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探讨

2019-11-26 11:42刘杰生
关键词:输煤系统综合治理粉尘

刘杰生

【摘 要】在火力厂发电的过程中,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煤灰粉尘。粉尘直径较小,密度比空气要小,通常漂浮在空中不会沉降到地面,对发电厂的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了很大威胁。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火力发电厂有必要注重运煤转运系统的粉尘治理工作,论文针对此现象做出了评判分析,并且提出改进措施,旨在促进火力发电厂的粉尘治理工作顺利进行,消除环境问题和健康隐患。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ower generation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coal combustion will produce a large amount of coal ash dust. The dust, which has a smaller diameter and density than air, usually floats in the air and doesn't settle to the ground, posing a major threat to the health of power plant workers. In order to change this phenomenon, it is necessary for thermal power plants to pay attention to dust management of coal conveying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valuates this phenomenon, and puts forward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promote dust control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and eliminat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health risks.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

【Keywords】 thermal power plant; coal conveying system; dust;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9-0123-02

1 引言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对于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有了不一样的提升。国家相关部门也在近几年来出台了不同的政策,支持绿色环保和节能生活。煤炭的运输是火力发电厂进行工作时的必要环节,产生大量的粉尘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难以处理的粉尘是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隐患。所以有必要对煤运输过程产生的粉尘污染进行对应治理[1]。

2 火力发电厂煤运系统的粉尘问题概述

面对火力发电厂的煤运系统中产生的粉尘污染问题,首先要做的是了解粉尘产生的因素,从而针对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调节对策,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避免盲目治理。

2.1 粉尘问题的形成因素

2.1.1 煤原料的性质

作为火力发电厂中的燃烧原料的煤原料,其中的水分含量较低,所以在煤转运的过程中,颠簸的过程会造成煤渣飞出,造成煤尘散落的问题,同时也有煤原料含煤量较低的情况,如褐煤就是容易分解的一種煤制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松散现象,也极易出现粉尘问题。

2.1.2 风的诱导因素

在煤原料运输系统中,通常都有粉筛机器和碎煤机器等一系列的运输设备,在这一过程中对煤原料进行处理和加工。但同时这些机器的高速运转会出现一定风力,尤其在煤原料加工完成运出机器时,风力极大,极易产生粉尘飞扬问题。同时在机器运转的过程中,运转速度较快,煤下落的速度加快也会产生一定风力,煤分解产生的微小颗粒在风力作用下极易大肆飞扬,造成难以避免的粉尘问题。

2.1.3 设备内外气压不稳定

在煤原料的运输过程中,难以完全保证整体运输设备的密封性能完好,所以在有可能漏气的情况下,设备的内部一直处在正常的压力状态下,有一定密封不严密的区域,粉尘就会在压力作用下从该区域泄露而出,造成大量粉尘飞扬的现象。

2.2 易产生粉尘问题的区域

2.2.1 装卸煤炭的区域

在装卸煤炭的区域,要将煤炭进行搬运,难以避免会产生颠簸现象和撞击现象,加速煤炭的分解也加快空气的流动,将分解出的粉尘随着流动的气流在空中散发出去。

2.2.2 煤转运接收站

在运输煤炭的过程中,煤炭的起落高度差异较大,对于运输设备会有一定的冲击,可能会造成运煤设备的密封不严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设备内的大量粉尘极易在气流的带动下冲散出设备造成粉尘飞扬现象。

2.2.3 碎煤机的区域

碎煤机靠转动的转子来将煤原料进行处理,快速运转的转子必然会造成风力作用,同时煤原料离开碎煤机还会经过较大的高度落差,很容易在碎煤机口发生粉尘问题,导致整个碎煤机室充斥着粉尘[2]。

3 火力发电厂粉尘治理现状

火力发电厂对于煤转运系统有一定的治理方案,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通过具体分析管理和设计的各方面,认为煤转运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问题治理不妥当主要是因为以下方面的问题。

3.1 不重视煤转运系统中的粉尘问题

火力发电厂在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工作任务为保证发电的产量,而在后期建设成熟的管理过程中主要的工作任务则是保证发电工作安全性。在所有的工作过程中,粉尘问题都没有得到合理重视。

3.2 只采取措施清除粉尘而非从源头控制粉尘产生

发电厂在整个煤转运过程中有很多工作区域和工作环节都容易诱发粉尘问题,但是这些区域和环节没有得到合理根治,只是象征性地做了一些清除措施上的跟进工作,整体治理效果不大,治标不治本。

3.3 设备的工作效率不高

水力冲洗装置作为粉尘治理的主要设备,只能完成地面上的粉尘冲洗任务,对于其他平面如墙壁和天花板等粉尘问题严重的地方无法进行冲洗,无法彻底地清除粉尘,同时作为排除粉尘的主要设备即煤泥沉淀池,经常发生堵塞现象,工作人员清理不及时就会造成排泥泵的整体系统崩溃问题,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导致粉尘问题没有解决还增加了煤泥污染。

4 火力发电厂煤转运系统的设备改进措施

4.1 提高输送带质量,减少粉尘外泄现象

粉尘外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运输输送的设备设计不严密,容易造成密封不严的现象。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粉尘外泄的现象,就要改进运输设备的皮带质量。运输设备要选择完全封闭的样式,对传統的输送带进行改良,进行新型材料的运用,同时采取不粘煤渣的滚筒材料,防止煤渣附在滚筒上加强摩擦,降低滚筒的工作效率[3]。

4.2 改进煤转运系统的落煤通道

可以对落煤通道进行改进,采用惯性作用下的曲线落煤通道。这一落煤通道的技术改进,首先可以避免传统运煤通道中的燃煤直线加速产生的气流压力问题,其次还能够避免传统落煤管道中燃煤和管道内壁产生碰撞分解的煤尘问题,同步解决了落煤管道的煤渣积压问题。另外,曲线式的落煤通道可以对燃煤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因为方向偏向产生的输送错误问题。

4.3 水力清扫装置的改进

首先,水力冲洗装置应该覆盖到煤转运系统的所有工作范围。同时,水力冲洗装置的安装不能漏掉碎煤机室和卸煤区域以及各个煤转运接收站。在进行冲洗工作之后,污水自动排放到污水池中,同时污水泵开始运行,运用导力作用将污水引入废水处理池,经过回收处理再循环到栈桥进行新一轮的冲洗工作。

5 火力发电厂粉尘问题的改进措施

5.1 加强对粉尘治理工作的重视

在火力发电厂的建设工作阶段,应开始注重环境问题,而非只注重生产问题而忽视环境问题,造成后续的安全隐患。要在国家的政策支持的推动下,在工作的初期开展阶段,就开始环境问题的预防工作,在产生粉尘问题时积极展开治理对策,而非消极对待。同时采取一定的奖惩机制来解决粉尘治理问题。

5.2 防尘的改进措施

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燃料是原煤,其中的水分含量不高,因此,在进行发电工作的燃烧过程中容易导致粉尘问题的发生。针对此现象,可以在原煤的表面增加水汽,帮助小颗粒的粉尘可以更好地粘合,不会轻易分散。依照这样的原理,在进行运输之前,可以先用一些喷洒工具将水汽喷洒在原煤表面,但有必要注意喷洒的水量不宜过多,要控制在10%左右,这个水量可以保证在减少粉尘发散现象的同时,使煤炭燃烧不受影响。

5.3 水力冲洗装置的改进

煤转运系统中的水力冲洗装置的最终污水去处是污水集中池,污水的水量较大,因此,适当增大污水池的面积容量可以减少排水泵的开关次数,有效提高污水池的整体工作效率。同时污水中难免有一些沉淀的固体杂物,所以要对污水池中的沉积煤泥进行定期清理,避免污水池的工作无法进行。

6 结论

粉尘治理的关键在于煤转运系统中的各个工作环节。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粉尘,就要从各种工作环节中找到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只有做好一系列的改进和管理,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火力发电厂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尚克滨.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煤尘综合治理探讨[J].中国工程咨询,2016(8):76-77.

【2】孙冬雪,王会宁,张雪艳.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防尘设施常见问题及整改前后的对比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7(3):228-229.

【3】马茹,曲名新,赵瑞娥.高水分褐煤对运煤系统的影响[J].机械工程师,2018(06).

猜你喜欢
输煤系统综合治理粉尘
粉尘太多
CST在元宝山电厂输煤系统中的应用技术问题探讨
发电厂输煤系统运行故障探讨
涉毒案件场所变化趋势的分析
美国MSHA 矿山防尘规定第二阶段成绩显著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