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感官视觉下中国画的生态美

2019-11-27 22:42李志惠通讯作者李晔南
儿童大世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物象沈阳画作

李志惠 通讯作者:李晔南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辽宁 沈阳 110021)

中国画博大精深,是中国魅力的一种体现,这种魅力表现在在山水、人物和花鸟之间。一副作品不单是所看到事物的描绘而是画家去做真听、真看、真感受,通过感官体验和视觉感受把自身的思想感情和事物的精神状态巧妙的反应在画面上。这就需要画家去长时间的观察精准深入的分析,对于所画事物及其熟悉才能充分的体会和掌握描述对象的本质及规律和特征,画家在画面上呈现出来的形象才能极具神气。

一、感官视觉反应下的中国画

作者描绘世间万物,不仅是对人,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是他们所热烈追求和表现的。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花源,世间或许没有,但品读后仿佛身临其境;王羲之的《兰亭序》笔画如舞蹈,字字精美,轻盈纤细,可贵之处就在于把人的情感美和自然的形态美巧妙和谐的结合,下笔如行云流水,达到了行书的最高境界;山河江水、草舍楼阁、长桥野市、驾船捕鱼和游玩赶集的人们,还有花鸟虫鱼等动静结合的手法尽显生活之美。

二、从中国画中感受到的大自然中的生态之美

人类生存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但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打破了生态环境中的美,又为了健康生活人们开始追求生态文明,人为营造生态美感,那是真正的美吗?答案显而人知。道家的思想是“道法自然”,强调自然本性的一种原生的生态之美,这也是中国传统的绘画观念之一。中国画自古讲究神似和意境。神似,神气相似;意境,思想感情的境界;有了这两大特点才赋予了画作生命力和生机。为了追求这种生态美的意境,画家要先充分了解要画的物象,通过长时间的对其观察,使自己与物象两融,寓情于景,不仅把物象展示出来,还要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观众。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从画家的画作中通过自身的感官视觉冲击和所处的环境感受到了中国画中独特的生态之美,回归心灵,我们在欣赏的时候才能看到栩栩如生的形象和活灵活现的景色,画中景象富有生命力的情趣,这些都是我们日常所不能体会到的意境美,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

猜你喜欢
物象沈阳画作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沈阳分店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