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的领导干部长这样

2019-11-25 01:48
新传奇 2019年44期
关键词:干事基层干部问责

不作为干部虽然岗位、职务不同,但大多具有相同的“相貌”——脸:对上笑脸,对下冷脸;嘴:调门高,喊口号;肩:不担当,回避问题矛盾,推卸责任;脚:走过场、走形式、走秀……如何解决干部不作为问题?

面对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事业发展新要求、群众办事新期盼,少数干部仍然执迷于当“太平官”,既缺担当又少作为,贻误事业发展,群众不满意,自身也可能受到纪法处分。

从近年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不作为典型案例中,结合基层干部群众和纪检监察干部的反映,可给不作为干部“画像”。

不作为干部长什么样

不作为干部虽然岗位、职务不同,但大多具有相同的“相貌”。

脸:对上笑脸,对下冷脸  受访基层群众说,不作为干部大多长着一张“阴阳脸”,对上级热情洋溢,笑脸相迎;对群众和下属的事不上心、不积极,还经常摆出一张“冷漠脸”。

广东省纪检监察机关今年7月的通报显示,揭阳市揭东区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的一名股长在工作中屡次以缺材料、填写不规范、没时间等理由“打发”群众。本该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的业务在他手里得10个月才办结。

不作为干部的这种“变脸术”,不仅丢了自己的脸,更寒了百姓的心。

嘴:调门高,喊口号  今年4月,山西省浑源县原县委书记张清河因不担当不作为、受贿等问题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张清河曾在媒体上侃侃而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集中优势、精准发力,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脱贫攻坚连战连胜”。

但实际上,他对恒山景区周边的私挖滥采问题默许纵容,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也排名落后。

基层干部群众认为,不作为干部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轻飘飘,对上级政策和要求不落实、假落实,或打折扣、搞变通,稀释了政策效应,贻误了地方发展。

肩:不担当,回避问题矛盾,推卸责任  纪检监察干部说,不作为干部普遍肩膀不硬,遇事不是躲就是推。

今年1月被“双开”的山西省运城市林业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李建刚就是典型代表。李建刚是当地有名的“三不”局长:不执行、不贯彻、不作为。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重大问题上,他一拖再拖,而且振振有词:“林权林地权属确认矛盾纠纷比较大,我担心引发老矛盾,诱发新矛盾。”

一位纪委干部说,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容易带坏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影响尤其恶劣。

手:袖手旁观,对群众合理诉求推诿扯皮、冷硬横推  去年10月,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一些群众反映,所居家属院地势低洼、污水内灌,厕所也无法使用,希望对院内已封堵的公厕进行改造。对群众这一合理诉求,陵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张洪勇推诿扯皮、消极应付,厕所问题长时间未能解决。今年6月,张洪勇因此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受访基层干部说,不作为干部大多缺乏群众观念,对群众诉求漠然处之,袖手旁观,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加深了矛盾,破坏了干群关系。

脚:走过场、走形式、走秀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的一个村为套取产业扶贫资金,将引进的62只黑山羊虚报成462只。验收时,这个县畜牧水产局的多名干部没数清到底有多少只羊,便出具了“经现场查看,已完成建设内容”的验收意见,导致15万元产业扶贫资金被套取。今年5月湖南省纪委通报,这几名干部因不负责、走过场受到处分。

受访群众说,不作为干部干工作、搞调研,往往“走秀不走心”,不负责、不深入,得过且过,不利于事业发展,还损害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不会为、不愿为、不敢为的背后

一些纪检监察机关负责人和基层干部分析,不作为干部之所以呈现出上述“相貌”,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干部信仰信念、宗旨意识缺失,缺乏对党和国家事业、群众利益的责任心。

同时,受自身能力不足、考核机制不健全、问责泛化等内外环境因素影响,有的干部存在不会为、不愿为、不敢为现象。

个别干部头脑中仍然有“只想当官,不想干事”的念头。山西省晋中市今年初查处的一起案件中,因为领导干部履行主体责任不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一个县1400多户贫困户的种粮特惠补贴被耽搁了2年之久。

有的以本领恐慌为借口“逃避”作为。一些干部因为年龄、知识水平等原因,在开展工作和为民服务过程中,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顶用,适应不了事业发展需要。山西省一位50多岁的扶贫工作队队员说,自己不知道发展什么产业能脱贫,也不会用电脑填材料,只能在村里劝劝架。

有的地区和单位存在的考核机制不健全,让有的干部“不愿”作为。受访基层干部反映,有的地方由于考核过粗过泛,干部的日常工作表现并不与考核挂钩,与工资、绩效相衔接的奖惩机制也没有落实,“干多干少一个样”仍是一些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此背景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成了有的干部的选择。

还有受访基层干部反映,部分地方存在“甩锅式问责”“以问责代管理”、诬告等问题,使干部认为“谁触碰问题谁倒霉”“干得越多错得越多”,因此“不敢”作为。

营造奋发有为的干事氛围

受访干部群众认为,解决干部不作为问题,既要唤起党员干部内心的责任感、使命感,也要完善制度,营造人人干事创业的氛围。

首先,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唤起初心,增强干部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干部履职能力,切实担起肩上的职责。其次,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核机制,让干部“从围着领导转到围着事情转”。再次,打造精准问责机制,避免“一责了之”,保护干部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积极性。

晋中市纪委书记丁利军认为,问责是手段不是目的,要坚持实事求是,区别主客观原因,在问责方式上坚持宽严相济精准把握,“精准的问责才能让人心服口服,也利于推动干部群体形成干事创业的气氛”。

針对诬告等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问题,则要大胆为担当者担当。

近年来,山西吕梁的一些干部一度因诬告而不敢触碰问题。为此,吕梁市纪委在上半年为34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吕梁市纪委书记张稳科说:“这激发了全市干部敢于触碰问题,敢于坚持原则的工作作风,提升了干部队伍的干事热情。”

(《农民日报》2019.10.20 )

猜你喜欢
干事基层干部问责
处理干群关系不能忽视基层干部之痛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的“广州样本”
问责不缺位也不越位
什么样的人“爱上了开会”
要严管更要厚爱
要为干事而为“官”
关键词:督察问责
筠连县:联动问责整治基层干部顽疾
打前站
灾区基层干部将强制休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