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创伤护理在骨科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12-02 10:15郑银芳彭晓华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预见性骨科成功率

郑银芳 彭晓华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 广东 汕头 515000 )

预见性护理也称超前护理,是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判断,提前预知存在的护理风险,从而采取及时有效地护理措施,避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随着现代交通业以及工业发展迅速,创伤、骨折几率越来越高。骨科创伤患者多伤情严重、事发突然,在伤后数分钟至24小时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早期诊疗护理干预是挽救患者生命、确保后续治疗效果的关键[1]因此,对骨科创伤患者开展科学合理的创伤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骨科创伤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入选我科从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科诊治的110例骨科创伤患者,均为健康人受伤。均符合骨科创伤诊断标准。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55例中,男 31 例 ,女 19例 ,年龄22-56岁 ;致伤原因:30例为交通事故,11例为坠落伤,9例为殴打伤。观察组55例中 ,男33例 ,女17 例 ,年龄 24-52岁;致伤原因:28例为交通事故,15例为坠落伤,7例为殴打伤。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疾病及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对照组的骨科创伤患者按照常规急救与护理措施处理。(1)接诊、监测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受伤部位及出血等情况;观察骨折远端血液循环 、做好心理护理等。(2)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开放 2条及以上静脉通路,维持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镇痛处理及做好伤口包扎固定;明确诊断后联系外科手术或住院治疗。观察组:观察组的骨折创伤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急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1)当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 ,观察患者是否有烦躁不安、手足发凉、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较长等症状,从而判断患者休克指数。(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排除呼吸道阻塞,向患者供氧以改善其缺氧症状;(3)建立静脉通道,用留置套管针开放静脉通道,同时进行采血化验及配血,提早集中做各种过敏试验,对中重度外伤患者,及时导尿加强循环评估的准确性等;对开放性骨折合并休克病人准备两条通道,必要时要进行静脉切开手术。(4)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止血,如使用止血带则应注意定时放松止血带,保证患肢血循环 ,并且避免过多移动患肢以防止2次伤害,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等的护理操作都要谨慎轻柔。(5)做好术前准备,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准备好各项救治药品、物品与仪器等,确保临床救治工作顺利。(6)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尽量稳定患者的紧张情绪,与家属进行必要的沟通,鼓励其多陪伴患者,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更好地配合后续治疗。

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就诊时间、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做对比分析。其中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采用无记名打分方式进行,总分0-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70-90为基本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

5 结果

5.1 2组就诊时间、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的比较:2组患者受伤后就诊时间无明显差异(P>O.05)。但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见表1。

表1 2组就诊时间、有效抢救时间及有效成功率比较

5.2 2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见表2。

表2 2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n,%)

讨 论

预见性护理是指在全面评估患者的病理、生理和心理等状况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制定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做到防犯于未然[2]。

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优点是:(1)将外观预测作为护士判断病情、采取措施的主要依据,护士通过骨科创伤患者的伤情评估,主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建立静脉通道时使用留置套管针开放静脉通道,同时进行采血化验及配血,提早集中做各种过敏试验,对中重度外伤,及时导尿加强循环评估的准确性等,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治及赢得手术时间。(2)调整各科室间的协作工作,缩短辅助检查时间,从而为骨科创伤患者的抢救提供生命绿色通道。(3)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使各项护理措施得以提前落实,缩短抢救时间,降低了各项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有研究提示,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进行及时正确的急救及有预见性的精心护理,能有效地挽救骨科创伤患者的生命 ,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3]。为了探讨预见性创伤护理在骨科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我科针对急诊接诊的110例骨科创伤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2组均为55例骨科创伤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程序,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观察记录2组创伤患者的就诊时间、有效抢救时间、有效成功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有效抢救时间比对照组提前(P <0.05);观察组有效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均体现了统计学差异 。表明预见性创伤护理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小结:通过对预见性创伤护理在骨科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预见性创伤护理是在实践中启发护理人员自身的临床思维 ,使护士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在工作中逐步建立起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层面去评估和照顾创伤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护理人员的预见意识与所积极主动采取的防范措施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创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基础。在保证救治成功率的同时可以缩短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使患者及家属满意,提高了骨科创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预见性骨科成功率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