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如何面对 垃圾分类?

2019-11-28 11:19加藤嘉一
南方周末 2019-11-28
关键词:伊豆负罪感垃圾袋

加藤嘉一

听中国友人说,最近在国内有不少关于“垃圾分类”的舆论和动态。我也较为经常被人打听:“日本的情况是怎样的?日本人是怎么处理垃圾分类的?”

在这里,作为一个日本一般市民,我就回顾并写下自己的经历和记忆。

“明天是非燃烧垃圾日吧?”

这是家人吃完晚饭后经常、自然谈到的话题。我小时候(1990年代)在伊豆半岛生活,毕竟是在过日子,每一天都产生垃圾。每一个区域或小区都有扔垃圾的地方。而星期几可以扔什么垃圾,是有严格规定的,居民们就按照这一规定从家里把垃圾袋带出来,到固定的地方放下。一般来说,每周有3天是燃烧类垃圾日(如星期一、三、五),1到2天是非燃烧类垃圾日(如星期二、四)。而我们所说的“粗大垃圾”,即微波炉、冰箱、空调等大的家庭用品,则大概是每月一次丢弃(付费)。

在我们家里,没有一个固定负责扔垃圾的人,但通常来说,每一天的晚上互相确认次日是扔哪一类垃圾,然后提前准备,有意分类,然后把它放到外面去。

我刚访问了一下自己出生地——位于伊豆半岛东北角的静冈县热海市的官网,有11页的垃圾分类、扔法的通知。据它介绍,一共有9种类型的垃圾,这些都要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分开投放。他们是:燃烧类;罐头类;金属类;瓶装、陶瓷、玻璃、电池类;纸、布类;家庭含水银类;办公含水银类;粗大类;家电回收类;电脑回收类;二轮车回收类;灭火器回收类;动物尸体类;非法投弃类;本市无法处理类。扔这些垃圾时,我们也需要用特定的垃圾袋。反正,面对着生活必然带来的这些垃圾的处理过程,有固定或特定的时间、地点、分类、袋子。我18岁出国到中国留学,后来没有在日本固定生活。但根据我定期或不定期回国观察经验的角度说,今天的情况跟我小时候没什么区别,没变化,还是老样子。

光有这些规定是没有意义的,关键的还是居民们如何配合和行动。在度过童年到少年时光的伊豆半岛的乡下,我基本没有看到过围绕这些垃圾分类的摩擦或混乱局面。当然,偶尔有一些意外情况。比如,星期一是燃烧类垃圾日,那一天,在垃圾处,按规定是不可以有非燃烧类垃圾袋的,但偶尔有。有人可能搞错了日期,或者,有人不遵守规定,乱扔。但总的来说,人们扔垃圾的行为算是循规蹈矩的,大家一起按照公开的规定来处理垃圾。

每一个居民被要求的是自律,这样才能维护和证明规定的可行性和秩序的可持续性。为此,起着重要制衡作用的,除了日本人集体培养和积累的素质修养、礼节意识以外,还有一个要素在我看来不容忽视,它就是日本人特有的耻辱文化。

当大家都在扔非燃烧类垃圾时,你一个人扔燃烧类垃圾,假如被周围的居民发现你不按规定做,出一次错无所谓,你可以当场道歉,解释自己记错了时间;但若发生几次不遵守的情况,就命中注定地被其他居民背后说来说去,导致人人皆知的局面。当事者就被那个生活空间排斥,用日本人的话说,他务必接受“社会制裁”。

日本人非常在乎自己是如何被周围和社会看待的,所以无法忍受自己被排斥和制裁的局面。不管是城市还是乡下,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和日本社会的秩序感似乎往往给外国人“惊人的安静和有序”之类的感觉,实现这样的素质和环境的背后,往往起作用的就是我所提到的耻辱感,就是为了在日本那样高度压抑,又同质化的社会里生存,所必备的素养和意识。

你在深夜违规,没人看得到,但至少老天在看着你违规了,你自己很清楚。接下来,你就必定背着负罪感活下去,陷入跟自己过不去的困境。大多数日本人就是无法忍受自己陷入这样的处境的。而无法摆脱负罪感,实在活不下去,一些人就选择自杀。这也是日本的自杀率较高的一个原因吧。(根据日本警视厅的统计调查,2017年,共有20840人自杀而死,其人数连续9年下降。近年以来最高的是2002年,34427人。)

垃圾分类是事关市民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大事,它影响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也左右国家和社会的兴衰。如何面对和处理这样重大的问题,政府如何规定是第一步,但假如没有当地社会和居民的配合,它是没有意义的。至于如何调动市民的自律和配合,那就复杂了,通过在家庭、社会、学校等不同场合的教育,不断提高市民的素质以外,扎根那个社会的文化意识,包括信仰、宗教等也必然发挥影响。

猜你喜欢
伊豆负罪感垃圾袋
我的伊豆
吸管妙妙妙
锐词
失落的方舟
浅析卡夫卡作品中的负罪感
倒垃圾
我的伊豆
极简垃圾桶
“腐文大佬”竟是纯情女生:孟浪淘金致青春
日本战犯中国体验书写下的中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