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教轮保”理念探索“保教合一”

2019-11-26 11:56
读与写 2019年19期
关键词:保教合一幼儿教师

王 珺

(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幼儿园 宁夏 银川 750002)

引言

教师和保育员工作职责不同,工资待遇不同,长期以来,在幼儿教育中形成了以幼儿教师为主,保育员为辅的等级观念。这导致参与“轮保”工作的教师很少考虑每项工作中的保育价值。在“三教轮保”理念指导下,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保育工作的学习和重视,养成“保教合一”的教学习惯,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1.“三教轮保”理念的优势

1.1 有利于“保教并重”落实。“三教轮保”是三位教师轮流承担保育工作。由于每一位教师兼具教学和保育双重身份,这就为保教并重的落实奠定了良好的个人条件。以往是保育教育各司其职,甚至互相独立,各不干涉,有些时候保育员和幼儿教师还经常闹矛盾,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的发展。而当每位教师既从事教学又从事保育的时候,能够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迫使他们去弥合教学和保育的裂缝,最终达到保教合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

1.2 有利于教师整体素养提升。保育工作要求教师能吃苦,必须充满爱心细心耐心地去工作。同时教师肩负起保育的责任,可以锻炼幼儿教师观察幼儿行为活动的能力,深入认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针对化教学和培育创造了条件,更有利于保教质量的提升。因为零距离接触幼儿的日常生活,所以能够促使教师发现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加以分析和研究,养成活学活用的教学习惯。在“三教轮保”理念指导下,教师因为兼具保育员的角色,所以有助于教师理解保育工作,加强保教合一的落实,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与此同时,轮保制度需要每一位教师必须尽职尽责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以保障正常交替,有利于教师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进而形成配合意识,团队意识,使命意识。

1.3 有利于幼儿良好习惯养成保育员受自身文化素养的制约,在幼儿进餐,起居,以及如厕等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么包办代替,要么责任心不强,视而不见,导致幼儿历练生活能力的机会被剥夺,或者使幼儿养成依赖和挑食偏食等不良行为习惯。而“三教轮保”理念能够促使教师将幼儿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幼儿健康知识以及幼儿教育理论相结合,有利于将问题转化为教育内容,帮助教师以发展幼儿的行为习惯为工作出发点,及时发现并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2.当前幼儿教育保教工作现状

2.1 保教合一重视不足。保育和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没有主次先后之分,二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在幼儿发展中不可分离。但是当前很多幼儿园,往往过于重视幼儿的教学学习工作,而对保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缺乏应有的认识。基于这样的认识,使得教师的保育知识不足,保育热情不够,在实际工作中顾此失彼,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成长。

2.2 教师保教技能欠缺。“三教轮保”理念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生活护理技能,包括清理幼儿拉尿衣物,给卫生间消毒等。但是很多教师缺乏这些技能基础,缺少系统的保育技能培训,要么专注幼儿的学习,不能及时发现幼儿生活方面的需求,要么就是生活经验不足,教师的年龄又普遍年轻,保育工作不细致,很多年轻幼儿教师甚至在家都需要父母洗被罩,洗衣服等,这就难以保障“保教合一”的贯彻和实施。

2.3 保教体系不够完善。当前,很多幼儿园的保教体系建设不足。对教师的评价依然以观摩教育活动为主,对保育能力缺乏评估和考核,保育权重偏低,使得教师本来就不足的保育技能难以得到正向激励和引导,严重限制了保教结合的推进。

2.4 保教培训模式单一。无论是保教理念的树立还是保教技能的提升,都离不开培训。但是就目前的幼儿教育发展来看,很多幼儿园难以拿出充分的培训资源和经费开展保教培训工作。保育工作的培训几乎全部压在了幼儿园层面,而社会力量很少参与,使得很多幼儿园特别是一些民办幼儿园虽然秉持“三教轮保”理念,但是保育又总是短板,亟需加大政府保育培训和再学习。

3.“三教轮保”理念推动“保教合一”措施

3.1 树立现代保教理念。充分认识和了解现代保教理念特别是“三教轮保”理念的提出背景和内涵,增强服务意识和专业本领,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是推进“保教合一”工作的重要前提。幼儿发展是全方位的,不但包括身体发育,日常学习,还包括心理发展,每一项内容,都迫切需要教师学习和了解,在保教幼儿身体的同时,注重心灵的保教和道德的保教。由于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因为隔代教育或者其他原因,使得幼儿在心理发展和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要在实际工作中树立平等理念,使教育和保育工作并重,要一视同仁,摒弃差别意识。幼儿教师以青年居多,他们大多受过幼儿教育的专业化训练,容易接受新鲜理念,学习能力也比较强,要善于利用他们的这种特长,用“三教轮保”理念拓展他们的专业修养,开阔他们的幼教思维和视野。

3.2 切实加强保教培训。为了切实帮助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保教理念,对什么是“三教轮保”以及怎样在“三教轮保”指导下开展工作有清晰的认识,必要要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保育教师参与“轮保”培训,将保育员一日工作的重点内容以及心得技巧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教师,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在培训过程教师要多交流多提问,必要时候撸起袖子亲自操练,切实保障培训到位,不要流于形式。幼儿园要将培训资料和内容整理成册,方便教师在“三教轮保”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查看。考虑到保育员实践经验多,综合经验少,要定期(最好每月)邀请保教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如肥胖幼儿护理常识,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幼儿意外事故处理等等,通过这样的培训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本领,提升教师的自信心。作为教师自己,也要勤加练习。因为在“三教轮保”工作中,对教师的应变力和灵活性是充分的考验。有的教师很容易因为不适应或者三位教师分工不明确等而出现忙中出错的现象,给幼儿学习和发展造成很大的干扰。无论是主教,助教,还是配教,都要在培训中相互沟通,切实了解每一位教师的脾气秉性,本着彼此尊重,取长补短的办法相互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促进班级凝聚力和活动质量的提升,切实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针对一些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在资金以及人力方面的投入捉襟见肘等现象,作为地方政府相关机构,有必要建立专项培训资金,配备充足的人力培训资源对广大幼儿园进行保教工作指导。科学耐心地帮助幼儿教师提升保教技能和相关知识,为保教合一的顺利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全社会中提倡保教合一的幼教理念,使之深入人心。只有这样,民办幼儿园才能和公立幼儿园同处于幼儿教育的平等地位。

3.3 完善保教评价体系。保教工作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的构建。良好的评价体系是保教合一的前提,是促进教师理念转变,提升保教工作积极性和质量的关键之举。作为幼儿园,一定要在“三教轮保”理念指导下,积极对教师的工作成效特别是保育能力进行评价。既要抓教学工作,又要抓保育质量,不能偏颇。在完善保教评价体系中,既要明确量化条件,又要讲求人性化视角。既要重视日常评价,又要重视重点评价。既要重视分层评价,又要重视纵向横向评价,提升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具体保教评价方面,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指标出发对保教质量进行综合考评,包括幼儿的生长发育,运动兴趣,动作协调与平衡,情感表达,自理能力,学习习惯,饮食习惯以及文明习惯等,都要包括在内。当前一些幼儿园,保教评价不成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比如评价制度不完善,评价人员自身保教素养不够,突出卫生保健而忽视安全防护,评价只设置不合格,一般,优秀等粗放指标,难以让教师看到自身不足,也难以激发教师的保教积极性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加大纠正力度,既要体现哪些是好的幼儿教育,又要体现哪些是不好的幼儿教育,让教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保障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激励制度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一些幼儿教师,即使能够认识到保教合一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轻视保育重视教学的陋习依然存在。为此,在完善保教评价体系过程中,一定要突出保育工作的重要性,对那些热爱保育的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在个人发展渠道上给予倾斜,激励广大教师在工作中保育教育齐头并进,保障幼儿的均衡发展。

3.4 心怀幼教远大理想。作为幼儿教师自己,也要积极践行“三教轮保”理念,树立远大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一意投身于幼教事业改革之中,不怨尤,不懈怠,积极面对当前保教工作中的问题,以真诚友善的爱心,忘我无私的细心,矢志不渝的耐心,和幼儿建立感情,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用现代保教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一些幼儿教师自理能力不足,就需要积极在生活中改正,只有自己独立,才能做好幼儿的保育工作。随着幼儿教育的深入发展,幼师的角色和工作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表现在由侧重“保”到注重“育”,由儿童表面安抚到关注内在需求,这些变化,都要求幼儿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及角色,在任何活动中都应贯彻“保教合一”的意识,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密切协作,保持沟通,促使幼儿园“保教合一”工作顺利开展,这都是新时代幼儿教师应该有的素养和品质。

4.结束语

当前,“保教合一”还未全面实现,需要幼儿教师进一步在“三教轮保”理念指导下,转变幼儿教育理念,切实增强自己的技能,树立全新全意为幼儿服务的思想,在幼儿教育中不断完善自己,多学习,多交流,和幼儿建立进一步的紧密关系。相信随着幼儿教育的深入发展,“保教合一”一定会真正实现。

猜你喜欢
保教合一幼儿教师
科研引领科学保教
教学做合一
荷兰0~4岁婴幼儿保教质量评估和提升项目及启示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人剑合一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开封“22证合一”开全国先河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