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考试中的“少教”与“多得”

2019-12-04 04:06方志诚
考试周刊 2019年80期

摘 要:语文考试有其本身的规律,我们应该合理掌握“少教”与“多得”之间的关系,作文技巧少教,注重阅读层面的多得,考试便能得心应手;现代文学作品“少教”,力争在文言文层面“多得”,便直指考试“七寸”;课堂之上答题练习的内容“少教”,力争在语文核心素养层面“多得”,学生的考试便多了几分保障。“少即是多”是芬蘭教育的解码,也是轻松考试的旨归。

关键词:语文考试;少教;多得

语文考试牵扯着每一名教师与学生的心,学生最终的学落实在应试成绩上,由应试决定相应的去向,而我们最终的教也落实在应试成绩上,由应试判别我们教学的优劣。由此可见,考试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由于受到种种原因的制约,我们一味强调做大做强考试,方方面面纤毫毕现,加班加点宁滥毋缺,教师学生压力巨大,陷入死胡同,师生失去了教学的兴趣,其结果必然是不理想的。然而,在语文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其实有窍门,那就是合理掌握“少教”与“多得”之间的关系。就此,笔者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简要谈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 作文技巧“少教”,注重阅读层面的“多得”

写作一向是高中生语文学习的老大难问题,我们一线教师也常常热衷于传授所谓的作文技巧,譬如开头如何开始,中间如何行文,结尾如何收尾。如果腹中没有相应的诗书,脑中没有对应的素材,心中没有孕育相应的情感,生活中没有相应的体悟,那么,仅仅只有这一些技巧又能解决什么问题?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笔者认为,除了在议论文教学中需要传授相应的结构模式外,其余的时间应该培养学生在阅读层面的“多得”。

(一) 多多阅读经典作品,提升自身的思想认知能力

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与归属应该是培养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而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必须依靠阅读。徐飞老师曾在《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一书中谈及读书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撇开这样的核心旨归不谈,却热衷于传授技巧,岂不本末倒置、贻笑大方?

学者宋钢先生曾在《六朝论语学》一书中谈及:所谓的经典,不就是指反映了人类的共同思想与情感,并且经久不衰地反转过来作用于人类自身的那些或让人感动或让人沉思的作品吗?这样的作品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阅读这样的经典作品,感悟作品中深邃的思想、优美的语言、深沉的情感、丰富的情节、难以历数的动人故事,难道不是对自身思想认知的丰富与提升?

当学生阅读经典作品时,也必然反转过来促进教师的思考,教师凭借着多年的求学与教学经验,在闲暇之余,也一定能更加深入地阅读那些非功利作品,从而培养自身的思想境界与教育情怀。当教师的水准提升后,他就能更好地感染与影响学生,学生亲其师自然信其道,与老师一同深入阅读人类历史上的经典作品,甚至课下还能做交流,从而密切师生学术情感,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多重收获,与年轻的生命交流、与经典作品交流,人会变得异常澄澈,这时就跳出了教学转轴的负荷,再去研究应试、考题,便会产生很多的灵感,在灵感的驱动下,我们的判断更加精准,择取更加智慧,从而在考试的层面上积累更多的有益经验。

(二) 注重从宏观大局把握作品内核,从微观细节感悟语言

经典作品俯拾即是、举不胜举,面对卷帙浩繁的经典,我们要学会从宏观大局把握作品内核,从微观细节感悟语言。也就是说,每一部作品、每一篇文章,它们的内核是相对固定的,也就是作品的核心解码,究竟要表达怎样的意思,传达怎样的情感,说得通俗一些也就是作品的主旨。如果我们一目十行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质量把握住作品的内核,那么我们就在最大限度上掌握了这一部作品、这一篇文章,让我们甘之如饴、喜不自胜。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吸纳那些优秀的语言,经典作品承载着人类的共同思想,而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由于经受历史考验的人类思想往往深邃博大,因此,作品中的语言就成为人类学习的典范,具有相当大的学习价值,我们应能在把握作品内核的同时,深入细致地感悟作品语言并进一步吸纳那些优秀的言语,成为自己语言场中的一部分。

(三) 及时转化阅读成果,变成考场成果

当我们把路子走对时,我们就轻松了一大半,此时,考试就成为阅读的副产品,也就是说,当我们很好地吸纳了阅读的成果,我们就有了自己的素材库与言语场。在考试的时候,只要能合理地转化,就能够成为考场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利器。我们在平时阅读的时候,应该有这样的意识,读到好的素材、感悟到优美的语言、悟到深沉的思想、结合生活产生深层次的体悟,我们都要及时地转化,把他们变成自身的干货,在考试的时候,根据具体的环境与考题合理发挥。

以上便是在作文层面的“少教”与“多得”,我们要学会少教应试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在广阔的阅读天地当中去吸收能量,从而更好地锻造自己,不仅是自己的思想、学识、境界、情怀,更有阅读的副产品,合理转化成考试的利器。这样的做法真是水到渠成,轻松自然,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选择一条轻松高效的道路呢?

二、 现代文学作品“少教”,力争在文言文层面“多得”

有学者曾经指出:会写毛笔字的人,一定会写钢笔字与粉笔字;反之,不一定成立。同样,能够读懂深邃的古代文学的作品,包括文言文与古诗词,乃至曲赋的人,一定能够读懂现代文学作品,反之,不一定成立。

我们平时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内容却是庞杂的,如果我们要面面俱到,很有可能蜻蜓点水、教之肤浅,学生则学之浅薄,不求甚解的教学是要不得的。相反,如果我们把古典诗文讲解透彻,学生能够得到系统而有针对性的训练,那么,当他们对中国古代优秀作品有了自己深入的认知后,必然能极大地增强他们的文言功底、夯实基本功,当他们再去阅读相应的现代白话文时,就轻松自得了。当然,也有人会说,一些现代文学作品也不好懂,笔者并没有否认这一点,甚至笔者认为由于现代文学作品语义的丰富性、答案的多元性,理解起来一定比单一的文言文要难得多,这里,笔者只是就考试而进行相应的讨论。

由于平时任务紧、工作压力大,学生学习任务也异常繁重,当我们同时面对文言文与现代文时,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文言文的层面,积极努力地破解每一个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并且在文言理解的层面上升到文学、人文、文化的层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去理解中国古代那些优秀的作品,重拾人类传统中那些优秀的文化基因。对于现代文,由于答案的丰富性,加之新课程改革后,答案的结构又呈现发散性,答题模式化要求有所降低,也就是对应试的技巧弱化,强化文本的理解。相反,当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文言文以后,当他们能够读懂深邃艰涩的文言后,再去阅读相对浅显的白话文就有了一定的基础,读起来就不会那么费劲,加上对生活的理解,对多元化的阅读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这样在答题的时候相对就能够获得高分。

因此,在现代文层面,在时间精力不允许的情况下少教,但并不是不教,少教更要好好教,选择那些真正经典的、内涵丰富的文本进行教授。同时,花较多的精力好好地教好传统的文言文,这样学生必然能有较大收获。

三、 课堂之上答题练习的内容“少教”,力争在语文核心素养层面多得

如今的高考更加重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所谓的核心素养是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层面的训练并不是靠练习题就能解决的,练习题在精选后只能作为辅助。对语文这门学科而言,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及增强学生的语文意识。

如果按照传统的语文素养来看,主要指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是指语文能力与语言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而如今的核心素养在语文素养的基础上更高了一层,至少在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层面做出了要求。我们知道,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让语文学科承担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重任,实则是对语文学科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此,如果我们仅仅重视几道习题的训练,而没有从根本上燃起学生阅读的激情、写作的冲动以及生活的感悟、个性的表达,那么我们实则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其结果可想而知。

笔者认为,面对当下的语文考试,首先要重视文言文教学,其次要重视作文教学,再者要重视诗歌、散文、小说、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的答题思路训练。在这些维度剖析的基础上,我们再增加一些习题训练,从“术”的层面巩固“道”的层面的习得,才是正道,才是章法,才是出路。

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历来为学界所诟病,笔者认为,关键原因是广大教师并没有洞悉教学的本质与规律,语文教学只有符合人的认知,应对当下的挑战与变化,并且在变与不变上下功夫,才可能产生真正的时效。那就是,传统的东西不能丢,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块,因为学生大多不能够读懂深奥艰涩的文言作品,或者也耐不下性子、静不下心来阅读这些文言作品,所以这个时候,老师就是最好的辅助。诗歌教学可等量齐观。至于,作文教学,比起那些云里雾里的技巧,更关键的是阅读积累、思考积累、写作积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渐渐提高自身的水平,从“道”的层面去透析语文学习。

在练习的层面少下功夫,尊重学科本身的规律,多在核心层面培养学生,这样的教学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皆大欢喜的效果。

四、 结语

语文考试有其本身的规律,只有摸清这些门道,我们才可能创造最优质的语文课堂。作文技巧要“少教”,注重阅读层面的“多得”;现代文学作品“少教”,力争在文言文层面“多得”;课堂之上答题练习的内容“少教”,力争在语文核心素养层面“多得”。芬兰教育的核心解密正是“少即是多”的理念,敢于断舍离,“少”才能“多”,这既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让我们在“少教”与“多得”的过程中享受语文,从而把枯燥甚至令人窒息的考试也变成一种享受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贡如云.语篇阅读教学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3]宋钢.六朝论语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徐飞.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方志诚,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