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9-11-27 22:42
儿童大世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名家美术作品美的

芦 曦

(杭州市滨江区多思学校,浙江 杭州 310053)

新课改强调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其中的“美”就是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美术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正是其课程设置的目的之一,所以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最基本的一个责任和使命。但是,审美能力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教师将其重视起来,并不断的付诸到教学实践之中,才能够为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铺平前进的道路。

一、赏析名家绘画作品

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这样学生才能够发现美,欣赏美。而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告诉学生什么是美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学生欣赏名家的美术作品。其实,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当学生欣赏了大量名家的作品之后,再加上教师为他们做的解读,便可以加深学生对优秀作品的感受,进而使其逐渐掌握“美”的特质。确实,就艺术作品的欣赏来看,可谓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美”的理解也自然不会相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名家的作品经过了时间的检阅之后,仍旧被大部分人认可,这就说明它们在美学以及艺术性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通过对名家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无疑是提升小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至于欣赏的途径,首先自然是借助美术教材中的作品,这些作品经过了专家们的筛选,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理解起来自然更加的容易。其次,便是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名家的作品,并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毕竟小学美术教材的内容有限,仅仅通过欣赏教材中的作品不足以达到量上的要求,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搜集美术作品的方式,以此作为对教材作品的延伸和补充。总之,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头脑就好似一张白纸,而优秀作品的欣赏就是在其头脑中描绘的蓝本,当欣赏的作品到了一定的量之后,自然能够实现质变,进而形成一颗埋在其心底的美的种子。

二、鼓励学生大胆评价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除了让学生看之外,还要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所以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美术作品进行大胆的评价,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样,当学生能够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才可以结合学生具体的情况,给与学生针对性的指导。至于选择哪些作品进行评价?

首先,教师可以立足于教材本身,让学生对教材中的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说出这些作品美的地方以及丑的地方。当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给与学生鼓励,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调动其思维。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彼此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但评价的规则要适当做出修改,即找出彼此作品中美的地方,这样不至于因为消极的评价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锻炼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想必是人尽皆知。其实,细细想来,这句话确实不无道理,作为成年人,每天奔波于工作与家庭之间,而学生则每天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似乎都缺少了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而艺术也好,美也罢,确实无处不在,试想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很多都是来源于生活。因此,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当然,对生活的观察不能单纯的停留在观察本身,还要将观察到的东西具体化,这样才能通过一个内化和外化的完整过程,使学生将发现到的美完成一个升华。

比如,笔者有一次布置了一个“生活之窗”的任务,即让学生在双休日的时候仔细观察其身边的生活,不限观察的角度和内容,人、事、物、景都可以。而在学生完成的美术作品中,有的学生将父亲做饭的场景描绘了下来,有的学生将交警叔叔指挥交通的场景描绘了下来,还有的学生将蓝天白云描绘了出来,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的内容也不同,但却都有一个“美”的内核,这是最重要的。相信通过不断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学生一定能够从生活中发现越来越多的美,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更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教师必然要肩负起的责任和使命,但审美能力的培养却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师多方面的展开思考,并坚持不懈的实践下去,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一个稳固的根基。

猜你喜欢
名家美术作品美的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名家之约
名家之约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美术作品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