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阅读工具包服务模式研究

2019-11-25 01:23崔路遥
河北科技图苑 2019年5期
关键词:服务模式

崔路遥

摘要:采用网络调查法,对我国39个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官方网站进行调研,从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目的三个方面概括省级公共图书馆阅读工具包服务的发展现状,目前省级公共图书馆阅读工具包服务主要有四种服务模式:漂流借阅型、公益捐赠型、主题活动型和桥梁传递型。提出公共图书馆阅读工具包服务四点优化对策,即完善漂流感悟反馈渠道、细分读者的阅读需求、打造主题活动品牌、鼓励社会多方力量参与。

关键词:省级公共图书馆;阅读工具包;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8.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19.0084

1 引言

在文化强国发展战略背景下,为了推进全民阅读进程,需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5年颁布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关注群众阅读需求的实际性和多样性,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1]。在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公共图书馆法》中,也提到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应关注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提高专业服务能力,面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服务[2]。阅读工具包是经过精心、科学设计的用于系统性学习的阅读工具套件,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阅读需求。阅读工具包服务也创新了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目前国内关于阅读工具包的研究相对较少,向剑勤[3]研究了美国公共图书馆面向读书会提供的阅读工具包服务;严贝妮等[4]则对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工具包的发展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而面向省级公共图书馆阅读工具包的研究较少。省级公共图书馆对全省公共图书馆有示范作用,有义务带领全省图书馆开展各项公共文化服务[5]。通过对省级公共图书馆阅读工具包服务现状的研究,梳理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阅读工具包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阅读工具包服务优化策略,以期完善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阅读工具包服务。

2 我国省级图书馆阅读工具包服务现状

通过网络调查法,从2018年10月15日至11月11日,对我国39个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官方网站进行调研,其中一个图书馆网站因站点更换无法正常访问,实际访问38个省级公共图书馆,从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目的三个方面对其阅读工具包服务进行调查,总结目前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阅读工具包服务发展现状。

2.1 阅读工具包服务内容

2.1.1 图书礼包

阅读工具包英文为“reading kit”,是阅读学习套件,而在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提供的阅读工具包多表现为图书礼包。图书礼包内含省级公共图书馆依托自身丰富、专业的图书资源为读者精心组织,图书馆员精心挑选,适合不同阶段人群阅读的经典图书。阅读工具包以书包和福袋的形式提供给读者,旨在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2016年,黑龙江省图书馆参考“黑龙江省全民阅读第二批推荐书目”,结合农民工子弟学生的阅读需求,精心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打造了专属于他们的“龙图书包”,每个书包都包含《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我的第一本艺术启蒙书》《一棵长满信的树》《天才街》等优质图书[6]。江西省图书馆2018年开展“点亮阅读 书香人生”活动,在活动现场准备了500份阅读礼包,分发给到馆参与活动的读者朋友,礼包内含《我为你洒下月光》《陶渊明的遗产》《赣图大讲堂2016》等优质作品[7]。

2.1.2 数字电子资源

省级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数字电子资源多为视障群体和政府工作人员服务,他们对于电子资源的需求比一般读者更强烈。例如天津图书馆于2018年向视障群体提供“智能听书机”借阅服务,为视障读者提供优秀的有声电子资源[8]。视障群体由于视力障碍很难进行书本阅读,因此有声电子资源更为符合他们的阅读需求。2017年两会期间,云南省图书馆面向与会人员推出了书香云南数字阅读卡,阅读卡内包含丰富的电子图书和有声读物,阅读卡内的数字资源涉及政治、历史、人文、科学等各个方面[9],丰富的数字资源满足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需要。

2.1.3 系列主题活动

省级公共图书馆提供的阅读工具包不僅有阅读素材,还包括有阅读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创新阅读工具包的提供方式,也提高了读者对阅读工具包的认知度。2017年南京图书馆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了“陶风书话”系列活动,以古籍保护为主题,邀请古籍研究方面的专家,对南京图书馆的古籍藏书进行讲解,丰富了读者对古籍保护的认知[10]。南京图书馆依托其丰富的古籍藏书,开展“陶风书话”系列主题活动,在促进读者对古籍知识学习的同时,也为古籍研究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

2.2 阅读工具包服务对象

省级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阅读工具包的服务对象可分为普通阅读群体和特殊阅读群体,其中普通群体是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辐射范围内的大众读者,通过提供阅读工具包的方式丰富读者的阅读内容,给读者带来文化盛宴。特殊阅读群体主要包括贫困少儿群体、老年人群体和视障群体。面向特殊群体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少儿群体。我国公共图书馆比较关注贫困地区少儿群体的阅读需求,贫困少儿群体由于经济原因无法得到丰富的阅读资源,而省级公共图书馆的藏书资源和设备极为完善,有义务和能力去帮助贫困少儿群体。因此,省级公共图书馆经常会邀请本省贫困地区的儿童来馆参观,并赠送本馆设计的阅读工具包,希望贫困儿童可以利用阅读工具包丰富自己的知识。(2)老年人。随着老龄化的趋势愈渐严重,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更加关注老年读者群体的阅读情况。老年人由于行动上不便,省级公共图书馆大多通过进入社区为老年读者提供阅读工具包服务,选择适合老年读者阅读的期刊和杂志制作专属于老年读者的阅读工具包,让老年读者“活到老,学到老”。(3)视障群体。视障群体由于视力问题,阅读存在很大障碍。因此,视障群体的阅读需求往往很容易被忽视。省级公共图书馆联合社会力量为视障读者制作电子阅读工具包,呼吁社会关注视障群体的阅读需求,为其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

2.3 阅读工具包服务目的

2.3.1 宣传传统文化

在我国节日期间,省级公共图书馆会相应的举办系列主题活动,让读者在享受传统节日氛围的同时也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2018年浙江图书馆在元宵佳节举办了以“阅”享元宵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龙衔火树千灯焰——花灯的前世今生”主题展览、“明月薄云 绘出团圆”——团扇绘制体验、“火树银花 焰暖人间”——花灯制作体验和“书海灯谜会”等丰富的活动既增加了节日的氛围,也让浙江人民加深了对元宵节文化的了解[11]。省级公共图书馆很重视古籍阅读推广,主要推广对象是中小学生,注重培养他们对古籍文化的兴趣。例如南京图书馆在2018年开展了一系列古籍推广活动,并把“古籍探秘”做成其专属服务品牌[12]。

2.3.2 扶贫助残

省级公共图书馆阅读工具包的扶贫助残对象主要有以下三类:(1)视障群体。视障群体因为行动不便,省级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为上门服务,打通了视障群体阅读的“最后一公里”。(2)贫困群体。省级公共图书馆根据贫困群体的实际阅读需求,提供相应的阅读工具包服务,同时也重视贫困儿童群体的阅读需求,不断地丰富其阅读资源。(3)老年人群体。省级公共图书馆针对老年人开展送“文化惠民礼包”到社区的活动,赠送适合老年人阅读的期刊和杂志,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通过对以上三类服务人群的细分,省级公共图书馆致力于提供精准的文化服务。

2.3.3 培养兴趣,提升素质

省级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阅读工具包服务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通过发放各种趣味的阅读工具包,创新青少年读者的阅读方式,让阅读成为一种自发式的行为。2017年内蒙古图书馆就推出过“阅读存折”工具包,让读者在阅读后将自己的感悟和阅读方式记录在“存折”上[13],有利于读者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总结,给其他读者提供阅读参考。省级公共图书馆提供的阅读工具包以其趣味的阅读方式吸引读者的关注,让读者自觉阅读,爱上阅读。

2.3.4 提供政务信息服务

政府工作人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最新的时事热点信息。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对政府工作人员提供的阅读工具包主要包含每年两会期间需要的政务信息,为两会参会代表提供信息服务。内蒙古图书馆自2015年开始为两会参与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利用馆内丰富的馆藏资源为与会人员收集“两会”专题资料,专题资料紧贴当前社会政治方针策略和时事热点,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自身的建设问题,为两会代表提供专项政府信息[14]。除了两会期间,省级公共图书馆也关注政府工作人员平时工作的阅读需求,为其提供全面、科学的阅读工具包服务。

3 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阅读工具包服务模式

目前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阅读工具包服务的四个服务模式主要有:漂流借阅型、公益捐赠型、主题活动型和桥梁传递型。

3.1 漂流借阅型

漂流借阅型是阅读工具包最常见的阅读方式。在美国公共图书馆中,关于阅读工具包的借阅有着完善的规章制度,而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提供的阅读工具包服务缺乏完善的借阅制度,多以漂流的形式在读者间进行借阅。例如,2015年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针对上海市内的几所农民工子弟小学开展了一项“带着书包回家乡”的阅读漂流计划,每个漂流书包内都包含5本图书馆精心挑选的优秀图书及一个空白记录本,方便孩子记录阅读感悟并进行交流[15]。孩子们将漂流书包带回家乡,与家乡的小伙伴一起分享阅读感悟,并在记录本上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让知识在漂流中不断地积累。漂流借阅型的服务模式扩大了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辐射范围,以集体漂流的形式促使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阅读工具包进行阅读、理解和思考。

黑龙江省图书馆推出的“龙图书包”和浙江图书馆的新春“爱阅福袋”都是属于漂流借阅型的工具包。省级公共图书馆鼓励读者借阅阅读工具包,但是缺乏完善的借阅制度。省级公共图书馆并没有将工具包的借阅与一般图书的借阅制度分开,并且对于阅读工具包的回收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增加了阅读工具包的制作成本。

3.2 公益捐赠型

自“文化扶贫”这一概念提出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通过文化扶贫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的文化素养,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思想,利用文化扶贫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在文化扶贫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省级公共图书馆经常向贫困地区捐赠阅读工具包,指引貧困地区群众进行阅读、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例如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的“手拉手 阅读齐步走”系列活动,就是针对贫困地区少儿群体展开的。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发展情况开展不同的活动,并向活动所在地的学生赠送由图书馆提供的阅读大礼包,希望学生们利用阅读礼包好好学习。例如,2017年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就邀请了属于国家级贫困村的登封市君召乡胥店村小学的15名孩子到馆参观,以科技应用为参观活动重点,向学生展示馆内的自助借阅机和相关数字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学生对图书馆科技应用的认知[16]。在活动结束后,图书馆向参观学生赠送了适合他们的阅读礼包。省级公共图书馆通过向贫困地区捐赠阅读工具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贫困地区孩子在阅读资源上的不足,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3.3 主题活动型

阅读工具包的形式不拘泥于图书和相关工具,也包含有主题的活动。阅读工具包主要的功能是指导读者阅读,达到其阅读目的,而主题活动可以取得相同的阅读效果。以活动的形式让读者感受主题阅读,深入对主题知识进行学习。目前省级公共图书馆主要依托中国传统节假日来开展主题活动,在节日的氛围中给读者提供相应节日的传统文化知识盛宴,利用节日氛围的烘托让读者对传统文化了解的更加深入,满足读者对传统文化的阅读需求。

江西省图书馆在2018年春节期间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的新春阅读活动,在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中,江西省图书馆推出了“过年”“节日美食”专题图书展和“梨园贺岁·百戏昇平”专题讲座;在数字阅读专题活动中,邀请读者进馆体验“戌狗闹春·资源贺岁”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经典传情·书福迎春”有声电子贺卡制作等[17]。专题图书展利用图片的形式向读者展现春节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则对传统戏曲文化、节日文化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科技专题活动带读者领略数字科技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不同的专题承载着不同的文化知识,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让读者在书香中欢度春节。

3.4 桥梁传递型

省级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阅读工具包不仅可以利用本馆的资源进行设计,还可以整合社会各方资源,通过省级公共图书馆这一平台,向读者提供阅读工具包服务,这就是桥梁传递型服务模式。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不仅可以丰富阅读工具包的内容,还可以扩大阅读工具包的影响力。浙江图书馆的“悦看热点”盒子就是一个桥梁传递型的阅读工具包模式。浙江图书馆通过整合少年信息大赛的优秀作品,鼓励学生以小视频的方式留下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创作过程,然后通过浙江图书馆“悦看盒子”平台,向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传送科技知识[18]。“悦看盒子”除了传递科技小视频外,还对政治精神文明和家风这两方面进行宣传,不断丰富“悦看盒子”的内容。少儿科技大赛的优秀作品和创造思路更贴合孩子们的理解思路,加快孩子们对科技知识的理解,省级公共图书馆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并经由图书馆这一平台传递出去,同时社会力量的参与也传递出温暖的人文情怀。

4 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阅读工具包服务优化对策

省级公共图书馆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向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并带动全省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发展[19]。阅读工具包所具备的指导性和科学性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根据省级公共图书馆阅读工具包的服务模式,对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阅读工具包服务提出以下优化对策。

4.1 完善漂流感悟反馈渠道

进行漂流的阅读工具包一般会配置空白记录本,用于分享阅读感悟,对阅读后的感悟进行交流是加深阅读最有效的方法,从而达到1+1>2的效果。图书馆对发放的阅读工具包的读后感悟进行收集,检验阅读工具包的使用效果,不断完善阅读工具包的设计。图书馆依托自身平台对反馈感悟的收集更为迅速和全面,以读者为导向的阅读感悟的收集,有利于图书馆对阅读工具包内容的调整。

首先,对于工具包内配备的感悟记录本进行收集总结。为了确保反馈感悟的质量,在借阅工具包时,馆员应提前告知读者关于阅讀感悟的收集情况,鼓励读者记录其阅读感悟。阅读感悟记录偏向于读者的个人感受,无法全面的反映阅读工具包的使用效果。因此,省级公共图书馆可以定期对借阅工具包的读者发放调查问卷,对阅读工具包使用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通过对读者感悟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面向读者需求不断地调整工具包的内容。其次,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感悟反馈渠道。新媒体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和及时性,读者与读者之间、读者与图书馆的交流更为顺畅,读者可以在平台上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来进行交流讨论。图书馆在微博微信平台对阅读工具包进行宣传,并开设专题板块和话题讨论,方便读者在使用阅读工具包后发表自己的阅读体验。比如黑龙江省图书馆鼓励读者在其微博、微信平台发表自己的读后感悟,在促进读者交流的同时能够及时了解读者的阅读情况。读者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看法,会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阅读工具包,扩大工具包的影响范围,图书馆能搜集到更多的阅读信息反馈,有利于图书馆对阅读工具包的改进。

4.2 细分读者的阅读需求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理念是以用户为核心,针对用户需求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对用户需求进行细分就是对用户群体进行细分。目前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针对学龄前儿童的阅读工具包是缺乏的,且很少有省级公共图书馆对少儿读者进行分级服务[20]。学龄前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不同,这就要求图书馆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学龄前儿童设计不同阅读水平的工具包。学龄前儿童在阅读时需要家长的陪同,因此亲子阅读工具包更为符合学龄前儿童的阅读需求。对于少儿读者来说,其阅读目的是拓展视野,图书馆所提供的阅读工具包以兴趣培养为主。由于少儿读者注意力难以集中,故工具包应增加绘本读物,提高读者阅读兴趣。老年读者因身体原因导致出行困难,针对老年读者图书馆可以提供订阅式阅读工具包,并定期更新工具包的主题。同时,考虑老年人视力问题,可以设计大字阅读工具包,方便老年读者阅读。省级公共图书馆除了针对用户进行划分外,还可以在官方网站上收集读者的推荐书目,选择用户推荐度高的书目设计工具包,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4.3 打造主题活动品牌

为助推全民阅读的进程,省级公共图书馆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阅读推广活动。零散的阅读推广活动会模糊宣传的重点[21],难以培养长期忠实读者。主题活动的品牌化是对馆内阅读资源进行整合,有重点的进行阅读推广,提高主题活动的辨识性。目前省级公共图书馆在节庆日推出的专题活动型工具包的主题高度相似,主题命名多为“文化年货”“资源贺岁”“VR阅读体验”等,缺乏鲜明的识别性。要打造主题活动品牌,首先,省级公共图书馆要明确品牌的受众读者,面向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其次,省级公共图书馆要重视区域文化建设,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依托于区域文化而形成[22]。依托于区域特色文化打造的品牌活动有别于其他主题活动,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省内文化服务的指向标,有义务推广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广图筋斗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在2018年主推的数字阅读资源品牌,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凭借着地方特色文化数字资源设计阅读活动工具包,并把特色工具包送到企业、校园、社区等地,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23]。图书馆将品牌活动打造成宣传招牌,提高主题活动的知名度,既可以维护忠实读者,又能吸引潜在读者参与。最后,品牌活动的打造离不开宣传推广,从活动宣传、活动设计和活动内容等方面着手,保障活动本身的特色。通过印发宣传单页和借助微博、微信官方平台进行活动宣传,提高读者对活动的关注度,同时设计精美、印刷精良的宣传页面能够快速吸引读者的目光,促使读者参与活动。图书馆应组建专业的活动设计团队,策划主题活动流程。活动设计要兼顾图书馆的馆内资源和读者喜好,确保活动的趣味性和丰富性。针对不同的活动主题,邀请各专业领域的学者参与,利用学者的专业素养向读者传递高质量的阅读内容,给读者提供专业的阅读指导。

4.4 鼓励社会多方力量参与

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省内公共图书馆的骨干力量,其服务辐射范围较广,面向的读者群体较多,而省级公共图书馆的馆员数量有限,很难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阅读需求[24]。为了提高阅读工具包的服务质量,省级公共图书馆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阅读工具包设计中来,丰富阅读工具包的资源内容,创新服务模式。由于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有限,以服务到馆读者为主,志愿者的参与可以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给不便出行的读者提供上门服务。同时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联合区域内地市级图书馆共同开展阅读工具包服务,定期开展对读者满意度高的阅读工具包进行交流学习,带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除志愿者服务外,其他文化服务机构的参与也丰富了工具包的服务形式。图书馆与文化旅游组织进行合作,以“行走阅读”的方式让读者感受文化的魅力;与媒体机构进行合作,通过网络宣传平台提供有声视听资源服务;与科技竞赛机构合作,筛选出优秀的作品与读者分享。社会多方力量的参与架起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扩大阅读工具包的影响范围。

5 结语

[JP3]阅读工具包的使用目的在于指导阅读,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因此,除了阅读资料和相关测量工具外,还应包含主题阅读活动。阅读活动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活动内容必须精简,内容框架必须完整,以便有效指导读者阅读。我国省级图书馆阅读工具包服务还需学习国外成熟的服务体系,加强与文化机构、媒体机构和志愿者之间的合作,完善阅读工具包的借阅制度,向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工具包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国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公共图书馆发展——《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解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3):4-12.

[2]金武刚.公共图书馆服务:从行业共识到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解读[J].图书馆杂志,2017, 36(11): 15-19.

[3]向剑勤.美國公共图书馆读书会工具包服务[J].图书馆论坛,2016,36(6):149-157.

[4]严贝妮,米雪.全民语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工具包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23):70-73.

[5]柯平,刘旭青,柴赟.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解读[J].图书馆,2017(6):1-7,13.

[6]人民网. 黑龙江省图书馆“图书馆日”主题活动项目启动[EB/OL].[2018-12-12].http://hlj.people.com.cn/n2/2016/0614/c22 0024-28505335.html.

[7]江西省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举办2018年“书香赣鄱”全民阅读暨“读好书”系列活动[EB/OL].[2018-12-12].Http://www.jxlib.gov.cn/news_display.aspx?id=3650.

[8]北方网.天津图书馆启动盲人智能听书机免费借阅服务[EB/OL].[2018-12-12].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8/09/29/036182342.shtml.

[9]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为2017年云南省“两会”提供便携式数字阅读服务[EB/OL].[2018-12-12].http://www.ynlib.cn/Item/80100.aspx.

[10]南京图书馆.南图举办第一期“陶风书话”活动[EB/OL].[2018-12-20].http://www.jslib.org.cn/njlib_gqsb/201707/t20170718_154784.htm.

[11]浙江图书馆.书海猜灯谜 民俗闹元宵——浙江图书馆举办元宵节系列活动[EB/OL].[2018-12-20].http://www.zjlib.cn/zxbghd/54418.htm.

[12]南京图书馆.南图举办丰富多彩的古籍推广系列活动[EB/OL].[2019-01-05].http://www.jslib.org.cn/njlib_gqsb/201807/t20180724_161796.htm.

[13]内蒙古图书馆.书香助成长 爱心进校园[EB/OL].[2019-01-05].http://www.nmglib.com/ntzx/ntdt/201706/t20170628_141499.html.

[14]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图书馆:“两会”服务一直在路上[EB/OL].[2019-01-12].http://www.nmglib.com/ntzx/mtjj/201701/t20170124_57696.html.

[15]新华网.上海少儿图书馆发起公益读书项目 “爱心小书包”随阅读漂流[EB/OL].[2019-01-19].http://news.cqnews.net/html/2015-06/02/content_34378

484.htm.

[16]河南省图书馆.“手拉手 阅读齐步走”之关爱贫困地区儿童阅读与成长[EB/OL].[2019-01-19].http://www.hnsst.org.cn/dongtai_show.aspx?id=1789.

[17]江西省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开展2018年迎新春系列活动[EB/OL].[2019-01-22].http://www.jxlib.gov.cn/news_display.aspx?id=3588.

[18]浙江图书馆.阅读悦自己 书香满村寨浙图“打包”图书馆送进村寨[EB/OL].[2019-01-22].http://www.zjlib.cn/zxbghd/54932.htm.

[19]王妍.轉型期省级公共图书馆功能定位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8(6):11-17.

[20]李德胜.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学龄前儿童服务与活动调查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8):123-128.

[21]刘容超.活动品牌化:图书馆推广活动的品牌创建[J].图书馆学刊,2017,39(12):13-17.

[22]王妍.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区域文化内涵及开发利用——由地方文献阅读推广实践引发的思考[J].图书馆界,2018(2): 84-86,92.

[23]新华网.广西推进“广图筋斗云”系列公共数字文化服务[EB/OL].[2019-02-12].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8-04/15/c_1122685085.htm.

[24]王改清.省级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长效培育机制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6(1):3-6.

Research on the Service Mode of Reading Toolkit in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

Cui Lu-yao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network survey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39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y reading toolkit service from three aspects: service content, service object and service purpose. At present, there are four service modes of the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y reading toolkit service: drifting lending mode, public donation mode, theme activity mode and bridge transfer mod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optimizing strategies for public library reading toolkit service: improving the feedback channel of drifting perception, segmenting the readers reading needs, building the brand of theme activities and encourag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various forces in society.

Keywords:Provincial Public Library; Reading Toolkit; Service Mode

猜你喜欢
服务模式
“医务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互联网+检验检测”云服务平台可行性研究
基于同伴教育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探索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探讨
加强图书馆数字化服务 让阅读引领未来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高校图书馆大流通服务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