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开胃菜”,导入新课程

2019-12-02 09:47曹杰
读天下 2019年35期
关键词:新课导入初中数学策略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新大纲明确指出,新课有效导入是提高教学效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新课导入模式。本文主要论述初中数学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从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学习热情、增强学习主动性等三个方面下功夫,以此做好“开胃菜”,有效导入新课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策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特别是对于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极强的初中数学更是如此。在现实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在新课程学习之前就被里面拗口的概念、复杂的公式和如若天书的定理所击倒,产生了畏惧感,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无论是兴趣还是学习的主动性都比较差,在这种教学氛围中课堂效率是很低的。由此可见,新课的有效导入是多么的重要,一个有效的新课导入活动将缓解学生的畏惧感,让学生感悟到知识的趣味性,从而想学习、爱学习。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创新导入新课环节,让学生在导入环节就能迫切地想学习新的知识点,这时教师就如同一位厨师,学生就如同一位客人,要想让客人有食欲,关键在于一开始的开胃菜,新课导入环节就如同是开胃菜,后面的新知识讲解就如同是大餐,没有好的开胃菜,再好的大餐也让人食而无味。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做好导入新课“开胃菜”,从而引导学生享受新课程“大餐”。

一、 构建悬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构建悬疑导入新课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师比较喜欢的一种新课导入模式,同时对于初中生这个具有较强好奇心的年龄段孩子来说也具有极高的效果。教师在新课开始之前通过构建知识的悬疑,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剧情”走势充满了好奇,以此不断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不断进行深入探究。

例如,我在讲解“正数与负数”这个知识点时,这一节内容是学生初中数学学习的起点,做好这一节课的导入工作不仅有利于这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甚至有利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所以,我在上课之前会制作一个课件,并在上课的时候首先放给学生观看,在课件的一开始,就是中国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的像,下面是刘徽的生平简介以及其一生的研究成就,其最重要的数学研究成就是编写了《九章算术》,接着我把《九章算术》中很多个世界第一的理论用动画的形式演示出来,在“正数与负数”这个地方进行了标红。在课件放映结束后,我告诉学生,正数与负数这个理论是由刘徽首创的,那么刘徽在当时是如何定义和表示正数与负数的呢?后来正数与负数又进行了哪些变革直至今天这种表示方式?同时我也会告诉学生中国古代的数学理论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到了近代,由于国家的衰败,包括数学在内的学术也就不断落后了,现在,中华数学复兴就需要你们这一代人去实现。在悬疑“剧情”及爱国主义情怀的影响下,学生对正数与负数知识点的探究欲望被充分激发起来。

初中数学教师在设置悬疑情节的时候要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课程内容有效结合起来,以此巧妙导入新课程,将悬念作为渗透数学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二、 设置生活问题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陶行知先生最伟大的教育理论是生活教育思想,指出了教育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在初中数学教育中也是如此,数学知识绝大部分都是来于真实生活,同时数学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认识生活、改造生活,同时学生对生活化的知识也非常有兴趣。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要将生活化的问题和所要讲解的新知识有效融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我在讲解有关“函数”的知识点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这个知识点的热情,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生活化的问题:“爷爷想做一个鸡圈,去街上买了一个20米长的篱笆,现在爷爷想请你帮他设计一个面积最大的鸡圈,那么应该怎么围呢?”这种生活化的小问题学生都非常感兴趣,都睁大眼睛在等答案,我告诉学生学习完这节内容后你就能有效掌握了,这很好地提升了学生学习这节知识点的热情。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体现,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要充分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设置一些生活化的问题,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热情。

三、 小老师导入新课,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学生只是听众,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直不高,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导入新课环节要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体位,让学生通过预习掌握部分知识点,并在上新课之前由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所有学生一起进去新课学习,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我在讲解“三角形”这个知识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回家之后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品并带到课堂上,在找到这种物品之后要根据课文内容找出它的角,要能利用量角器量出角度,知道这是什么三角形。在第二天正式上新課之前我邀请几位学生到讲台上把自己的家庭作业演示出来。

实践表明小老师导入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从而不断增强他们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

随着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对教师整个教学环节都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关系着整个后续学习的新课导入环节。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新课导入活动,多采用设置悬念、设计生活化问题以及小老师等模式,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提升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郝丽娜.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8(6).

[2]陈玲弟.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J].学周刊,2017(33).

[3]强玉娇.谈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策略[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8(16).

作者简介:

曹杰,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盱眙县管镇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导入初中数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