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Elegy for a Walnut Tree

2019-12-07 02:25Merwin
英语学习(上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低声胡桃新叶

W.S.Merwin

Old friend now there is no one alive

who remembers when you were young

it was high summer1.high summer:盛夏。when I first saw you

in the blaze of day most of my life ago

with the dry grass whispering in your shade

and already you had lived through wars

and echoes of wars around your silence

through days of parting and seasons of absence

with the house emptying as the years went their way

until it was home to bats and swallows

and still when spring climbed toward summer

you opened once more the curled sleeping fingers

of newborn leaves as though nothing had happened

you and the seasons spoke the same language

and all these years I have looked through your limbs

to the river below and the roofs and the night

and you were the way I saw the world

如今再没有一个活着的老朋友

还记得在你年轻时的那个时代

当我第一次看见你时正值盛夏

在我前小半生涯的白日炽光中

干草正在你的树荫下低声轻语

那时候你已经经历过多场战争

且战争的回响笼罩着你的寂静

历经离别的日子和缺席的时光

一年又一年逝去房子变得空荡

直到它变成了蝙蝠和燕子的家

但每当气温上升由春入夏之时

你仍再次伸展开蜷缩着熟睡的

新叶之手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

你和四季年岁说着同一种语言

这些年来我透过你的枝干望向

下方的河流、层层屋顶和夜晚

而你曾经是我观察世界的方式

美国诗人W.S.默温(W.S.Merwin,1927—2019)出生于纽约市,随后在新泽西州尤宁城度过了童年,九岁时与家人搬至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市。默温曾两度获得普利策诗歌奖(Pulitzer Prize for Poetry),并摘得美国诗人学会(Academy of American Poets)的最高荣誉坦宁奖(Tanning Prize)。2006年,在前往纽约市接受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的途中,默温应尤宁城邀请,重访故土。5月7日的《哈德逊通讯》(Hudson Reporter)记述了他的感慨:“我怀念那些树,尤其是对于童年的我如此重要的树。”《为一棵胡桃树而作的挽歌》,想必指的就是他童年住处或附近的某棵树。2.维基百科在介绍默温的早年生活时,提到年少的默温迷恋自然世界,有时会对着自家后院的大树说话。

在这首挽歌中,诗人首先回忆了这棵树“年轻时”的模样,并由此引申至当时的时代背景。夏日熏风拂过草木,引起阵阵“低声轻语”,仿佛在诉说胡桃树曾经历的南北战争等“多场战争”。与此同时,发生在大洋彼岸、以日本侵华战争为代表的法西斯运动也波及美国,“战争的回响笼罩着你的寂静”。随着美国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年复一年的“离别”和“缺席”致使村舍荒废,人的居所变为“蝙蝠和燕子的家”。再次经历动荡岁月的胡桃树却依然吐新如故,“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这种漠视周遭风云、兀自独立于世的态度,对年幼的诗人产生了重大影响,塑造了他曾经“观察世界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所哀悼的,恰恰是这种封闭自我、与外界割裂的世界观。“和四季年岁说着同一种语言”的胡桃树似乎依然存活,但它所代表的“观察世界的方式”,已经和当年的“老朋友”一样,“如今再没有一个活着”。作为哀悼者,即生者的诗人,则采取了自然万物相互关联的立场。一方面,诗人描写空置的人类居所“变成了蝙蝠和燕子的家”,例证人工建筑化为自然存在;另一方面,他采用拟人修辞,将干草的沙沙作响称为“低声轻语”,树木的逢春又绿比作“伸展开蜷缩着熟睡的/新叶之手”。人与自然不再是彼此独立的个体,而是互有联系,甚至可以相互转换的存在。没有标点符号、好似一气呵成的文字风格,也在形式上映衬二者不能被割裂开来。

这首挽诗在哀悼旧观念时,采取了人与自然相连共生的立场,这也是默温本人信奉的观点。作为一名热忱的环保主义者,默温对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有着浓厚兴趣,在诗歌中多次强调人与自然间的紧密联系,指出二者并无主次之分,而是共同构成了不可分割的生态整体。深层生态学的诞生,就是为了取代此前持人类中心主义姿态的环保思想,即所谓的浅层生态学(shallow ecology)。默温不仅在这首诗中通过哀悼旧世界观来表明立场,还通过个人创作风格推广自己的信念。《卫报》(The Guardian)诗歌评论编辑菲奥娜·桑普森(Fiona Sampson)在点评这首诗的出处,即诗集《清晨前的月亮》(The Moon Before Morning,2014)时就写道:“默温拒绝使用标点的标志性举动,以及他用我推你拉(push-me-pullyou)的诗行捕捉时间、空间与自然世界间的相连关系的方式,在英美诗歌中是独一无二的。”哲学思想与文字实践,也由此构成了一种新的“相连关系”。

猜你喜欢
低声胡桃新叶
你有病吗
金铜时代
《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五大场景
梧桐树
美丽的新叶古村
胡桃夹子
低声教育,养育懂事好孩子
胡桃夹子的规律
芳林新叶称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