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过学生“说题”培养高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的能力

2019-12-04 01:46周宁星
考试周刊 2019年76期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说题学习能力

摘 要:解题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但经常出现讲过的题学生不会做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学生对讲评过的习题缺乏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没能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导致习题讲评收效甚微。要提高习题讲评的效果,就必须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会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对习题的解题方法、思考过程和知识的应用进行反思,从而提高解题能力,进而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说题”是培养高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学生“说题”;反思性学习;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学习数学离不开做题,所以习题讲评是巩固学生数学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都会有同样的困惑:有些题目讲过多遍,但学生在考试时仍然出错甚至不会做,很多学生也会产生同样的疑惑:有些题目教师讲评时能听懂,但重新再做时却不会做,究其原因是很多教师讲题时经常是直接给思路、给答案,学生过多地依赖教师,在教师的引导下,听懂了教师的思路,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未抓住题目的本质,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掌握,这就造成了学生缺乏反思意识和能力,没能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导致习题讲评收效甚微。要提高习题讲评的效果,就必须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会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对习题的解题方法、思考过程和知识的应用进行反思,从而提高解题能力。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也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所以反思性学习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高中数学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数学习题讲评中加强数学反思训练,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习题讲评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學生的学习能力呢?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实践的效果,笔者认为让学生“说题”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说题”来培养学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 什么是学生“说题”

笔者认为学生“说题”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对题意的理解、分析,解题的思路、方法、过程以及对习题考查的知识点、对习题的评价等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 学生“说题”的意义

(一) “说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经历直观感知、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含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学生通过“说题”,将析题解题的整个过程进行反思、重组、消化,并转化成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对知识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从根本上掌握相关知识,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 “说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要进行“说题”,就必须对题目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对习题进行再加工,从而把原本未掌握或掌握不到位的知识慢慢加工纳入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三) “说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说题”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转变了学生的依赖心理,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说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勤于动脑、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而且在学生的“说题”过程中,学生需要组织恰当的语言对整个解题过程做出表达,所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可能研磨出更多、更巧妙的解题方法,教师若能及时捕捉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说题”能让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做到因材施教

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不尽相同,所以对解题的理解程度、知识的欠缺之处也不同,若按传统的教师“包办”的习题教学方式,教学便缺少针对性,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说题”,教师能及时了解到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把握程度、思维的偏差以及学习相关知识过程中的困惑和不足,便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从而提高习题讲评的有效性。

三、 学生如何进行“说题”

(一) 提取有效信息,说审题

解题首先要阅读题目,提取题目中有效的信息,所以“说题”的第一步便是让学生翻译题意,说清已知条件和所要求的问题,挖掘出隐含条件。

(二) 分析考查内容,说考点

解读完题意后,分析题目考查的内容,说出涉及的知识点。

(三) 展示思考过程,说思路

分析考点后,让学生说相关知识与题目的联系,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这一问题,即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说明解题思路。

(四) 理顺解题思路,说步骤

梳理整个思维过程,有条理地说出解题步骤。

(五) 总结解题方法,说反思

回顾整个解题过程,反思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和已知条件解决问题,并反思对知识点的应用是否准确、是否忽略了隐含条件、思路是否准确、解法是否可以优化等,并分析易错之处及如何避免掉入易错点的陷阱。然后反思此类题型是否都可以按照这一做法,从而总结出这一类型题的解题套路。

(六) 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一题多解,也可对题目进行适当的变式或对结论进行推广。

五、 学生“说题”的注意事项

(一) 选题要因人而异

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选择合适的题目让学生“说题”。学困生应以基础题为主,这样才能让学困生通过“说题”掌握基础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自信心;优生在确保掌握基础题的基础上适当“说”些提高题,这样才能有一定的挑战,让优生“吃得饱”。

(二) “说题”步骤要规范

在“说题”实施的初始阶段,因为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还比较陌生,所以很可能出现学生不愿说、不会说、不敢说的情况,所以教师要规范“说题”的步骤,让学生按照固定的步骤开始“说题”的训练,并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克服怕说错不敢说的心理,大胆说出自己对习题的理解。

(三) 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激励学生

对学生“说题”的表现,教师应给予鼓励性的客观评价,精准及时地捕捉学生“说题”过程中的亮点,及时进行肯定、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才能激发学生“说题”的兴趣,充分发挥出“说题”在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上的作用。

(四) 注意教师在学生“说题”中的引导作用

虽然“说题”的主角是学生,但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思维出现阻滞的时候,教师应适当地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点拨方法,为学生“说题”指明方向。

六、 结语

综上所述,让学生“说题”是培养学生进行反思性的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不断探索提高学生“说题”能力的方法,让学生在“说题”中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贾婷婷.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说题活动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影响[J].新课程(中学),2016(6).

[3]潘振南.浅谈中学生数学“说题”活动[J].学苑教育,2015(13):49.

[4]郑寒御.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说题的尝试与反思[J].基础教育论坛,2014(13):47-48.

作者简介:

周宁星,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常山中学。

猜你喜欢
反思性学习说题学习能力
一题多变之有效说题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说题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运用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在“说题”中学习,在“说题”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