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的思考

2019-11-25 16:55罗军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27期
关键词:廉洁风险新时代国有企业

罗军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9-066-02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了“新时代”,国有企业的发展必然也必须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上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就是中国特色国有企业进入新时代的显著特征和根本遵循。

关键词 新时代 国有企业 廉洁风险

当前,国有企业面临深层次的改革,我们在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抓好国企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也迫在眉睫。以下就如何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提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腐败问题的新特征

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洁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2018年有83.7%的城乡居民认为目前国家的腐败得到“有效遏制”。而有68.1%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国企的反腐倡廉工作“成效显著”和“较有成效”,人们对国有企业反腐败工作的认可程度明显低于国家整体反腐工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新特征导致的。

(一)国企领域的腐败问题还相对处于高发状态

北师大张远煌教授牵头对2014年到2016年三年的企业家犯罪做了调查,选取了1458起样本,发表了《2016中国企业家刑事风险分析报告》。该《报告》指出,国企企业家腐败高频罪名的潜伏期越来越长,尤其是受贿罪、贪污罪的潜伏期,在10至15年之间的比列分别达到23%、23%,国企高频腐败犯罪次数始终在200-300次之间,其中受贿罪、贪污罪排在前两位,且占到犯罪总数的60~70%。腐败问题潜伏期的延长、腐败案件的相对高频,意味着国企的腐败问题还有较多存量,问题还未充分暴露,腐败问题还处于相对高发状态。

(二)国企腐败具有专业性和隐蔽性,且越来越向基层延伸

国企的腐败问题越来越向基层延伸。浙江某大型国有建设企业的分公司财务负责人陈某,利用掌握的事权,以缴纳税款等名义,2年期间挪用公款达2000余万元。这些干部职务不高,但权力不小,尤其是一些管人、管钱、管事的基层领导,是各项政策的操作者,具有实施腐败的“先天优势”。

专业,是国企腐败的另一个特点。贵州某建设公司原总工张某,安排财务人员将1000万公款私借给处于亏损状态的民营煤矿。直到东窗事发,董事会竟无人知道。公司雖然有财务制度,但张某找个“高手”,做个假账,轻轻松松瞒天过海。

隐蔽,也为查处国企腐败问题带来较大阻碍。少数领导干部为一些违纪违法行穿上了各种“隐身衣”。他们有的以职工福利等为借口,滥发奖金津贴,从中谋取个人非法利益;有的用权力搞“期权投资”,在任时不受贿,离任后索取“投资回报”;有的借“亲属朋友”名义合作投资,为特定关系人输送利益;有的以工期紧、业主要求等为借口,夹带私货,规避正常的招投标程序。

(三)按时国企境外业务的廉洁风险复杂严峻

“一带一路”为国企“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舞台,笔者所在的企业,虽地处欠发展、欠发达的内陆腹地,但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短短2年多时间,公司海外新能源业务的营业收入从零迅猛增长到10多亿元,合同存量达到80多亿元,展现了“一带一路”强大的活力。在国企大力“走出去”的同时,廉洁风险也随之而来。习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要加强国际反腐合作,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然而,由于境外业务的特点,让国企的境外工作人员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廉洁风险。

一是工程所在东道国的环境相对复杂。“一带一路”沿线大多属于欠发达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和国内都有较大差异。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发布的2018年全球清廉指数,“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区域,如中东、北非地区得分都不高。虽然该统计可能有价值观的偏差,但至少表明这些国家的腐败一定程度还是比较严重。如笔者公司所在中东某国,工程掮客费用已是行业潜规。这样的环境造成了一些道不清说不明的费用,国有资金的规范使用问题显得较为突出。

二是国企在国内成熟的管控体系不能快速复制、应用到境外业务中。一般来说,国企刚到国外之初,在市场开发、项目跟踪、项目评估决策、合同签订、工程履约、资金支付等方面的管控都有一定缺位。

三是国际贸易环境和规则在悄然发生变化。正如《美国陷阱》一书指出,美国等西方强权国家,披着道德的外衣,打着反腐的旗号,对一些新兴国家、有竞争力的企业进行恶意的打击、制裁甚至肢解。特别是目前我国和美国的贸易斗争日趋严重,国企要更加注重境外经营的合规性。

二、国企腐败问题出现新特征的原因分析

(一)对国企负责人的权力制约有待完善

国企就是代表政府和“钱”打交道,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这也意味着,国企领导人员更容易、更直接地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在张远煌教授的调查中,国企负责人(包括法人、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等正、副职,下同)犯罪占到国企企业家犯罪总数的62.7%。一些把党和人民交给他的国有资产当成是自己的私人财产,随意挥霍;一些把把国企当成“家企”,任性用权。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对国企负责人的权力制约机制不完善,最终让权力失控。既害了企业,又害了个人。

(二)对国企负责人的激励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张远煌教授的调查数据看,在国企企业家犯罪中,50-59岁的年龄最多,占45.3%。所谓“59岁现象”虽然有很多原因,但对国企负责人的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不得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廉洁奉公、业绩显著的负责人,眼看要退出工作岗位,却不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世俗所谓的“体面”生活,我们却要去要求他们“心里平衡”、“无私奉献”未免显得过于严苛。我们一方面要批判其背叛了信仰和初心,但另一方面也得对他们的激励保障机制进行审视。

(三)国企的党建工作还待进一步加强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国企姓“党”不姓“私”。然而一些国企却把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割裂开来,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没能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事实却是,往往党建缺失的国企,也是腐败问题高发的企业。

(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还待进一步完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碰撞出了绚烂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发源并成型于西方的现代企业制度也只有和我国的国情结合,才能暴发强大的力量。目前,我们对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完整的、科学的、成熟的模型,比如西方企业普遍采用且效果很好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股权激励制度,如何在我们国企得到有效的执行和高度的融合,从而减少职务犯罪的可能性和源动力。

三、对新时代国企反腐败工作的思考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突出监督重点,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严格日常管理,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可以说,十九大报告为我们在新时代做好国企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了指导、指明了方向。

(一)切实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1)国企党组织发挥作用要组织化、制度化。一是坚决推动党的领导进章程,把党委会作为董事会、董事长办公会的前置程序。二是进一步梳理、明确党组织和董事会等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形成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2)坚持党的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同步推进。要明确把党建作为为企业提供思想保障、加强人才资源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入研究在股权改革、境外业务等复杂情况下,明确党组织在企業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权责,促进党的建设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

(二)完善企业治理架构,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一是通过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治理架构。健全混改下的董事会议事规则,建立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发挥监事会作用。形成对国企负责人权力的制度制约、机制制约。

二是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三重一大”决策机制的本质是民主集中制,而民主集中制是我党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不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行之有效的决策机制。

(三)建立健全“全面监督”工作体系

国企反腐败工作始终应该在“监督”上下功夫,

一是企业各级管理者要有“业务谁主管,监督谁负责”的“全面监督”工作理念。

二是业务部门要通过制度、流程的设定,将监督作为生产经营工作的一环,嵌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变事后处理为过程监督。

三是纪检监察等专职监督部门要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常态”上下功夫,抓实、抓细日常廉洁教育和监督提醒。这也是一种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预防腐败方式。

(四)加强境外业务的廉洁风险防控

一是从源头加强对境外业务全过程的廉洁风险把控。要关口前移,对项目跟踪、投标、履约等重要环节要建立规范、高效的决策机制,增强信息透明度,减少个人夹带私货等风险。

二是紧盯资金的使用、支付环节,这是防范廉洁风险的有效手段。企业要精心策划,尽可能控制现场随意操作资金的空间,堵塞腐败漏洞。

三是国企要按照“业务到哪里,支部就到哪里”的党建工作顺利,结合东道国的法律习惯,合法合规的开展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加强廉洁教育和预防工作。

(五)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

现代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普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国企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

一是将廉洁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子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同步策划、同步实施。

二是要切实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充分利用自媒体等现代化传播平台,开展丰富多样、轰轰烈烈的廉洁教育、警示教育活动,让廉洁从业思想逐渐的入心入脑。

随着中国走进了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也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大胆改革,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相信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一大批企业家们的探索、奋斗、努力,一定可以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之路,为“两个一百年”目标贡献智慧和能量。

猜你喜欢
廉洁风险新时代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试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廉洁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