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2019-12-04 04:06卢子素
考试周刊 2019年79期

摘 要:生成性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是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的教学形态。与预设性课堂教学相比,其更强调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而并非仅仅关注各项教学目标的达成结果,即更关注学生通过何种学习方式,参与何种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针对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生成性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操作模式缺失的现状,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归纳出三个教学环节,即:课前弹性预设,准备有效生成;课堂巧妙激活,促成有效生成;课后总结归纳,升华提炼生成,以此为基础英语教育研究者和一线高中英语教师提供一个理论研究和可操作的实践教学范例。

关键词:预设性课堂教学;生成性课堂教学;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一、 高中英语生成性课堂教学提出的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认为,课堂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接受过程,而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交错纵横的生态系统。英语教学要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重点就在于课堂。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三个维度——师生、生生以及生本之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过程,在交流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探寻答案并解决问题或提出方案。由此可知,英语课堂是一个动态的、成长的、变化的、有生命的完整历程。而通过近几年来笔者对成都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观察,以及结合对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目前成都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90%的课堂属于预设性课堂教学。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 关注结果重于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和探究过程;

2. 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集体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 采用一刀切,忽视差异性教育,未能很好地开发其潜能;

4. 注重刚性、机械的教学流程设计,忽视了弹性、动态的学习流程设计;

5. 忽视附加价值教育,如成就感的满足,自信心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而这样的预设性课堂教学导致了如下的后果:

1. 对学生而言,学生成了知识库,被动地接受;课堂死气沉沉,缺乏生机与活力。缺乏学习兴趣,各种语言综合运用技能、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維不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2. 对教师而言,教师成了单方的传教士,知识的灌输者,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机械的,按部就班式的教育方法,其形式呆板,过程无趣,不能尽展教师的教育智慧,也无从谈起教学相长。

如上所述,预设性教学已经严重束缚了学生和教师潜能的发挥,高中英语课堂呼唤一种更具有弹性的,并且更多关注师生、生生之间的动态生成的课堂。为此,生成性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迫在眉睫。

二、 生成性教学的定义和特征

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的教学形态。与预设性教学相比,其更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关注过程重于关注结果。生成性课堂教学实现的前提是弹性的教学计划,它不是对预设性设计的否定,而是预设性教学的优化与提升。主要包括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注集体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差异发展;关注学生的成功体验——自信心的培养;除此之外也关注教师对课堂偶发事件的智慧处理,即对教育附加价值的关注。

作为预设性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提升,生成性课堂教学有如下特点:

(一) 自主学习

强调自主学习,即关注学生在独立思考,层层探寻的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

(二) 集体思维

亦即在课堂上必须有不同个体的独到观点呈现。它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发言或提问,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以组内讨论的方式呈现。

(三) 差异发展

班集体中每个学生个体在对待不同学科的态度,以及知识和技能发展水平均有差异,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在课前设计环节和课堂激活环节为其设计不同的任务,从而激发其学习动力、释放潜力、提升能力,达到思维培训目的。

(四) 创造思维

生成性教育观的创造性思维指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输入之后,能结合先知识,表达出或表演出具有独创性的观点或行为。

(五) 成功体验

生成性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课堂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课堂上是否有成功体验。成功体验感越强烈,自信心就越强,学习兴趣越浓。

三、 生成性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预设性课堂教学与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预设性教学更关注结果,即各项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而生成性教学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关注学生通过何种学习方式,参与何种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即动态生成情况;第二,前者只关注刚性的教学流程设计,而后者关注弹性的并且充满偶发事件的学习流程设计;最后,生成性教学在教法上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关注思维培养的学法设计。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载体,而教学过程应以此为出发点,通过问题驱动,设置任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释放潜力、提升其能力,从而实现不同教学目标的落实。课堂教学如果只关注结果,忽略过程,则会失去了它的生成性,那么课堂本身也就失去了弹性和生命活力。因此高中英语生成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寻势在必行。

四、 高中英语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实践探寻

落实生成性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不仅仅只关注课堂教学本身,而应关注课前、课堂和课后三大教学环节的互相影响。下面,笔者以外研社选修六“Module 5 Cloning”中的科普类文学作品阅读材料“Frankensteins Monster”为例,分析展开生成性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 课前弹性预设,准备有效生成

1. 把握教材内容,确立教学目标

每一种课型的英语课堂教学均有其不同的三维教学目标,但唯有共通之处是借助于文本载体,通过问题驱动,任务设置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释放潜力,提升能力,从而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而作为文学性较强的科普类文章的教学与普通说明文、应用文或记叙文较之不同之处在于学生必须借助阅读文本的语句本身来进行分析,并作出一系列的判断。比如:推断人物内心感受及其变化;通过对比人物在不同情况之下发生不同行为产生的原因;通过这些行为事实的对比,学生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进行顺利的表达。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为:(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学习相关词汇;(2)培养阅读技巧和培养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为:(1)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描写主人公内心的语句,在语篇中感知并理解和运用虚拟语气;(2)推断主人公feelings of Frankenstein and creature并分析造成creature一系列悲剧行为产生的缘由;(3)作出恰当的价值判断并正确地表达出来。Is such kind of cloning good or not?

2. 了解学情,适应差异发展,奠定有效生成

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对本故事很陌生。在该课堂学习中有三大难点教学:他们接触英文文学作品较少,分析归纳能力较难;用所学的虚拟语气进行表达比较难;对克隆技术作出正确的价值取向并用英语准确表达比较难。

3. 背景资料个性化,为课堂生成做好铺垫

为激发学生对本话题克隆技术的兴趣,笔者设计了两组对照鲜明的图片。一组为可爱的动物和日常生活熟悉的西红柿甜椒,学生顿时兴趣十足。而另一组克隆人图片和视频出现时,学生情绪十分激动,心中生疑:1. Who created him? 2. How was he created? 3. Whats the ending?,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进行种种预测,因而为了寻找结果并印证预测,好奇而急切地期待进行文本阅读。

(二) 课堂巧妙激活,促成有效生成

生成性课堂教学的特征最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即自主学习,集体思维,差异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成功体验。那么教师必须把握好这几个要素,在课堂中的各个环节中精心准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捕捉偶发事件并进行引导和及时反馈,为其创造独立思考、合作和发言的机会,从而收获成就感。

1. 珍视资源,促进有效生成

针对教学重点Frankenstain emotion和难点wish虚拟语气的教学,笔者设计了以下两个教学活动。

活动1:让学生根据文本,找出描写科学家Frankenstain内心活动的句子并提炼其感受。目的在于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揣摩和分析句子。文章中仅仅给出了两个词语即horror and disgust,但经过笔者的启发,学生却提出了更多的词语,如:sad, unhappy, puzzled, upset, terrified, scared, complex, excited, regret, disappointed。这些说明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運用了发散思维和逻辑推理,结合文本并跳出文本大胆表述,获得了成功体验。

活动2:富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该环节的设计目的为:第一,让学生把自己当成Frankenstain,通过朗读亲自去感受和体验这种“disappointed, regret, sad, terrified, anxious, fear, horror and disgust”的情绪;第二,培养其语音语调,加深情感体验,同时让学在该环节中自然而然接触虚拟语气“I wish I had not created this creature...”为虚拟语气的语言输出作铺垫。该环节的优势在于优生可以带动学困生,落实差异发展,同时体现语境教学法优势。因为在虚拟语气输出环节,班上英语学习较困难的学生都能根据课堂所学正确表达出句子“I wish I had learned English hard in junior high school.”

2. 课堂点拨开放化,促课堂生成走向纵深处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往往需要不同角度和不同深度的探寻,而教育工作者应以文本为出发点,充分挖掘教材和学生两方面的资源,并加以利用。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可以引发深度思考的问题:“Was the creature a born monster?”。文章这样描述:He seemed to smile. I think he wanted to speak, but I did not hear. He put out a hand, as if he wanted to keep me there, but I ran out of the room. 看似平淡的文字描述,却能体现出creature新生时的许多意愿和感受,如表现友好的行为,寻求帮助的愿望,孤单的情感,等等。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较少接触文学类作品,因而很难对这个问题作出准确判断。所以笔者带着学生,为其提供线索词逐步引导和分析,得出较合理的答案。

3. 课堂讨论多边化,让课堂生成呈现动态性

集体思维往往可以通过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合作和讨论中得以呈现,在思维碰撞中互学互惠。结合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克隆人的性格以及带来的种种灾难之间的对比,对克隆技术作出正确的价值取向并用英语准确表达。笔者设计了讨论环节,问题为“Is such kind of cloning good or not?”以促进生成展开。

在经过小组讨论之后,各小组内部和之间都陈述了独到的见解,有的同学表示赞同,有的持反对态度,并给出了理由。那么笔者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了辩论比赛,正反双方均陈述了理由,集体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呈现。

(三) 课后归纳总结,升华提炼生成

课后练习的布置体现了课堂所学的运用和延伸,因此在作业布置上应注意两点:1. 课后作业与课堂知识和技能习得应达到最佳关联;2. 课后作业应对学生而言有提升空间。针对以上两点,笔者要求学生写一段文字描述他们对克隆人这一行为有何看法。

五、 结论

生成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应向预设性教学走向生成性教学。而要体现自主学习、集体思维、差异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成功体验这五个特征,教育工作者应注意课前弹性预设,课堂巧妙激活和课后总结提升。只有关注这三大环节,才能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生成性教学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这并不意味着忽视课前预设,相反地要更加重视预设,而且应为更具弹性的预设;同时生成性教学同样强调目标的完成,没有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依然不能称之为生成性课堂教学;最后不过于强调生成,只是教学中不能无视学生带来的偶发事件,关注教育附加价值,培养其自信心。为此,高中英语如果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创造带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那么,这样的课堂不仅成为教师教、学生学的场所,而且成为师生教学相长的乐园。

参考文献:

[1]何晔.生成理念下高中英语教师实践性教学知识的构建才智[J].创新教育,2014(13):143.

[2]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6(8).

[3]卜声东.中职英语生成性教学实践研究[J].科技信息,2012(22):324.

[4]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中小学外语教学[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

[5]孙颖婕.论生成教学及其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作者简介:

卢子素,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大弯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