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正确率的有效策略探究

2019-12-04 01:46包春梅
考试周刊 2019年76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准确率教学

摘 要: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着学生计算能力低,速度慢,正确率低等问题。本文主要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活动分析,统计了学生计算题目的正确率,对学生计算率低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且依此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增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对于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进行纠正解决,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对比性的运算训练方法,积极地对错题进行分析总结,增强学生对计算的理解能力。

关键词:计算能力;准确率;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也需要教师的科学评价。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所以教师更需要把握好对学生评价的本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对学习成果和学习水平的关注,还要时刻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对于在数学活动中出现的情感和态度等问题也要学会注重,数学知识的掌握才是整个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基石。衷心希望相关部门需要更好地进行组织、引导和管理,增强这一部分的教育,才可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一下小学生计算率低的主要原因和提高策略,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一、 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状况分析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来说,计算教学这一部分是一个重难点。数学计算教学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都特别清晰,很好进行检测。它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内容很死板化,计算流程也很固定。因此大多数学教师都认为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就是计算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中的每一个具体步骤都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易错点和格式问题等都要着重强调。但是由于这些步骤太过于明显,使小学生极易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导致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也就是学生认为自己会算了,教师也认为学生会计算了,然而在最终的作业和考试环节中却频频出现问题,这就是因为教师没有重视计算教学的过程。

二、 小学生计算准确率低的主要因素

(一) 视觉失误

小学生在计算的时候,经常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就导致他们对题目的观察不够仔细,从而出现用错运算符号,数字等视觉失误。

(二) 强信息干扰

在每个人的大脑里面都存在强信息干扰,而且遇到相似内容的时候,原来的强信息就会被激活,从而对人们思维产生影响。例如25×4就属于强信息,但是很多学生在计算1200÷25×4的时候,会得出结果12。

(三)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性质、定律和概念等计算的基础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把这些知识点全部掌握牢固,这样才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使用,从而完成简便计算,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提高计算题的准确率。不过有的学生无法对乘法分配律做到很好地理解和使用,例如在53×23+47×23中,就会错误的计算成(53+47)×23×23。

(四) 不良的心态

学生在计算中主要会有两种不同的不良心态,其中一种就是对题目存在严重的轻视,缺乏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更不必说对其进行检查分析了。第二种是觉得有些难度,认为比较枯燥,难度大,从而导致正确率很低。

(五) 存在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不仅会对学生起到积极作用,也会有消极作用。学生思维定式一般都表现在固定的思维模式上面,那么在使用一些新的计算方法的时候,就会产生干扰的作用。例如在使用小数加减法的时候,一开始会有一些学生使用相同数位对齐,而不是小数点对齐,只是把末尾的数对齐,这样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三、 增强小学数学计算准确率的具体方法

(一) 注重学生对计算兴趣的培养

教师想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找到计算教学中会影响学生兴趣的因素。经过相应研究可以发现,影响学生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七个。第一个是趣味因素,这需要教师更好的研究教材,找到其中的趣味因素,还要选择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第二种就是教学的新颖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点,构建一个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提出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他们产生新奇的感觉,最终主动学习。第三种是探究的因素,也就是需要教师营造一个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并在其中获得满足,保持学习的兴趣。第四个是好奇因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设置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第五种是成功的因素,学生在学习中如果获得了成就感,就会想要一直学习下去,自己制造成功的经历。第六种是活动因素,这需要教师构建有实际教学工具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内容。第七種是和谐因素,也就是教师给学生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环境,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 使用正确的计算方法

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学生就必须要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对运算法则和算理的强化使用。对于这一点,教师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必须要更好地使用法则和算理,并把它们当成课堂的重点,让学生可以清楚掌握法则和算理,从而使用具体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计算练习。

例如在使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时候,针对其中出现的17÷4这道题目,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知道这个计算的根本是要想出17里面有几个4相加。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摆小棒的方式,让学生把17个小棒,四个分成一组,得出可以分成四组,剩下一个。然后再引导学生使用乘法或者加法的方式,把这个过程表达出来,总结出最后的计算过程。通过细致分解,就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算理,从而为提高计算准确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

估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数感,在计算教学活动中,估算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在进行计算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逐渐地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引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和检查的习惯,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其中一些偏差,降低出错的可能,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能力。

例如现在经常使用的验算方法有:交换加数的位置进行相应的加法验算,或用加法来验证一下减法是不是正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的时候,还要比较余数和除数的大小,检验被除数和除数乘商加上余数的和是不是相等,通过这些能够使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得到有效提高。比如在计算350÷25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得数大概是多少,几位数,保证学生最后的结果不会差太多。又比如在计算1000-(37×2)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计算之后,让学生反过来验算一下,用得数和括号里面的数相加,看看是不是一千,这样就可以保证其正确率。因此教师要更好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帮助他们养成相应的习惯,从而为以后的计算学习打好基础。

(四) 设置错误备忘录,及时进行反思

在相关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所以教师可以在进行数学评价过程中设置一个错误备忘录延续评价,这样不仅仅提醒学生,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这个备忘录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复习备用本,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复习中就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好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提供反思的平台,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例如有的教师经常说某个学生非常聪明,但是计算正确率却很低,不是计算知识上出了问题,就总是会有六九四十五,四八三十六这样低级、简单的错误。每次批改作业的时候,耳边总是响起学生懊悔的声音:我知道怎么做,只是写错了。那么教师就可以给他准备一个错误备忘录,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复记录,这样他们就可以增加他们的记忆,减少这些简单错误的出现,同时也可以更好去进行反思,提升自己对题目的感悟,获得能力的提升。

(五) 编写顺口溜儿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数学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持续,所以教师要使用更加多样化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例如学生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编关于除法的顺口溜:小房子造起来,被除数住进来,除数站在门外面,商要站在屋顶上。又比如在学习“表内除法二”的时候,相应的就可以编写一个乘法口诀求商歌: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啥商就啥。这样学生不仅仅会很感兴趣,也会记忆得更加牢固,从而提高了计算正确率。另外教师在给学生进行知识点总结的时候,也可以使用编写顺口溜的方式,这样也可以提高计算正确率。当总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就编写了:除法竖式四步法,一商二乘三减四比。其中一商就是试商,二乘就是除数和商相乘,三减就是被除数减除数和商相乘的积,四比就是比余数要比除数小。当学生理解了每个部分的意思之后,就会更加方便进行记忆和理解,从而提高了计算的效果。

(六) 巧妙使用激励的语言,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小学生处于特殊的发展阶段,他们特别希望可以得到身边大人的认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尽可能鼓励学生,少批评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独特的闪光点。特别是一些后进生,教师要多关注他们,给他们出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只要他们回答出来就立刻鼓励他们,让他们收获成就感。教师经常使用语言激励的方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对计算产生兴趣,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七) 注重作业批改

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在批改的时候,也要先看看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如果全部都正确了就做出评定,如果有错误也不能批评学生,而是要耐心地告诉他们哪里出错,为什么出错,以及如何进行修改。等到他们全部都修改正确了,再进行批改。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自己去检查自己的错误,引以为戒,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下,教师自身要认识到数学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脚踏实地去进行改进,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不断提升自己。教师需要找出学生计算准确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使用科学有效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实现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金富.彝族农村小学生数学计算思维差异研究[J].初等教育,2017(10).

[2]杨亚萍.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J].初等教育,2018(2).

[3]孙依云.计算教学如何帮助学生明白算理[J].初等教育,2013(7).

[4]陈晶.简论“小数乘整数”教学实践与思考[J].初等教育,2018(6).

作者简介:

包春梅,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连城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准确率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