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9-11-27 22:42顾维洁
儿童大世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记录员组员段落

顾维洁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蓬朗中心小学校,江苏 苏州 215300)

关键字:差异教学;小学语文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发展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以差异教学为基点,注重在课堂实践中差异教学。

一、学生差异,当作资源开发利用

在语文教学中,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最后的姿势》一文中,我以课文题目《最后的姿势》为问题,让学生质疑课题,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最后的姿势是什么姿势?是谁的姿势?为什么这个姿势是最后的?……这些问题也正是整篇文章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自由朗读课文,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试图揭示“最后的姿势”的意思。可极小部分学生,急切地认为在书本第6、8、11中的段落中都涉及到了“最后的姿势”,释疑过程中,有了争议。而最后通过大家的讨论、评判与总结,意见统一为最后的姿势的意思应该是第11自然段,“张开双臂,护住学生”。通过争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知识,差异性思考成就辩论的过程,掌握学习的能力。

在这个小小的质疑中,当争议出现时,不是一味地偏袒正确答案,而是强调个性发展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尊重差异,理解差异,将学生差异当作资源开发利用。

同样这篇文章,在接下来的教学的过程中,面对全文的段落划分,虽然学生通过课题的质疑,对待课文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明白本文在时间贯穿全文的基础上意识到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划分段落的。划分段落中遇到问题,课文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内容的划分没有问题,到第三部分时,对于11自然段到底要不要放到第三部分内容中时,学生又一次出现了争议,同样通过不同学生的讨论、评判,总结出,应该放到第三部分中去。此文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了按照时间顺序来分段,分段的时候不能只关注总结,也要注意段与段的内容上的连接。

将学生差异当作资源来开发利用,能让课堂越发充满思维的碰撞性。差异教学,让学生的差异,得到多样化的发展,达到共同进步。

二、差异改作文,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五六年级的语文作文修改,完全可以从学生的差异着手,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一组四人,分为四轮交换作文本彼此修改。基础相对弱的学生,此类学生个体差异是个体存在的真实状态,是每个学生发展潜力与独特灵性之所在,应该“发扬光大”而不是“消极对待。所以四个同学分为ABCD,A负责修改字和词语,书写正确,标点符号方面着手修改;B从句子表达意思要准确明白这一方面的修改;C适当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将句子写得更生动,叙事清楚,结构完整方面着手修改;D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修改,将细节修改具体、生动。就这样,一本作文本四个人修改,四轮作文修改后,每个人都从不同的修改中获得了提升,一帮一带,各有所长。“差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量体裁衣式的差异教学,针对不同差异性学生而修改的、适应的、调整的,让作文的修改指导更具有深意。

三、差异小组合作,促进每个学生有效自主地学习

在语文课堂上,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当我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他们往往会存在互相推脱,或与教师设置的学习问题相差甚远,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偏离主题……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小组学习。

而根据差异教学,我制作了一张小组合作图,呈现给小组成员。这幅图,分为四块,也就是说每一个小组分为四人小组,分别是汇报员、带领员、记录员和计时员,每个小组根据自身的特长选择所承担的职责。

A汇报员:1.代表小组,向全班报告讨论成果。2.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仔细倾听各个组员的意见,善用记录员记下的资料。

B带领员:1.确保组员互相倾听。2.围绕课题,主持讨论,让组员轮流发言。

C记录员:1.将讨论过程中组员们的意见,以适当的图表形式记录下来。2.如有必要,报告时将小组意见写上黑板。

D计时员:1.鼓励组员围绕课题进行讨论。2.讨论时间剩下一半或即将结束时,提醒组员。

就是这四个角色,教师每个角色都有分配,无形之中,约束了组员之间的行为,杜绝并避免了在指导小组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同学间的讨论也更加和谐了,课文内容重难点抓得更准了。

每个学生个体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差异教育是尊重学生差异的教育。尊重差异,结合差异,让每个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当然,考虑差异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共性。求同存异,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步一脚印,逐步成长。

猜你喜欢
记录员组员段落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短文篇】
有趣的科学课
心理小测试
时间记录员
小组落幕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还是不错的
成长加油站
“我的地盘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