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微氧治疗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12-03 00:39杨开波蒋铁军梁谋惠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创面伤口局部

杨开波 蒋铁军 陈 乐 姚 力 梁谋惠

(阳西县人民医院 , 广东 阳江 529800 )

慢性难愈合创面主要指的是创面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无法在正常的时间段愈合,陷入病理性炎症反应状态,使得创面迁延不愈,临床治疗难度较大[1]。创面愈合过程中氧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创面的愈合结果取决于创面局部的氧分压[2]。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受损组织局部血液循环会出现一定程度障碍,而且局部发生的炎症反应会增加局部耗氧量,进而抑制创面的修复愈合[3]。有学者提出[4],缺血、缺氧是导致慢性难愈合伤口经久难愈的主要生理、病理基础,因此增加创面局部氧浓度,创面局部微循环的改善,有助于创面愈合。为进一步探讨分析慢性难愈合创面采用伤口微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比分析了我院2018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6例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以及配合伤口微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接治的66例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同时除外了由于放射性、电化学等原因导致的皮肤溃疡患者、伴有严重感染的溃疡患者、严重心肝肾等基础疾病患者。现将66例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采取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2例;患者年龄21-55岁,平均(32.2±7.4)岁;创面面积(11.7±10.3)cm2。对照组中男22例,女11例;患者年龄21-57岁,平均(32.5±7.2)岁;创面面积(11.5±10.2)cm2。2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创面面积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发现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清创、换药治疗,首先创面采用0.9%生理盐水以及双氧水交替冲洗,将创面内及周围分泌物彻底清除干净,以及坏死组织清除,直至显露鲜红肉芽组织。采集创面分泌物作为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创面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敷料,合理控制更换敷料时间,保持创面的干燥、清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伤口微氧治疗,先用无菌纱布分别包裹2根多孔硅胶吸氧管道,中间隔开放置于创面上,外面采用透明黏性薄膜密封,试行负压吸引保证气密性良好。每天通过一根管道对创面进行局部持续给氧,调节氧流量在3-5ml/h,氧气纯度应超过95%(V/V),另一根管道根据创面情况灌注生理盐水,保持创面湿润并湿化氧气,每2-3天更换管道以及敷料,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3 创面愈合判断标准:创面愈合率:治愈:创面全部闭合,无局部肿痛等症状。良好:治疗区创面愈合率60%以上,创面仍伴有轻度疼痛,深部组织外露区缩小50%以上。有效:治疗区创面愈合率20%-60%,创面疼痛症状有所减轻,深部组织外露区缩小50%以下。无效:治疗区创面面积无明显减少甚至扩大,疼痛无减轻甚至加重。统计2组患者治疗3周后不同时点创面上皮化面积变化情况。

5 结果

5.1 2组患者创面愈合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有效33例,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有效28例,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23,P<0.05),具体见表1。

表1 2组患者创面愈合效果对比(n,%)

5.2 2组患者治疗后3周不同时点创面面积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后创面面积变化较小,2组患者治疗后1天、3天创面面积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天后创面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3周不同时点创面上皮化面积对比

讨 论

慢性难愈合创面不但会给患者肉体带来很大的痛苦,对患者也会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增加患者家庭经济负担[5]。本次入组患者因创伤性溃疡、血管性溃疡、压力性溃疡、糖尿病性溃疡等导致创面迁延难愈。如何快速、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是创面外科治疗的难点及研究的前沿,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功能性敷料、负压引流、红外线照射、灌注冲洗以及高压氧等手段促进创面愈合,对于一般创面均有一定效果,但对于难治性创面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6]。近来组织工程技术和生长因子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加速了慢性创面的愈合,但难以在基层医院普及。临床上还有运用各种皮肤移植或皮瓣修复,以及横向骨搬运技术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很多病人不愿接受手术,且自体皮肤移植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修复方式,即需要选择供皮区或造成新的皮肤损伤,横向骨搬运技术需时较长,操作较繁琐,费用也较高,限制了临床大范围使用。

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局部组织代谢不良,加上局部血供不足、组织炎性水肿等各方面原因导致创面局部氧供给不足,对氧需求增加,创面组织缺血、缺氧[7],造成血管收缩和组织无灌流现象,加重组织损伤,形成恶性循环。慢性难愈合创面溃疡处的组织血氧分压低于40mmHg,在这种低氧环境下,组织细胞极易缺氧导致溃疡[8]。如果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下,创面会逐渐坏死扩大,局部缺氧环境会降低创面分泌物中各生长因子表达,加上创面组织水肿极易导致微血栓的发生,破坏创面局部微循环[9]。为此,有学者提出创面“微氧医学”的概念,也就是指创面局部持续给予低流量氧供给,加快创面细胞内部能量及物质代谢,促进创面组织细胞修复、愈合[10]。尹宏等[11]研究报道,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采用伤口微氧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疗法24%左右。创面局部微氧可有效改善创面缺氧的状态,为各种外源性生长因子提供活性氧维持细胞活性,增加伤口局部氧浓度,提高组织内氧张力,促进侧支循环重建,加快创面局部血液循环。而且也可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厌氧菌生长,有效预防感染[12]。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采用伤口微氧治疗后创面愈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3周后创面面积变化较小,观察组患者治疗7天后创面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慢性难愈合创面采用伤口微氧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有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操作简单,技术易掌握,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创面伤口局部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座》局部[荷兰]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丁学军作品
伤口“小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