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2019-11-27 22:42童天亮
儿童大世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明平行四边形思维能力

童天亮

(江西省鹰潭市第七小学,江西 鹰潭 335000)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定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从而为其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确实,在小学数学新课标中便明确指出:“培养学生会进行初阶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能对简单的问题进行推理、判断,注意其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性。”所以,教师要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为其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有计划的对其进行锻炼,从而切实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一、在问题中锻炼学生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确实,问题是思维的起源,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更可以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探究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教学中单方向灌输的模式,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针对问题去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让学生知识的学习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自主的探究,进而获得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时,因为学生们以前已经学习了正方形和长方形,所以教师在引入图形的时候,就可以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正方形、长方形放到一起,让学生先去观察这些图形的特点,然后再引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而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随时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比如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能否归类为平行四边形?为什么?这样,当知识的传授是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入,必然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探究,也必然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二、开展一题多变的训练

一题多变是小学数学中非常典型的一种题型,通过一题多变的训练,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更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确实,在一题多变中,教师不再是就题论题,而是围绕原有的题目,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训练,比如保留条件,改变结论;保留结论,改变条件;条件和结论双双改变;条件和结论相互调换等。而通过多种思路去探索一个问题,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这无疑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一题多变的训练。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课时,关于时间的问题就可以以一题多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比如“小明三点出门去购物,过了一个半小时回来,请问现在的时间是几点”可以转变为“小明三点出门去购物,四点半回到家,请问小明出去了多长时间”,或者这一问题还可以转变成“小明四点半回到家,他一共出去了一个半小时,请问小明是几点出门购物的”。这样,通过一题多变的训练,通过让学生多个角度的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变中求通,在通中求进,进而逐步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者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需要从新的角度看待旧问题。”确实,敢于质疑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表现,因为只有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针对事物进行有效的思考,才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但是,在以往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总是说一不二,导致很多小学生不敢质疑教师,进而影响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然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质疑,让学生从不敢问到敢问,从敢问到会问,进而获得思维能力上的逐步提高。

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材中都会有一些定理,这些定理往往经过了严密的证明,学生通常不会产生疑问,但也正是因为学生对定理的思考不够深刻,导致学生在运用这些定理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而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教师便可以采取寻找反例的训练方式,即让学生对定理进行质疑,寻找一个能够反驳这一定理的例子。或许,在学生寻找反例质疑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比较幼稚的问题,这时教师不能指责学生,而是要给与学生肯定和鼓励,并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锻炼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思维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培养,从而保证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和提高。

猜你喜欢
小明平行四边形思维能力
小明照相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