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腹部损伤的急救配合与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

2019-12-02 10:34赵艳平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死亡率腹部优质

赵艳平

( 阜新矿业 (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外科 , 辽宁 阜新 123000 )

腹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致病因素包括车祸、外力击打以及高处坠落等。腹部损伤的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剧烈腹痛以及恶心呕吐等[1-2]。腹部损伤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死亡率在10-20%左右。相关研究显示,对腹部损伤患者急救过程中,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可使腹部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有效降低[3-4]。本研究为了探究优质护理在腹部损伤患者急救配合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腹部损伤患者92例,分为2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并分析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4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腹部损伤患者92例,并根据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患者中,有男26例,女20例,年龄最小20岁,年龄最大61岁,平均年龄(41.46±8.2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重物砸伤、坠落伤以及锐器致伤分别有20例、9例、11例、6例;损伤类型:闭合性损伤与开放性损伤分别有35例、11例。观察组46例患者中,有男25例,女21例,年龄最小22岁,年龄最大63岁,平均年龄(41.56±8.3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重物砸伤、坠落伤以及锐器致伤分别有19例、10例、12例、5例;损伤类型:闭合性损伤与开放性损伤分别有33例、13例。2组患者致伤原因与损伤类型等基本资料方面的对比(P>0.05)。

2 方法:全部患者都进行常规急救,常规止血与检查,对出血部位与原因及时确定,进行常规腹腔填塞压迫止血,按照实际腹腔脏器损伤情况实施护理干预。基于此,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如病情监护、遵医嘱输液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前提下予以优质护理,操作如下:(1)院前护理。电话接诊人员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急救医护人员,急诊初诊护士做好急救设备准备工作,和院前急救医疗团队在较短时间内到达现场;护理人员到达现场后对患者基本状况及时了解,认真观察面色与结膜等,初步判定是否处在休克状态,并进行现场急救。(2)术前护理。辅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做好诊断记录;辅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工作,如常规备皮、血液准备等。(3)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进到手术室后安抚其情绪,鼓励与尊重患者,将不良心理对出血的影响告知患者,安抚其不良情绪,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术中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急救。(4)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对患者的有关体征情况及时通过心电监护仪进行记录,并对患者的出入量准确记录,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逐步扩容,纠正休克症状;术后为患者舒适的病房环境,术后6-8小时保持平卧位,如果术后8小时血压较稳定,可选择半卧位;术后对患者的切口情况密切观察,查看引流管情况,确保引流管的顺畅,对患者引流液性状及时了解,如果产生异常情况,可考虑出现胆瘘等症状;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时了解,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充分转移其注意力,一定情况下可采用镇痛药物辅助处理;术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将手术情况告知患者,并将腹部与脏器损伤的基础知识向患者与家属讲解,告知常见并发症与预防手段,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排便与体位更换训练,指导其深呼吸训练与有效咳嗽;术后常规禁食,在患者排气后开始食用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确保饮食的清淡,多食用高维生素与高蛋白类食物;指导家属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按摩,防止血栓产生。

3 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体温以及乳酸消除的恢复时间、死亡、并发症(包括术后再出血、感染以及胆瘘)以及护理满意度(根据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定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非常满意表示得分超过90分,一般满意表示得分在60-89分范围内,不满意表示得分不足59分)情况认真观察与统计。

5 结果

5.1 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相关指标恢复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体温以及乳酸消除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相关指标恢复时间对比

5.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感染率、胆瘘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5%、2.17%、2.17%、8.69%,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39%、17.39%、13.04%、47.82%,P<0.05,见表1。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5.3 2组患者死亡率对比: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死亡,死亡率2.17%;对照组患者出现8例死亡,死亡率17.39%,对照组患者死亡率明显比观察组高,(x2=6.0348,P=0.0140)。

5.4 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非常满意26例,一般满意19例,满意度97.83%;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非常满意12例,一般满意25例,满意度80.43%,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满意度对比(n,%)

注:*与对照组对比,x2=7.1805,P=0.0074。

讨 论

腹部损伤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通常会产生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症状,腹痛表现为持续性加重,且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多,很容易导致高热、休克以及寒战等症状出现,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影响,致死率超过10%[5-6]。强化对腹部损伤患者的早期治疗,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使死亡率的有效降低,已经成为本领域需要研究的重点[7-8]。

现阶段,医疗技术得到不断发展,促使腹部损伤的救治效果明显提高,但患者术后依然很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伴随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多数研究表明:科学的护理干预对腹部损伤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影响[9-10]。优质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核心,对患者开展全方面的护理服务,主要原则为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的治疗舒适度与安全性明显提高[11-12]。在进行优质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急救围术期开展全方面的护理干预,在院前护理、术前护理方面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手术条件,对患者的病情有效控制;术中护理可促使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明显提高,确保临床治疗效果;术后护理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监测,在抗休克、引流管以及疼痛等多个方面开展护理干预,使并发症的显著有效预防,改善预后质量,促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13-15]。 本研究探究了优质护理在腹部损伤患者急救配合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体温以及乳酸消除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感染率、胆瘘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2.17%,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满意度97.83%,高于对照组80.43%,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优质护理在腹部损伤患者急救配合与护理中的应用,可减少并发症与死亡情况的出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死亡率腹部优质
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显著降低糖尿病死亡率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