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数学学习别“冷落”了课本

2019-11-27 22:42徐银英
儿童大世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参考书数学课程教科书

徐银英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东边小学,广东 广州 510800)

一、数学教材不是无缘之水,不是空穴来风

(一)在新课改背景下,想要理清数学学习到底该不该脱离教材这一问题,必须先明白这三者关系——数学课程计划、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

数学课程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它包括这些部分:培养目标、数学学科指导思想和原则等。数学课程标准是数学课本编写的依据,是数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它体现着国家对数学上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它规定着数学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的建议。数学教科书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数学课本是老师和学生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主要信息媒介,失去教材的媒介功能,教学将变得吃力,学生学习也将变得困难。

(二)人类智慧的火花在社会实践中凝结成经验,上升为理论,理论指导着实践继续进步产生新的理论,数学教材同样如此,课本上的知识是几千年人类智慧的凝练,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课本知识,最大可能的尽快掌握前人的智慧。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数学教材的忽视造成的后果

1.数学学习忽视教科书的直接负面影响就是加大父母的经济负担。忽视课本就要购买参考书教辅书,这些资料市场价格不低,直接影响父母的教育经济预算。大多数情况是白费钱,教辅书内容有的虽然详细,但是并不适合所有学生。

2.忽视教科书无法扎实基础知识,影响进一步的难度提升的学习。参考书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和加深,而有些学生把参考书当成圣经,大部分学习时间花在参考书上,而用在课本上的时间却很少,本末倒置。结果教科书上的基础不扎实,参考书上的难点又不懂,最后和别人拉开了差距。

3.无视教材或少用教材会影响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锻炼。教材的编写具有科学依据,教材编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以及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通过教科书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而忽视教科书导致学生无法锻炼应该得到的思维成长,忽视教科书失去了自我学习、自我总结概括的能力。

三、如何利用好数学教材服务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

第一,身边处处有数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生活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尊重教材原有知识的条件下,对教材知识进行完善加工,让课本知识有血有肉有灵魂。在教学中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真正体现出数学教学的简单化。在此过程中要把握好“解读”和“活用”二者间的关系。一是正确“解读文本”。包括获得自己所需资源,理解编者编排意图,疏理知识点,确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这是教学的“血肉”,“活用”的根基。二是“活用教材”。将教材中所获得的“资源”,经过转化、整合、思考、简单化、生活化等优化教学活动,创新设计来攻破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这便是教材的“活用”,也是教学的“灵魂”。

第二,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删减教材,对教材结构进行灵活调整。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活用教材” 在解读文本之后,教师应根据解读文本中获得的自己所需数学教学资源,疏理授新知识点,真正确立起“教什么”,确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着手进行构思具体的教学设计,确定教学流程,牢牢把握“怎么教”。设计出简单、实效、生活化的可行的教学流程,真正体现活用教材,也就是说不是直接照本宣科把教材转化为教案,而是在对教材有深刻的解读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大胆取舍、整合转化、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精读活用,设计合作流程。 在活用教材、大胆取舍,构思合作流程中,教师要针对教材预设的一些教学对象和教学情景,分析教材意图、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不宜“照本宣科”沿用这些思路,

第三,注重课本习题,教会学生掌握变式,学会学习迁移。读懂例题的地位作用,弄清例题与习题的关系,疏理授新知识点。例题是数学教材的核心内容,它具有典型性、规范性。它能让学生由例及理、由例及法、由例及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让老师疏理出授新知识点,能让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始终把握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重难点,确立教学目标及构思教学设想。习题的作用及难易,教师要心中有数,弄清习题与例题相配合的基本题、变化题、探索实践题,提高题等的分布情况,正确解读习题不是例题的简单重复,而是必要的补充、发展和延伸。

猜你喜欢
参考书数学课程教科书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如何用好语文课外参考书
收不到货可要求赔偿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教师要正确使用参考书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