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层教育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对策

2019-12-02 05:21
时代经贸 2019年33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事业单位单位

李 捷

一、重视基层教育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水平决定了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加强预算管理,可以促进单位的财务管理结构发展变化。同时对于管理中的不合理环节进行优化,可以大大提升基层教育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二)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管理

可以加强对基层教育单位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环节的管控,及时发现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再结合绩效考评可以及时优化预算中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财政支出资金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升了财务资金的利用效率,优化了国家财政资金的支出结构。

(三)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转化率

作为基层教育事业单位,加强其预算管理工作,可以规范其财务收支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情况,有效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

二、基层教育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重视度不够

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度不够,缺乏对于预算管理客观的认识,片面的认为预算管理就是估测资金利用情况。由于这种不正确的认识,造成预算管理工作中走过程的现象普遍。部分基层教育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管理缺乏重视,设立的预算管理机构过于简单,不能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

(二)缺乏有效的预算监督机制

预算管理离不开监督,在基层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过程中,如果缺乏预算监督,则不利于预算管理的科学、有效进行。当前部分基层教育事业单位在预算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重战略层面的预算筹划,轻预算执行监督的现象,即预算工作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深化到基层教育事业单位具体的工作中。单位经济活动中缺乏有效的监督,不利于单位工作的高效开展,容易滋生一些个人投机行为,损害基层教育事业单位的利益,监督不利,使得财务资金的利用效果大打折扣。

(三)预算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预算管理是一项专业性相对较强的工作,这是由于财务工作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预算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提升。就当前基层教育事业单位来看,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高学历相对较少,这使得基层教育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时缺乏科学的统筹指导,预算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不能严格按照预算管理的流程进行操作。

(四)预算编制不够规范

预算编制方法不规范会对预算编制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单位在制定预算编制时,不重视预算方法的选择,预算编制方法选择不同,预算编制的结果就不同。一些基层教育事业单位不重视创新预算编制方法,在预算编制时依然采用传统的预算 编制方法,而没有采用零基预算等新的预算编制方法,这严重影响了预算编制的效果。另外预算编制不够细化,没有将预算编制细化到基层教育事业单位工作的各个环节,这造成预算编制的实效性不强。

三、优化基层教育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健全预算绩效考评机制

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可以有效的促进预算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同时对于提升单位的工作效率具有较大帮助,可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可以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一种公平、公正竞争定岗的管理模式。基层事业单位需要对绩效考评的方法进行创新,可以将KPI绩效考评和360度反馈绩效考评方法相结合,同时确立明确的绩效考评指标。通过优化基层教育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考评方法,可以使单位员工在预算工作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纠正措施。完善绩效考评体系是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关键,基层单位应重视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

(二)预算编制要切合实际

预算编制是保证预算执行的重要前提,也是预算目标下达的第一要素,基层教育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注意预算编制的有效性,预算编制的制定要符合基层教育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如果预算编制不规范,就会影响后期的预算执行。预算人员在制定预算编制时,一方面要对基层教育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另一方面要重视分析单位未来的工作方向和目标要求,据此制定预算编制可以使其更具有操作性,更切合实际。预算编制人员在工作时,不能为了省事,以前期的预算编制为参考依据,这会导致预算编制脱离实际。预算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综合考虑基层教育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要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以保证预算结构更加全面、完整,从而更好的为预算执行工作服务。

(三)重视预算监督,保证预算执行效果

预算监督保证预算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基层教育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应重视加强预算监督工作。基层单位的预算监督工作主要从两方面开展:一方面,基层教育事业单位要重视内部监督,可以构建内部监督机制,监督机制的设立应独立于财务部门之外,以保证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同时要注意预算监督部门人员不能由财务部门人员兼任,以保证监督的质量;另一方面,基层教育事业单位要自觉将预算过程中得财务信息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外部社会群体监督。加强对于基层教育事业单位的监督,是为了保证预算执行的有序进行,对于预算执行环节的监督要尤为重视,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保证预算执行工作的高效进行,同时提升预算执行的质量。

(四)培养专业的预算管理人才,提升业务能力

重视培养预算管理人才,有助于提升基层教育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能力。基层事业事业应将培养专业的预算管理人才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可以定期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培养过程中要将预算管理理论知识与基层学校预算管理工作要求相结合,使预算管理更具可操作性。在培训的过程中加入科学的考评制度,让工作人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到应有的成就感,增加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基层教育事业单位应重视选拔外部优秀的预算管理人才,加强对选拔人员的考核,为单位选拔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提升单位的预算工作质量和效率。基层单位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促使预算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升自身预算水平。

四、结束语

基层事业单位是国家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其预算管理,是实现事教育事业单位科学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基层教育事业单位要想更好的提供教育服务,就需要通过加强预算管理,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实现教育公平化的要求。在基层教育事业单位中加强预算管理,就是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过程的调节、控制和监督,从而保证财政资金的规范、合理的运行。加强基层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有助于促进教育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可以对长期教育活动进行预测和筹划,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促进教育事业单位预算目标的最大程度的落实。基层教育事业单位应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思维,深化预算管理,为基层教育事业单位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事业单位单位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企业预算编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建议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