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学,催生核心素养落地
——浅析初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2019-11-27 22:42
儿童大世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知识点核心

杨 飞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金华学校,四川 内江 611400)

引言:随着新课标的提出,教育观念随之不断革新,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核心素养作为学生重要的品质,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初中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科目,同时对于学生综合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数学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融入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一、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往往是通过理论讲解以及题海战术,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此种教学模式不仅教学效果欠佳,而且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发生,数学科目尤为突出,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给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此外,随着人才需求的全面化,教育形势不断革新,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在此背景之下,加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进而提升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思想观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并以此为宗旨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学生接受能力以及思维特点,采取相契合的引导措施,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核心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结合教学内容安排学生思维拓展环节,可以采用趣味性的探究性题目,引导学生充分发散思维。此外,数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数学知识点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点的关联性,构建知识体系,提升综合运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之间的关联性,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旧知识引导出新的知识点,不仅能够使巩固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学生建立整体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

(二)融入情景教学,调动学生主动性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对于核心素养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数学科目理论性及抽象性较强,单纯的采用讲授式教学组织方式,容易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甚至衍生成为厌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及能力提升。因此,教师充分利用情景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挖掘适用的题材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并在轻松氛围中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古代人民通过绳结寻找直角,古代数学家对于勾股定理的探寻等典故为背景,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此外,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提升,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越来越频繁,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构建新颖的课堂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究的主动性。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言,思维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有意识的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锻炼,形成数学思维。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式课堂模式,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自主进行探讨与分析,寻找问题答。通过小组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及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通过交流梳理相关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减少对于学生思维的约束,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我观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注重教学实践,对于较为抽象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感知相关知识点,实现知识的拓展及深化,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的教育需求。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教学相结合,通过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进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数学教学意义及价值。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知识点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