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有关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对策
——以三年级为例

2019-11-27 22:42韦啸婷
儿童大世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青树文本阅读教学

韦啸婷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南市街道槐堂小学 ,浙江 金华 322100)

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拔高他们的能力,规范他们的阅读行为,让他们能靠自己的能力去高效读书,使他们懂得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自我感悟,逐步提升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实现增强他们阅读水平的目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需从多个角度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地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使他们自愿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本文详细介绍了几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希望能通过这些方法给所有的小学语文教师一些启示,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一、依据文本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阅读氛围中

三年级小学生还没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但他们具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如果让他们置身在浓郁的阅读氛围中,他们内心的斗志会被激发出来,自主地加入到阅读的队伍中,只有让他们资源阅读,才能进行后续的阅读指导,否则他们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是空谈,因此语文教师要懂得如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找到他们的兴趣点,使学生迸发出强烈的阅读热情,这样才为高效的阅读教学提供了良好的铺垫。情境教学法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依据文本内容来创设,让学生能深切感受到文章中的意境与情感,加深学生的阅读体会,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譬如统编版《大青树下的小学》中,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他们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画面,体会到作者表达出的自豪与赞美之情。教师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文中能体现大青树下的小学美丽的语句,利用多媒体再现课文内容及相关图片,教师进行有感情地泛读,提醒学生边听边想象美景,之后指导学生进行关键句的朗读,品味校园的美丽,最后带领他们细细品读,感悟大青树下小学的团结、祥和、欢乐的氛围,课程讲解结束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指导学生带着自豪与骄傲的情感阅读文章。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了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恰当启迪,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两者缺一便是无用的阅读,要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是突破学生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推动阅读效率提升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空间,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及目标阅读文本,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在阅读时才会在脑海中形成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的思路也会逐渐地清晰,快速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许会不切实际,也许会太过深奥,教师应该给予他们鼓励,耐心地去指导他们,为他们敢于质疑的勇气点赞。以《搭船的鸟》为例,这篇课文主要是带领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并出示阅读要求,边读边思考:“搭船的鸟是什么鸟?”“搭的是谁的船,它要做什么?”“你是否会喜欢这只鸟?为什么?”,当自读部分结束后,指名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教师将学生找到的答案进行板书,之后再深入解读课文内容。这一课的教学中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锻炼了学生捕捉文中信息的能力,把学生自然地带入到了阅读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读思结合能力的提升。

三、开辟新的资源,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但教材中的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知道学生全面学习的教材内容后,可以给学生推荐有意义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资源,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的空间,使学生能在众多的优秀资源中增长知识,有助于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去开辟新的学习领地。比如教师可以不定期地举办课外阅读大赛,让学生分享自己所阅读到的有价值的书籍,使学生逐渐享受阅读带给自己的乐趣,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管教师实施哪种方法,都不应脱离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要切实为学生的发展考虑,树立学生正确的读书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行为,让学生在阅读中升华思想、健全品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

猜你喜欢
青树文本阅读教学
贵州省铝土矿采坑地质环境问题分析及恢复治理方法探讨——以清镇市麦格乡大青树铝土矿采坑为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敏化”阅读味蕾 品赏新鲜词句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布哈克历险记
修剪青树的他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