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学习理论及其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启示

2019-12-04 01:46周静
考试周刊 2019年76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可归结为人才的竞争。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所以在教学中,各门课程都需在教学中对德育进行渗透,作为主课之一的数学也不例外。

本文介绍了罗杰斯的自由学习理论,并对小学数学和德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自由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一些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自由学习理论;德育教育;小学数学

传统的德育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存在,有着各种问题,已经不能满足教育的要求。自由学习理论是由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来的,他对美国的基础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研究自由学习理论如何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自由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自由学习理论及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是美国人,他提出的自由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要以人为中心,需要尊重个体的尊严,学生的情感和学生的价值也需要非常重视,在其代表作《自由学习》一书中,他将自由学习分为自由和学习两个部分,学生有权力决定和安排他自己的学习,对应的,学生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自由学习理论对基础教育的改革有较大的影响,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的思考,自由學习理论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首先得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负责,自己安排,这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其次,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已经不符合当代教学的要求,教师需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才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让学生也作为课堂的主人参与进课堂来。

培养人格完整、心理健康、热爱生活的学生,是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最重要的目标。现有的德育教育中,形式单一,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参与的太少,有些学校为了抓成绩,对德育不重视。加强德育在各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教育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 小学数学教学及德育的特点

小学低年级是人的一生中刚开始接触数学,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很弱,这个时候需要借助形象思维的手段进行学习,比如数手指、借助教学道具等,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线段图等抽象手段来进行教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也是按照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来进行安排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考虑进去,在低年级阶段,除了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数学方法的原理,当学生跨入高年级比较难的阶段的时候,才能保持足够的数学学习兴趣,取得好的成绩。

德育与语文、数学等其他课程不同,它的目标不是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能力,而是要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德育需要进行长期渗透,另外,评价德育的教学效果是比较有难度的。

首先,德育的培养具有长期性,是一个曲折前行的过程,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思想品德易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父母、同学、朋友、老师、社会风气、网络电影电视等对其都有影响,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尤其重要,同学朋友作为同龄人,他们对不同社会现象的看法会相互影响,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自然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好的老师的正面引导,可以潜移默化改变学生的思想品德。网络电视电影,对学生品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小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很有限,如果让学生经常接触非正面、消极的知识,学生容易受到其影响而产生非正面的品德。

其次,德育的效果比较难以评价,德育不像其他的课程,部分教学效果可以直接在考分上体现出来,学生的德育成绩无法通过考分量化,一个德育考试分数很高的学生可能思想品德出现了偏差,一个德育考试分数很低的学生也可能拥有健康的思想品德,只是他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德育的最终效果体现在可以提高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

三、 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自由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根据数学的特点,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 重视数学史的作用

重视数学史的作用,自由学习的前提是学生需要有学习兴趣,任何能够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都是值得重视的。数学来源于现实,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让学生知道和了解数学历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祖冲之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在南北朝时就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七位,比国外的数学家领先了一千多年,当学生了解到这样的数学史时,必然会产生历史自豪感。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虽然只有初中毕业,但是非常热爱数学,最后凭借自己的勤奋,在工作的空余时间抓紧学习,最后自学完成了高等教育的所有数学课程,并在数学的诸多领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当学生听到这样的故事时,必然会对勤奋的思想品德有新的认识,对华罗庚这样杰出的数学家产生深深的敬仰,从而激励学生学习数学。数学本身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物,是自然科学之母,数学里面的大与小、长与短、加与减等知识,都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数学的历史,也是一部充满着奋斗拼搏的历史,有许多人为了推动数学的发展,努力拼搏,欧拉在双目失明后,依然不断地探索新的数学公式、定理,当自己的研究成果遭遇火灾后,依然不放弃,学生了解到这样的数学史故事,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重视应用题的作用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题型,教师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应用题题目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好的应用题题目可以向学生传达积极向上的信息,以下是笔者自编的几个例子:

例1 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红旗小学的老师组织六年级学生清理附近公园的垃圾,收拾被乱扔的水瓶,大民捡到了五个,小希捡到的水瓶是大民的两倍,问小希一共捡到了多少个水瓶?

这是一道简单的倍数应用题,学生从题目中可以学习到倍数的关系,同时还能从题目中学习到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乱扔垃圾是不对的。

例2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组织五年级学生去敬老院打扫卫生,五年级的小明打扫了三个房间,五年级的小树和五年级的小华两个人打扫的房间是小明的两倍还多三个,问小树和小华一共打扫了多少个房间?

这也是一道简单的倍数关系题,通过解答这道题目,学生可以了解到尊老爱幼是美德,也学习到了可以去敬老院进行公益活动。

例3 毒品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吸毒者体重下降严重,身体受到严重损伤,小明的爸爸因为好奇吸毒,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最后因为吸毒被警察抓了起来,警察叔叔告诉小明他爸爸的体重现在是80斤,小明的爸爸以前是160斤,问小明的爸爸的体重因为吸毒减少了多少斤?

这是一道对学生进行吸毒危害教育的应用题,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能够同时学习到吸毒是有很大危害的,不仅对家庭有很大危害,对身体健康也有很大危害,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树立拒绝毒品的观念。

例4 我国最高山是珠穆朗瑪峰,有8844米高,泰山是我国另外一座著名的高山,有1524米,那珠穆朗玛峰比泰山高多少米?

这是一道简单的应用题,通过题目学生可以了解到我们国家的最高山峰,激发和引导学生要热爱祖国。

例5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解放军战士们为取得最后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解放军战士在一场战斗中歼灭敌人100人,自己伤亡的人数是歼灭敌人的一半,问解放军战士伤亡多少人?

战争是残酷的,每一次战争的胜利都是用生命换来的,通过此题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抗美援朝的历史,而且可以通过数字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这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通过这样的应用题题目,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以上几个例题我们可知,教师在出题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将历史、地理、文化等内容嵌入到应用题的教学中,让应用题题目在给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向学生传递历史地理文化知识,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德育教育。

(三) 重视主动探索精神

主动探索精神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科学规律的主动探索,人类的科技和文明才得以快速发展,社会才得以不断进步,教师要努力保护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对一个题目能提出不同解法的学生要有奖励,这样能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有助于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因为有自信心的人更容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保持足够的后劲。相反,如果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受到了教师的打压,学生有可能会失去学习的兴趣,继而影响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形成错误的认识,比如,自己没有学习的天分,自己没有学习数学的天分等等,其实,只要他有足够的信心,保持自己的探索精神,大部分人都能搞好学习。

(四) 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开展教学

学生是以自由学习理论为指导来开展的课堂的中心,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来开展,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在现有的教学活动中,考试几乎是评价的唯一手段,德育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很难用试卷去量化评估。德育的评估,唯有学生自己可以进行,这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需要相互尊重,不管是积极的情感或者是消极的情感,都需要相互尊重,只有学生看到老师懂自己,学生才能认同老师所表示的观点,包括老师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成功地完成德育的渗透。

四、 结束语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学识的人。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其他课程和未来数学的学习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对德育的渗透。自由学习理论适合指导德育教育,改变学生思想品德,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世界观,只有学生自己能做到,教师需要做的是在平常的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接受和认同正确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孙云莉.国内自由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8(10):244-245.

[2]权坤丽.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3]欧阳鹏,胡弼成.家庭德育: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基[J].大学教育科学,2018(4):11-17.

[4]李星云.论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6(29):137-140.

[5]代丽君.探析小学德育教育与教学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5(9):33.

作者简介:

周静,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石排小学。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小学数学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