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旁骛快乐美工心飞扬

2019-12-04 01:46张文婷
考试周刊 2019年76期
关键词:美工区发展策略幼儿教育

摘 要:美工区游戏教育在当下仅仅作为针对现代集体灌输式教育的一个课余补充,因而其发展历程也处于最初步发展的阶段,教育方向仍然离不开应试教育的传统,并不能有效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材料配置、环境处理等方面亦有一定问题。文章针对美工区游戏教育的缺陷,站在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立场,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从当下美工区游戏幼儿教育的普遍实际情况入手,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让美工区游戏在幼儿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美工区;幼儿教育;游戏规划;自主学习;发展策略

一、 美工区游戏的现状

(一) 计划决定一切——美工区游戏主题依赖于教师

美工区游戏的主体活动者明显是幼儿受教育者,然而受传统观念认为,幼儿对世界认知的不全面以及个体心理的尚不成熟决定了美工区游戏的决策者需要由教师来担当。这样的传统观念原因充分,理论也看似成熟,但是这样的决定却违背了美工区活动开设的初衷:让幼儿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一主旨重在强调幼儿的自主独立性1。这样一来,美工区游戏主题依赖教师则是有待商榷的理论。况且当下长期由教师来担任决策者,则会有许多墨守成规的举措:

其一,美工区游戏主题的选取依赖于学校的宣传策略:如今教育市场上,大部分幼儿园都会有与政策相关联的主题宣传,而这类宣传大多偏离实际应用与教学宗旨。而相应的,教师出于繁重的工作考量以及传统套路影响,美工区游戏的主题往往会依附于幼儿園的主题。

其二,美工区游戏内容的确定依赖于课堂教学的延续:美工区活动虽然被定义为独立于课堂教学之外的活动,但有时也免不了对教学活动的依赖性,或者说成为课堂教学,特别是美术课堂的课外延续。

(二) 模仿决定过程——美工区游戏活动依赖于传统模式

美工区游戏的进展常常离不开教师的指引与游戏教学,从这一点出发,幼儿在游戏中频频模仿教师也逐渐成为一种传统的游戏进行模式,经研究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是传统观念中对幼儿未成形的思考回路的不信任,同时也是出于对幼儿的习惯性保护,教师往往会选择对幼儿伤害最少的游戏模式,或者选择某种游戏模式之后并不撒手,错误估计幼儿完成任务的能力,因而倾向于在一旁指导;或者在游戏一开始设定较低的,没有挑战性的目标,以便于大家能够整齐划一地完成游戏。这是教师对幼儿动手实践不信任的表现。

其二是我国教育的通病:整齐划一。虽然孔夫子在千年前就提出过影响深远的“因材施教”的观念,但是基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的特点,幼儿教育的总体方向往往不可避免地朝向一刀切的教育倾向。这一点反应在游戏活动中尤为明显:教师为了整齐划一的游戏进程往往要求幼儿机械地模仿自己,比葫芦画瓢地进行着游戏过程,这样形式化的美工区游戏大大地减损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 过程决定时间——美工区游戏匮乏自主评价系统

在众多的美工区游戏中,教师们所注重的总是聚集于一个焦点:幼儿在其中的享受过程,却容易忽略在游戏中比享受更加具有教育作用的一方面——评价系统。

其一表现在教师对幼儿游戏过程表现评价的缺失。游戏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积极参与指导,但却很少提出要对游戏过程进行一定的评价。这大多是因为教师对美工区游戏的重视程度不够,有时只把它当作幼儿的玩耍或者是课程的附庸,评价系统尚未形成,何况自主评价呢。

其二则是评价的不足:或者老师在某些时候想起来评价的重要性,却也只局限于教师对儿童的单方面评价,幼儿则处于一个相当被动的位置。

二、 环境创设的自主性考量

(一) 游戏桌椅摆放问题

幼儿精力比较旺盛,有时并不能很理想地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来进行一些美工游戏如绘画手作DIY等,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宽敞的场所以及开放式的朝向即是必不可缺的了:宽敞的场所是为着幼儿游戏活动中能够有充足的空间来容纳众多的桌椅以及活蹦乱跳的孩子;桌椅开放式的布置则是对于幼儿的安全考量,幼儿体型娇小,看似所需空间不大,但实际上也正是因为这样,幼儿的肢体伸展很大程度上要比成人放得开,因此也需要开放式的桌椅布置来避免幼儿之间的碰撞。

(二) 环境氛围布置问题

文学作品中不乏用环境来烘托背景氛围,塑造人物形象,描绘人物心理之类的手法,环境在其中确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不仅仅是在文学作品中,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氛围更是发挥着出人意料的影响力。

1. 背景墙的装扮也应该更加靠近孩子的视角:或者直接采用幼儿们在美工区游戏的作品,或者直接以此为题让孩子们在墙上尽情涂鸦,教师们在其中则充当引领与指导的角色,有意无意地引导幼儿有组织地进行任务,同时让幼儿们自己培育出集体荣誉感以及集体自豪感,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自信与信心。对一些效果不是那么闪亮的画作而言,教师们可以选择在装裱工作上大下功夫,再在画面上进行一些微加工。这样富有感染力的设计也能够吸引幼儿的创作欲望,同时提高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美工区必备——幼儿作品展示台。从哲学角度来讲,人类的五种基本需要里面就有着被人需要的需要,这样的理论幼儿同样适用:他们同样也想要自己的思想与实践的结晶,即他们的作品来得到他人的表扬与赞同。美工区为游戏方面的考量应该设计一块展览牌,顾名思义的,专门用作幼儿作品的展示;同时为了更好地展示效果,也为了锻炼幼儿们自主的自我审查能力,多层的立体架也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如此一来,美工区的环境优化了不少,美工区游戏的主题也随之丰富,而这一切都倒向对幼儿自主学习兴趣的引导。

三、 材料投放的自主性考量

(一) 材料的选取

在美工区游戏中材料的提供应当人性化地贴近幼儿的阶段性发展。幼儿相较于其他发展成熟的社会人士而言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以及可塑性,在其生长发育的初期其发展变化也是相当可观的,因此材料选取需要提供富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取向,以满足不同动手能力水平的幼儿的发展需要,以此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纸张、彩带、鹅卵石、各色金粉罐、扭扭棒、鸡蛋托、塑料瓶、砖头、瓦楞、牙膏盒、扭扭棒、卷筒纸芯蛋壳、鸡毛、塑料编织网等。

(二) 材料的更换

活动形式的千奇百怪决定了游戏材料的不足与缺乏,就算是某地材料如何丰富,也只能说是相对而言,因此材料丰富性的需要及时地根据幼儿的发展倾向以及相对应的教育意义来及时更替;一般的,贴近生活实例的具象化物体对于对这个世界认识尚浅的幼儿来说是比较接近自己认知,相较而言容易理解的物品,或是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雪、月、花,或者有而更为喜欢的玩具或食物,这些物象元素都是值得拿来提供的游戏材料。普遍的,幼儿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会格外珍惜,并更加乐于去继续探究相关事务。

(三) 材料的收纳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幼儿区域活动的持续开展,材料的消耗也是不容小觑的情况,单一的依靠学校购买或发动教师、幼儿、家长偶尔收集也根本不是长久之计,如何缓解材料来源压力,让材料的投放持续而又稳定,让区域活动的开展不停留在浅表层面,我认为增强教师、幼儿、家长的收集意识尤为重要。特别是幼儿是幼儿园的主体,需要增强幼儿的收集意识,如何让被动地完成任务式的收集变为主动的具有主人翁意识的收集。

我通过以分組的形式进行分类整理和学做标识来解决这一重难点,也许这种形式比较常见,而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让幼儿灵活根据所收集的物品形状、外形特点等进行选择合适的收纳工具与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整合了幼儿以往生活中的整理收纳经验,发展了幼儿交往协商能力,并通过在移动柜上展示收纳成果,将大家的收纳情况一一展示在孩子们的面前,在生生互动中丰富收纳方法,体验分类整理后所带来的整齐与美感,从而较好地达到目标中的增强幼儿的收集意识与分类整理能力。

四、 活动内容的自主性考量

(一) 自主商讨感兴趣的游戏内容

美工区域的活动内容要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可将活动内容决策权交给孩子,让幼儿自己来做小主人商讨游戏活动内容。1. 小组商讨式根据近期主题活动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商讨,各组说出想玩的内容和形式,排列出玩的先后顺序,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即为本次开展的游戏内容。2. 随机兴趣式所谓随机,即自发式的,随意性很强,没有事先的目标约定,某一时间里幼儿产生出一些有兴趣的想法和新玩法,此时教师应顺应幼儿兴趣来开展活动。

(二) “促进幼儿发展”的美工区评价艺术

教师要多用鼓励的方法,发现和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使幼儿对自己的才能产生自信。其次活动区评价还有助于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激发孩子再创造的欲望。请幼儿来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效果会更好,不但使发言的幼儿获得思考后的提升,而且被评价的幼儿得到同伴的认可和鼓励他们也更快乐。管理者应当重视活动区后的评价活动,因此在每次幼儿绘画活动中有目的地观察,之后找出几幅有评价价值的作品请幼儿来评价。如:这幅衣服的装饰画作品,提问:“你喜欢这幅作品的什么地方?为什么?”有的孩子们说:“这件衣服的颜色运用的很漂亮,渐变色的运用给人的感觉很柔和很舒服。”“我喜欢这件衣服的对称花纹”……当请幼儿想想这些作品怎样修改会更好看时,孩子们说:“他的花纹有些单一,如果在多些变化就更好了,可以是不同的花朵用来装饰,”“他的花纹装饰得太满,可留有一点空白也很美”……在肯定了孩子们的评价意见后总结时,先称赞衣服做得很漂亮,但也有一些不足,请小朋友们搜集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明天来进行装饰。

在评价中孩子不但懂得欣赏他人、学习积极地评价他人,而且在评价的过程中很好地理解和内化所学美术知识。同时教师的参与评价更进一步深化了幼儿下一步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五、 结论

美工区良好的活动氛围不光是舒适合理的空间,还有整个区域的艺术氛围。背景创设的艺术感染力;幼儿作品展示的新颖性;材料投放的科学性、多样性;幼儿选择游戏内容的灵活性以及培养幼儿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这样孩子们的自主权才能得到发展,充分体现出主体性。

文章针对美工区游戏教育的缺陷,站在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立场,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总结出分别从环境、材料、内容三个大方向来树立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望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田晓莉.浅谈幼儿美术区活动中的隐性指导[J].教育,2016(3):15.

[2]丁嫦珏.以情促美,寓美于情——浅谈基于情感的幼儿美术活动指导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4(4):178-179.

[3]奚晓珠.浅谈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美术区域环境的创设[J].新课程·上旬,2013.

作者简介:

张文婷,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千灯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美工区发展策略幼儿教育
美工区废旧材料再利用培养幼儿创造能力
对幼儿美工区活动的正确引导
“轻、简、自、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巧用废旧材料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