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数学概念预习中的作用探究

2019-12-04 01:46张有花
考试周刊 2019年76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

摘 要: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主学习与前置性学习有一定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前置性预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自主学习又是前置性预习的拓展和延伸。而把微课应用于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教学手段,既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概念微课;自主学习;前置性预习

当前很多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课上,习惯于将概念直接写在黑板上,列出注意事项,把要点和考点灌输给学生,然后通过做题巩固概念,这种方法直接简单却导致很多学生不能真正地理解概念。久而久之,学生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养成不愿动脑思考的习惯,思维受到限制,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认为数学概念教学应放在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形成过程以及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上,而学生的学习应该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下面谈谈我的一点浅薄的看法:

一、 与被动接受相比自主学习优势更多

首先,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越细、越深、越多,学生就学得越累、越苦、越烦。长时间地被动接受,只会使学生更加难以消化,从而无动于衷。更不能“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这就好比拴着绳索的羊,长此以往,学生就缺失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而自主学习推崇“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做事有主见,学习讲方法;珍惜时间,擅长统筹安排;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善于交流与合作;能自觉地制订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自我监控学习过程;能主动选择学习策略,自我评价学习结果,积极创设最优化的学习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这些对一个人主动学习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贯穿人一生的事情,每个人一辈子取得的成就有多大,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主动学习能力有多强,能坚持学习多久。

其次,自主学习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定目标,定计划,可以主动掌握整个学习过程,自发、自觉地投身学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克服了最初的困难后,会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比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强迫下学多少知识更可贵。

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进一步保障自主学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学习者终身受益无穷。在坚持学习过程中还能使学生明确目标、开阔思路、增强想象力,从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另外自主学习还可以使学生走出书本,勇于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后,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一个自信的人,总是会精神饱满地去迎接挑战、战胜困难。通过学习自主学习,使学生在求学生涯中形成的强大自信,在各种竞争中抢到资源,才能比竞争对手强,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长盛不衰。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你真棒”,而是“我愿意”,可见自主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

二、 自主学习与前置性预习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弱化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强调把一切学习的权利交还学生,那么前置性预习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机会。这不仅仅使学生养成了预习的习惯,而且通过自主的学习和交流展示,构建学习组织,让学生增强合作意识,获得成就感,体验学习的乐趣,从中获得恒久的学习动力。

与自主学习相比,前置性预习目标性更强,形式更加多元化,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先学”再“后教”。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区别也有必然的联系,具体来看,相似点是自主学习与前置性预习均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提前学习的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与前置性学习均强调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便利。差别是:自主学习强调“自立”“自为”“自律”,学习的时间确定性不强,而前置性预习强调时间的提前性,这种提前性为课堂学习做了准备,同时获得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自主学习以自学为基础,目标的设定不强,而前置性预习是在学生本身拥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下设置的目标,目标设置相对明确;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有意识的学习,而前置性预习是一种目标明确的自主学习,以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为基础,学习内容相对丰富多元;自主学习注重学习的自主性,而前置性预习更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会获得一种愉悦、成功的学习体验。当然自主学习与前置性学习有一定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前置性预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自主学习又是前置性预习的拓展和延伸。

三、 微课在高中数学概念预习中的作用

在一节示范课上,为了更好地展示《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第一课时,我把用《几何画板》展示指数函数的性质这部分内容录制成微课。课堂上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我先给学生观看了一则关于GDP变化的新闻,并给了一个大家熟悉的细胞分裂问题,通过两个例子让学生体会数学模型其实就来源于生活,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了课题并归纳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形如y=ax(a>0且a≠1)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为了深化定义我从三个方面設计了问题:(1)形式,即系数的特点;(2)a的范围;(3)函数的定义域。可以说学生没有什么疑虑。接下来是本节课的关键环节——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当然只能选择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论证了,先指导学生按:列表→描点→连线,画出y=2x,y=12x,y=3x,y=13x的图像,并观察图像寻找它们共同的性质。有些学生还能说出点所以然,有些学生眼神中流露出诸多困惑,对此我没多说什么,想让学生在困惑中体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所以当学生在理解透与不透间徘徊时我点开了早已准备好的微课,学生静悄悄地听着微课似乎有种雨过天晴的感觉,看着孩子们的笑容我放下了心,还有种莫名的满足感。

下课后,没等到听课老师完全走出教室,学生都一拥而上和我分享本节课的心情:几个调皮的学生一个劲地喊:“老师课件里怎么有你的声音?”我告诉他们这是将《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制作成微课,学生纷纷夸赞我技术“高明”,这种方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直观化,讲解简明精炼,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从此,我深受启发,拿《几何画板》与flashplayer作工具,做了对数的概念、对数函数、幂函数,用来进行课前预习,效果很不错。于是我尝试制作高中数学概念微课,并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来完成前置性预习,利用当堂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概念的了解程度,再利用每周的周检测了解学生对该知识延时的掌握程度,从而了解利用微课是否能帮助学生理解高中数学概念。

通过一学期的实验,发现就一节普通的数学课而言,有了课前的概念微课,学生基本能理解概念、读懂例题,会解大部分课后习题,还可以进行拓展性学习,了解知识的生成过程及延展方向。实验一年以后学生基本都明确学习目标,并能在预习的过程中始终按照既定的目标来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效果大大提高。问卷调查也显示,学生对微课式预习的满意度高达97%。

目前,高中学生普遍感觉数学难,数学概念抽象难懂。传统的数学课堂只靠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有时老师带一把尺子,在黑板上画画图,然后把抽象的概念一讲,让学生记住,这样单调的教学模式,使很多学生对数学望而却步,从心灵深处对学习数学产生恐惧。新课改避免了老师简单的罗列,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更不知抽象概念的奥妙,而概念微课能弥补新课程标准中的这些不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它的优势在于: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承载形式,用以讲授单一知识点或者突破某个教学问题。微课又有教学时间短,能够讲解学生的某个疑问;微课的内容可以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阅和修正,还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去学习;微课还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并能够保证是自己带着兴趣和愿望去学习等特点。因此微课是课堂学习的一种补充和拓展,是学生课外延伸和扩展学习的最好载体。微课作为授课的素材,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前行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资料。

而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有可以看视频的手机,教室里都有电子白板,因此只要教师能将数学中一个个难以解决的概念用微课的方式展示出来,一方面可以节省课堂展示时间,缩短操作过程,使课堂更加紧凑流畅;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更主要的是学生可以自由支配时间观看、反复观看、自主学习、深入了解、查漏补缺。

总之,我认为,在新课改理念下,前置性预习的好坏决定了课堂的有效性,因此,只有有效的前置性预习才能游刃有余、百战不殆。而把微课应用于高中数学概念预习中是一个很不错的手段,既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范文虹.新课程理念下的自主学习[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

[2]叶发育.浅议自主学习的教学优势[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08.

[3]吕健雄.浅谈微课在“Hibernate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2014.

[4]王新波.实践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优势[J].才智,2009.

[5]數学史融入数学概念教学的案例剖析[J].数学教学研究,2008(2).

[6]艾悠悠.自主学习的重要性[J].简书,2018.

[7]李嫔.基于微信平台的自主学习现状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8.

作者简介:

张有花,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宁夏固原市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