管理系统。土耳其这票展品,以及进博会其他展品“秒放”通关的背后,跨境贸易管理大数据平台进博会专窗的开发功不可没,专窗有效降低参展企业物流和时间成本。

上海海关为保障第二届进博会引入5G巡馆机器人“关关”。摄影/ 谢宗赢

海关科技处大数据平台管理科主任科员孙森林是进博会专窗开发的负责人。孙森林告诉记者,过去,进境物资证明函为纸质,承运商不得不奔走于国家会展中心与海关之间,完成审批盖章和受理,数据还要由承运商手工录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形成电子化的展品清单,才能正式报关,整个过程费时费力。今年,上海海关彻底取消了纸质盖章的进境物资证明函,通过“进博会专窗”为企业开具电子证明函,并请国家会展中心进行网上审批,已审批的电子证明函直接发送至“单一窗口”,自动比对生成报关展品清单。由此,不仅省去企业奔波之苦,更省去企业手工录入展品数据的繁琐及可能出现的疏漏,实现了展品通关安全性与便利性的统一。

从物资证明函的开具到报关通关,数据在上海口岸与海关总署的数据库之间狂奔,实现全程无纸化。

除了开发工作之外,徐天驰和孙森林都说,最累的其实是组织协调承运商、会展中心,以及海关内部等多部门共同测试和联合调整。徐天驰说,光是为这次进博会建立的微信群就有十多个。但正是多部门协力,保障通关服务链环环相扣,为该票品类最多展品迅速通关铺平道路,也为展品从容布展留足了时间。

据了解,上海海关为进博会开设服务专窗和专用通道共计125个,全天候服务进博会人员及展品进出,做到嘉宾随到随走,展品即到即办,即办即放;探索适应超大客流旅检现场的工作模式,深入实施“先期机检”,单次航班通关时间缩短约25分钟,通关效率提升约63%;简化检疫手续,方便伴侣动物放行,将相关政策以海关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向展商和嘉宾宣贯。

驻场巡馆,保障国门安全

跨境贸易管理大数据平台进博会专窗的开发实现了展前通关展品“秒放”,孙森林开发的海关展中巡馆APP则成了进博会驻场海关关员的一大“巡馆神器”。这款巡馆APP里有每一个展位的详细信息,包括展商信息、展品清单、贸易方式等等,大大便利了现场的巡馆监管工作。

31岁的王东茂是上海会展中心海关展览品监管三科的科员。今年进博会,他被分配在了海关现场监管的巡馆工作组。

据了解,早在10月18日,上海海关组建的这支80多人驻场队伍便正式入驻国家会展中心,并将展馆现场划分为现场指挥区、视频监控区、通关作业区、展品查检区、展品监管区、政策咨询区6个工作区,驻场监管人员按照驻场方案要求,有条不紊赴各自岗位熟悉情况,开展工作。

从物资证明函的开具到报关通关,数据在上海口岸与海关总署的数据库之间狂奔,实现全程无纸化。

上午9点,上海海关进博会现场指挥中心,巡馆组每天一次的例会正在召开。驻场监管现场负责人正按照不同监管要求和监管重点,安排一天的工作。

“巡馆是驻场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届进博会我们共成立了7个巡馆小组,每个展馆我们安排5名人员负责现场工作。”王东茂告诉记者,巡馆的主要工作大致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对展览品进行“物理”的监管,因为参展的展品部分是通过展览品贸易方式和ATA单证册的形式入境参展的,海关禁止这类展品违规销售和擅自移出展馆。同时,针对问题地图等违禁品情况开展监管查获;二是对展览品进行检疫防控方面的监管,确保不存在有违规的试吃试用散发,不存在有未经审批的动植物产品,确保特许审批产品和其他产品隔离摆放,废弃物处置符合海关要求等。

本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8.1号馆是此次王东茂所在小组负责的场馆。

“去年,我主要负责1号馆服务贸易馆和2号馆汽车馆巡馆工作。就在B办公楼下面,非常近。”王东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而这次我只负责一个展馆,但因为进博会规模扩大了,展馆面积也大了,监管的内容也更复杂了。这个展馆的监管重点就在检疫防控方面。”

下午两点,王东茂开始了当天的第二次巡馆工作。

记者了解到,8.1号馆内集中了来自世界各国的400多个参展商,由于展品大多是食品农产品,并且其中有部分展品尚未获得检疫准入,属于特许审批入境。王东茂坦言:“8.1号馆在所有展馆中情况相对复杂,每次巡馆,至少需要一个小时。”

除了上述的巡馆APP,王东茂还向记者展示了另外一大“神器”——单兵音视频设备。“通过单兵音视频,我们可以将现场监管情况的画面实时传回指挥中心,也可以现场连线指挥中心汇报展馆现场发现的问题。”王东茂介绍道。

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展位,王东茂使用上海海关开发的巡馆APP对展位上的“海关巡馆定位二维码”进行扫描,APP上立刻显示出了该展位的展商名称、国家、展品名称等相关信息。

记者看到,展品明细表显示,这一展位展示的乌兹别克斯坦特有的葡萄、甜瓜、西瓜、石榴等水果。王东茂对照展位是否提出过试吃或派发赠品申请,仔细核查展品数量,并提醒展位负责人如果产生了果皮、果核等废弃物,一定要放入由上海海关专门提供的废弃物收集袋,等待专人搬运。

在国家会展中心的海关现场指挥中心。

“进博会开幕后,通过巡馆,我们在泰国联合展位发现了一种宠物食品含有牛肉成分,不符合禁止清单要求。在来自越南展商的展位,我们则发现了展商事先没有申报,通过手提行李带入境的百香果种子。”王东茂说,当天经过沟通,已要求展商下架,并将对这些展品进行集中销毁。

每天,打开微信运动,王东茂运动步数都在两万步左右,“去年我负责服务贸易和装备两个展馆的巡馆,每天的步数和今年差不多。”

“用脚丈量”进博会,王东茂坚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上海海关一定能够保障好第二届进博会,将它“越办越好”。

“复刻”进博会便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10月24日世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提升15位,从第46位攀至第31位。其中上海在“跨境贸易”全部8项指标中有6项大幅进步,尤其“进口单证合规耗时”优化幅度最大,耗时较去年压缩54%。

以上进步很大程度上是上海口岸跨境贸易营商环境以进博会为契机高质量发展的结果。

进博会货物秒速过关、进博会海关报关专窗、进博会展品绿色通道……这样的进博会便利已经被“复刻”到外贸进出口领域,体现了进博会的溢出效应。

可以说,经过两届进博会的洗礼,上海海关已“改革上瘾”。记者了解到,今年10月30日上海关区正式启动“两步申报”改革试点。在保留现有申报模式的基础上,允许企业选择先“概要申报”,即无需一次性提交全部申報信息及单证,最少仅需填报9个项目,并确认2个物流项目,经海关审核后即可提离货物,之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第二步“完整申报”并办结其他海关通关手续。这项改革将推动海关对物流的最小化干预甚至不干预,降低企业经济和时间成本。

此外,上海海关还设立了“疑难报关单受理专窗”。今年9月起,在现有12360咨询热线、通关现场业务咨询窗口等基础上,海关设立两级“疑难报关单受理专窗”。在全关26个通关现场设立52个“现场疑难报关单受理专窗”,受理企业提交的疑难单证,原则上当日处理答复,遇到无法解决的提交至上海海关专窗专家团队。这项举措将为解决通关现场疑难问题提供便利。“两级专窗”设立首月已处理疑难报关单471份。

“我们还实施肉类和化妆品快速通关机制。先后两次下调进口肉类的查验比例和掏箱比例,9月进一步下调抽检比例,有效缩短进口肉类产品通关时长。同时,压缩进口肉类、化妆品实验室检测周期,实施分组循环布控,预计肉类产品的实验室检测周期可压缩50%以上,化妆品的实验室检测周期可压缩30%以上。”上海海关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此外,我们还将进一步健全企业主动披露容错机制。简化作业流程、减少审批环节,优先处理事实清楚、案情简单、违法情节轻微的企业主动披露事项;以及推进以信用为基础的企业管理,共同营造公平诚信的口岸营商环境。”

猜你喜欢
上海海关接力赛展馆
一场别开生面的接力赛
让我成长的一场接力赛
上海海关查获侵权世界杯手环、钥匙扣打击世界杯侵权产品
难以忘怀的接力赛
夹乒乓球接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