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结合单片机在温棚环境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2019-11-30 01:14余金永李玉琴
科技与创新 2019年17期
关键词:温棚湿度大棚

余金永,李玉琴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结合单片机在温棚环境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余金永,李玉琴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广西 崇左 532200)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技术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同时农业生产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关系着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农业技术的提高对于国家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农业温棚环境自动控制系统利用范围大、成本较高,因此温棚环境控制系统的提高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从温棚技术的概述、温棚环境控制技术的现状、温棚环境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硬件控制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的实现及调试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给相关的研究人员及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多传感器;单片机;温棚;环境控制系统

1 引言

中国的温棚环境自动控制系统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大规模的温棚,对于小型及中小型的农业温棚并不适用,并且温棚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的成本较高,普通农业工作人员很难支付得起。

51单片机在环境自动控制系统中性价比较高,可以利用温度传感器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感知、收集并控制,进而实现了对大棚内温度的自动控制。

本次研究的控制系统由6个模块组成,分别是51单片机基本系统模块、温湿度采集模块、光照强度采集模块、键盘输入模块、LCD显示模块。通过实验发现,在适宜的条件下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都有所提高,而温棚环境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温棚内温度的自动检测与控制,从而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并且本系统对于中型及小型规模的农业温棚同样适用。

2 大棚温室技术的概述

大棚温室技术可以改变植物的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保护植物使其在生长过程中不受外界天气及恶劣环境的影响。

温棚环境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对温棚环境的控制,对环境中的一些参数进行检测与控制,这些参数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土壤的湿润程度、氧气及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温棚的环境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及能量物质交换的联系都是很密切的,温棚环境的自动化控制是实现温棚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

3 中国温棚环境控制技术的现状

截至目前,中国与农业发达国家的温棚环境控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些国家的温棚环境控制系统已经发展到计算机自动控制层面,而中国的温棚环境控制系统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环境系统的自动控制方面,并且此系统只能适用于大规模的温棚环境。

中国中型及小型的农业温棚仍然依靠人工进行环境控制,其工作强度很大且温棚环境控制的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中国的中型及小型的温棚在环境的自动控制方面成本投入比较高、环境控制效果不尽人意、温棚环境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温棚环境控制系统在中型及小型的温棚中难以得到有效利用。

4 针对中国温棚环境控制技术的现状提出相关对策

针对中国温棚环境控制技术的现状,设计出一种成本低、性能高的温棚环境自动控制系统是当务之急。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性价比较高的51单片机的核心部件,采用光强、温度、湿度等采集模块及上下调温控制模块来检测温室内的环境状况,并探究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本文中设计的环境检测系统可以将温室内的环境状况通过LCD显示屏及时地显示出来,如果环境超过规定的范围,就会带动自动报警装置,并能够自动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5 温棚环境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在本文设计并研究的温棚环境控制系统中,利用光照传感器BH1750FVI采集光照参数,利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HT11采集温度、湿度信息,然后传给单片机,单片机将信息处理后转变为数据传给LCD1602显示屏,从而将实际的环境信息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系统中默认的最低温度为15 ℃,最高温度为35 ℃;最低湿度为55%,最高湿度为75%。不同农作物在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的环境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实际的棚温环境控制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合理的环境控制范围。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如果温棚内的温度小于15 ℃,系统就会自动开启加热灯补光增温,以提高温棚内的温度;如果温棚内的温度大于35 ℃,系统就会通过湿风扇排气,以降低温棚内的温度,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的作用,湿度与温度控制同理。

6 硬件控制系统

6.1 单片机芯片STC89C51

单片机芯片STC89C51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其主要功能有如下几个方面:一般控制应用的8位单芯片;内部程式存储器为4 KB;内部数据存储器为128 B;外部程序存储器可扩充至64 KB;32条双向输入输出线,每条线都可以实现单独控制;5个中断向量源;两组独立的16位定时器;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端口。

6.2 DHT11温湿度采集模块

DHT11温湿度采集模块主要运用温湿度传感技术和数字采集技术,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卓越性和稳定性,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

6.3 BH1750FVI光照强度采集模块

BH1750FVI光照强度采集模块可以根据收集的光线强度数据来检测环境,BH1750FVI是一种两线式串行总线接口的集成电路,具有分辨率高的特点,并且可以应用于大范围的光照强度变化检测。

6.4 温度显示模块

温度显示模块采用字符型液晶显示技术,主要用于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数据。

6.5 按键模块

本次研究设计的系统中有三个独立按键,分别记为S1、S2、S3。S1表示菜单键,按第一次进入限定最高温度输入模式;按第二次进入限定最低温度输入模式;按第三次结束循环,返回当前温度显示。S2是温度上调按键。S3为温度下调按键,用于手动调节温度。

6.6 温度自动控制模块

本次设计中温度设定在15~35 ℃之间,当温度高于35 ℃时,单片机的控制信号是继电器控制强电系统启动强点降温电路,以降低大棚内的气温;当温度低于15 ℃时,单片机的信号控制继电器启动强电加热电路,以提高大棚内的气温。

7 实现及调试

7.1 主程序流程

程序的主要流程如下: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然后对大棚内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进行采集。其次观察键盘信息是否已经输入,如果已经输入需要更新温度上下限参数设定;如果没有输入就要进行数据的处理。数据处理的结果又分为两部分,观察收集的数据中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如果在规定的范围内,重新进行光照强度、温度、湿度等信息的收集;如果不在规定的范围内,就自动启动降温或增温模块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7.2 调试说明

本次系统由C语言编写并调试,在调试的过程中,需要先设定大棚内的温度在规定范围内,这时排气扇、热光灯不工作。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大棚内温度大于35 ℃时,报警器启动报警装置,排气扇开始工作,直到大棚内的气温降到规定范围内,排气扇停止工作;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大棚内温度低于15 ℃时,报警器同样启动报警装置,热光灯开始工作,直到大棚内温度提升到规定范围内,热光灯停止工作。

8 结语

针对中国农业温棚自动控制系统的现状,本文设计了性价比高的51单片机温棚自动控制系统,但是该系统在光照强度、温度、湿度等信息的收集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研究人员今后进行更深一步探索与研究。

[1]张浩华,赵小姝,于欣禾,等.基于Arduino的温棚养殖环境监控系统[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4):454-458.

[2]韩淑芹.无线传输技术在鸭棚环境控制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2016(11):163-164.

[3]韩力英,杨宜菩,王杨,等.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设计[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37(1):65-68,72.

[4]胡玲艳.温室大棚作物生长环境智能测控系统[J].电子制作,2017(23):41-42,54.

[5]马巧梅.基于52单片机的温棚监测系统的设计[J].信息技术,2018(4):53-57.

[6]金洪吉,朱清龙.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和仿真[J].价值工程,2016,35(5):133-134.

S625.3;TP273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7.024

2095-6835(2019)17-0056-02

余金永(1983—),男,河南南阳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及自动化。李玉琴(1983—),女,河南叶县人,工程师,讲师,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及自动化。

2018年度广西城市职业大学科研项目“基于PLC控制的传感器技术在温棚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研究”(编号:GXCCKY2018A005)阶段性成果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温棚湿度大棚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湿度变送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加湿器用不对 警惕肺炎缠身
曹永华
村姑
连阴天气下温棚内逐时降温模型研究
带有双检测结构的电缆接头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