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9-12-02 09:47丰向超
读天下 2019年35期
关键词:现状与发展双语教育

摘 要:在我国,少数民族是指除汉族之外的其他55个民族,由于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许多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语言文化。在目前,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借助双语教育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从目前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问题出发,结合相应的应对策略,促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与发展

双语教育是指利用非母语进行学科教育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要求学生掌握除母语外的第二种语言,并用这种语言来完成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不同民族与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语言文化,所以双语教育是目前少数民族中常见的教育形式。但是,从教育现状来看,双语教育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还有诸多不足之处,要想进一步促进教育工作的发展,需要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分析

在少数民族实施双语教育,就是使用汉语来开展所有学科的教学,这种教学措施实施的目的在于,保留少数民族语言权利和推广汉语文化,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所以,双语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还对国家本身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目前我国少数地区双语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仍然有许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影响双语教育在少数民族的进一步深入落实,具体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城乡教育差异大

双语教育的落实程度,受教育者的观念和能力的影响,对于少数民族而言,教育者大多出生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教育者的汉语水平不高,并且,这种问题尤其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更为明显。受到农村地区教育者传统的意识观念以及不高的文化水平的影响,双语教育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实效果并不明显。教育效果收到地区内经济发展情况、人们的文化水平、政治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双语教育的城乡差异明显,这意味着双语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仍有很长的发展道路。

(二) 教师的整体水平问题

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双语水平,是影响双语教育效果的最直接因素。从少数民族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来看,一方面,缺乏专业水平高、教育理念先进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山区,教育环境较差,教学资源不足,许多教师不愿意在此工作,这也是导致双语教育无法更深入落实和无法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

(三) 双语教材建设滞后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辅助材料,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科学完整的教学材料对于教师的教育工作来说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少数地区缺乏内容丰富的双语教材,也没有足够的教学辅助资料以供教师参阅,所以不同地区的双语教育存在很大差异,并未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写,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效果不理想。

二、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发展探索

(一) 积极宣传双语教育的重要性

无论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家长,还是教育工作人员,只有在充分意识到双语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实施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但是由于目前还存在人们意识不足的问题,所以提出了加大双语教育宣传和推广力度的措施。由当地政府及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由全体学生家长与教师积极参与的宣传活动,将双语教育对于地区经济发展、人才的培养重要性进行有效讲解,并联合电视台等机构,利用多种途径实现双语教育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意识水平,为促进双语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落实打好基础。

(二) 组织和召开双语教师的专业培训

教师的综合水平和教材的质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首先,提高教师的双语教育工作能力,组织和召开双语教师的专业培训。对于学校来说,可以引进先进的教育设备,如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拓展教师收集教学资源的渠道,鼓励教师向其他地区先进教育者学习,提高教师的双语能力。然后在培训中向教师传播先进的教学方法,收集教师对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态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三) 落实教材改革工作

教材改革是提升教材质量的重要措施,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社会背景之下,少数民族地区也应实现教育的转变,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资料等,融入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意识,实现教材的改革。首先,将地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少数民族的双语教材当中去,这样能够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其次,在这一基础上,重视汉语言极其文化的融入,统筹结合汉语言与少数民族语言,在编写过程中还需注重内容的先进性,赋予教学内容以与时俱进的变化特征,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接纳其他民族文化,形成双语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实施现状,发现双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材改革、双语教师专业培训、提升人们的双语教育意识等策略,提高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效果,使人才具备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符的双语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杨.多语教育研究及其对少数民族母语传承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6):196-201.

[2]丁俊锋.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分析[J].文学教育(上),2018(12):158-161.

[3]马金月.大学语文对双语少数民族学生的边缘化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0):92-93.

[4]仲丹丹.我國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进展和主要问题——基于CSSCI数据库的分析(1998~2015)[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8,6(5):47-52.

作者简介:

丰向超,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西昌学院。

猜你喜欢
现状与发展双语教育
加强督导,让“双语教育”回归本源
双语教育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研究
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刍议供电企业电力自动化
浅论语言能力与文化知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内蒙古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调查与反思
浅析我国的音乐类选秀节目
青少年体育档案建设之我见
澳大利亚沉浸式双语教育与我国双语教育区别
浅析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现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