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下农村小学德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讨

2019-12-04 04:06李宇婷
考试周刊 2019年80期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德育影响

摘 要:全媒体时代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就当下的教育而言,学校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育更注重知识方面的教学,而忽略道德教育。本文浅略指出全媒体时代下农村小学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对于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也给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德育;影响

一、 相关概念

(一) 全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多媒体是指通过多种传播媒介,利用不同媒介形态将广播网络、电视网络、互联网联合在一起,实现电脑、电视、手机等终端的信息融合化接收,将信息传递给任何时间下任何地点的任何人。

全媒体时代的特征是媒体众多、渠道多样、相互融合,这都能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高便捷的信息服务和良好的学习体验。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我们不能抗拒,只能顺应并利用它为人类谋幸福、谋发展,全媒体时代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

(二) 德育的概念

按照教育大词典中的解释,德育是指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本文中的德育是指学校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 全媒体时代农村小学德育面临的问題

世界在变,教育也必然做出改变,社会无处不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呼唤着新的教育形式培养今日和明日社会经济所需要的能力。全媒体时代,学校德育特别是农村小学德育没有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改变,仍然面临许多的问题。

(一) 专门的德育教师紧缺,德育方式方法落后

农村小学德育教师多为“兼职”教师,没有专门的德育教师,此类教师缺乏思想道德理论知识,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方法,从而导致德育课程未能真正的落实。

当前农村小学德育课采用的方式还是较为落后的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的形式,缺少新颖的讲授方式,在多媒体时代,多媒体技术应成为不可缺少的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但是显然农村小学并没有做到利用多媒体或网络授课,这也是目前农村小学道德教育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 德育内容“城市化”,脱离学生生活经验

德育内容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道德教育,但是部分农村小学的德育内容完全依赖于课本,而课本更倾向于城市化,有部分内容孩子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接触不到,因此学生无法理解其内容,更别谈达到德育的目的。

将德育课程当做一般学科知识来讲授,注重道德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学校德育脱离个人德性生活,“德知”与“德行”存在“两张皮”现象。

(三) 多元复杂的信息导致学生价值迷茫

多媒体时代网络信息迅速发展,人类与网络的关系日益密切,面对纷繁复杂而来势凶猛的海量信息,学生的思维领地出现了价值混乱、精神困惑和人生迷茫的窘境,甚至一些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变得模糊不清,出现了以多元排斥一元、以相对主义抵制核心价值的去意识形态化的危险倾向,许多青少年彷徨在价值选择与道德抉择的十字路口。

(四) 德育主体膨胀,师道尊严受辱

独生子女的时代已经到来,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小公主或小皇子,在家中被宠惯的他们来到学校,自然不会把教师放在眼里,师道尊严受到抨击尊长之序,受到挑衅人伦文化身陷窘境,教师权力受到欺凌,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悄然超越了道德的底线,成为目无尊长目无规则的道德一类。很多农村学校的学生,他们尊重自己的班主任,对其他教师却不屑一顾,甚至暗地里辱骂其他教师,这些现象在农村到处可见,需要引起注意。

(五) 校园环境与德育分离

农村小学的校园的文化环境、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与知识学习紧密相连,而与道德教育分道扬镳,学生在学校里感受不到道德教育的沐浴,并且部分教师也未能做到以德树人,以至于学生出现道德矛盾和偏差。

三、 全媒体时代下农村小学德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 培养专门的德育教师,采用灵活的德育方式方法

1. 培养专门的德育教师

首先,学校必须把道德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其次,在农村德育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国家应加大对德育教师的培养,扩大师范院校中有关德育专业的招生,并用政策鼓励他们毕业后到农村从事德育教师工作。最后,对兼任的德育教师进行道德理论培训和学习,使之成为专业的德育教师。

2. 采用灵活的德育方式方法

首先,发展交往对话的德育方式。道德品质的养成不是一个单向传授和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在个体的实践过程中相互交往和对话的过程。对话式的德育课堂不仅是师生“共同做事”,不仅是“经验分享”,更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流”,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师生通过对话,共同创造一个更广泛的道德认识空间,创造出对于学生甚至是教师而言以前不为所见的新思想新作为。

其次,倡导“澄清—担当—智行”的道德教育方式,化道德知识为道德智慧,化道德智慧为道德人格,旨在促进受教育者道德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协同发展。

最后,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丰富多彩的画面、动人的声音,必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目标。

(二) 乡土化德育内容

德育课程的性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当前农村小学的德育内容具有城市化倾向,脱离学生真实生活背景,德育课程流于形式,由于地域原因,农村德育课程不能也不必与城市德育课程共享完全相同的标准,它需要以乡土伦理开发为起点,更好地发挥其培育有健全精神品格的乡村文化主体的重要作用。基于农村小学的德育内容,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进行。像我所在的小学每到闲暇季节,我们会组织带领孩子照顾村里的孤寡老人,帮助老人做家务,陪伴老人。在繁忙的季节,我们会带孩子参观、体验春种和秋收,让孩子看到、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粒粒皆辛苦。

此外,我们应以各项活动为抓手,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培养,在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寓教于乐、于情、于美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情感及三观教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办真灵魂教育”的教育目标。

(三) 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价值引领作用

全媒体时代下各种未经筛选的信息涌向小学生,从而导致小学生价值观迷茫,不知所措,甚至有些走向歧途。因此,学校应抓住全媒体时代这把双刃剑,变劣势为优势。

我们要大力度实现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水平,以此为手段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通过实时的学习与交互,实现我国青少年学生在道德认知教育上的技术转变。同时,农村小学可以利用互联网构建德育网络平台,通过平台联系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四方,平台管理者可以在平台上定时发布有关德育的相关内容,平台的构建,更好地实现了学校、教师、家长三方之间对于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合作。

(四) 家校合作抑制德育主体膨胀,重树师道尊严

对于德育主体膨胀的行为,学校必须与家长合作,抑制其不断膨胀,作为家长不应该过分宠溺孩子,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另外,作为教师,我们也应以身作则,身正为范,做好学生的榜样,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形象,让尊师成为全社会的一种风尚,大力增强教师的道德形象,以此形成教师对学生价值走向的牵引力、辐射力与建构力。

(五) 使校园环境与德育紧密相连

德育生态环境如同一位无言的教育者,是完整的思想道德发展过程和教育活动必然的参与者。

首先,优化教育的氛围,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可以利用校报、校园广播、互联网平台等宣传正确的思想,可以用榜样的力量来感召学生,特别是教师的榜样,如果每位教师都能为人师表,做学生心中的典范,那么学生们必定会效仿他们的老师,最终变成德才兼备的人。此外,大力宣传、采访典型的先进人物,用他们的事迹来教育学生。其次,农村小学必须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要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再次,改善校园精神环境,抓好校风学风教风建设。最后,创建高雅的学校物质环境,让学生一进入学校就受到德育环境的熏陶。

德育在小学教育体系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更是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因此,我们不能忽略道德教育,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大力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为祖国培养有德有才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萌.基于全媒体时代的小学生个性化教育研究[J].西部论丛,2019(3):154.

[2]陈东毅,张吉先,虞江锋.全媒体视域下的学习资源建设方略探究[J].現代教育技术,2014(1):60-67.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91.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2017:1.

[5]靖国平,涂雨轩.从“知晓的德育”转向“智行的德育”——当前学校德育变革的目标导向及其路径选择[J].现中国教育学刊,2017(2):83-88.

[6]邹太龙,易连云.大数据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4):81-86.

[7]龙宝新.我国公立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危机——基于对陕西省16所公立中学德育工作的实地调查[J].现中国教育学刊,2011(4):76-79.

[8]官仲章,吕一军.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7(4):71-75.

[9]张莉莉.走向对话:德育课程的有效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8(11):89-9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11]纪德奎,刘灵鸽.基于乡土伦理的农村德育课程:起点与路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4):94-99.

[12]张朝辉.以全新的德育理念指导创新性的德育实践[J].现中国教育学刊,2018(S1):222-224.

[13]易连云.全球共同利益视域下的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思考[J].教育学报,2018(1):45-50.

[14]冯秀军.现代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J].教育研究,2013(5):104-111.

作者简介:李宇婷,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省榆树市,吉林省榆树市育民乡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全媒体时代德育影响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