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学习对『00』后员工的管理

2019-12-09 15:21潘文富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年轻人机制工作

文/潘文富

客观来说,作为员工,没有什么难管不难管的。当前所谓的90 后员工难管,主要是老板还是坚持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来看待90 后,坚持用老办法来管理新员工。

首先,在思想上,这几点认识要有:

1.现在,三年就是一个代沟,每代人之间的差异必然存在,这也许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2.人没有“缺点”,只有“特点”,特点并没有好坏之分,用对了就是优点,没用好才是缺点。

3.整体来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成长阶段没有吃过苦,没有真切地感受过生存压力,他们并不认为吃苦是通向成功的必然。

4.随着国际化的推进,年轻人更喜欢清晰量化的表达方式,诸如有话直接说、把话说在明处、把话说在前面。客观来说,这样直白的沟通效率更快,误解更少。他们对传统的那些“点到为止”“指桑骂槐”等绕来绕去的沟通方式并不是很热衷。

无论这00 后本身是什么样的人,只要是作为员工就得问一问,他们到公司究竟是来干吗的?这个问题若是问老板,估计大多数的看法就是:

1.员工到公司是来上班的,是来工作的。

2.或者,是为了挣钱。

其实,当前对员工的管理也好,考核也好,都是围绕这两点来说。从面试,到录取、转正、考核、激励,再到解聘,核心都是围绕着“工作”与“挣钱”。好好干,就能稳定工作,就有钱拿,不好好干,就会被扣钱,甚至会被解聘。

“00 后”的职业行为特征

得要换个思路了!基于90后、95 后的职业行为特征,00 后员工到公司来,往往有这两大特点:

1.是来享受生活的。从90后开始,就已经把当前的生活质量看得比事业发展重要,事业发展是要吃苦的,是要牺牲当前生活质量的,甚至要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苦日子。对于没有经历过苦日子,没有承担过巨大压力的年轻人而言,吃苦这种事情是很难接受的,他们要享受生活,要享受当下。所以,现在在面试的时候,员工经常会问到加班多不多,节假日是否正常放假,工作压力大不大,出差多不多,出差待遇如何(吃住行都不能差)。

对老板而言,来公司就是来工作的,而对年轻员工而言,则是先生活,再工作,尤其是一些在公司待的时间比在家里时间还长的岗位。所以,从迎合员工的角度来说,得要在“生活”这个层面做些工作和投入,诸如办公室的整体环境是否整洁有序,办公设备是否先进,办公家具是否具备人体工程学,有无专属保洁阿姨(要废弃员工轮值做卫生的做法),是否有内部服务机制,WIFI 速度,空调效能,上下班电梯挤不挤,办公室距离地铁口近不近,停车是否方便,团建活动是否丰富多彩,卫生间是否干净,前台是否帮着给收快递和送餐,茶水间是否具备冰箱、微波炉、饮水机、茶点等。

先让员工在生活层面感受到满意,在这个基础上,再来推进员工对公司的认可度。

2.是来过渡的。在传统的子女教育中,父辈往往会告诫孩子,在这个单位好好做下去,一直做下去,一直到退休。有些老板也在做这个春秋大梦,你看看日本的公司,那些员工都是从学校毕业一直做到退休啊,对公司多么忠诚啊,为啥我这儿的员工就像走马灯一样呢?

指望员工一直做下去,一直稳定在公司里,这个老黄历得要换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世界这么大,我要出去看看,要全面地感知这个世界,要多接触,多体验,反复尝试哪个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所以,他们要换公司,要换行业,要换地域,怎么会一直困守在一家公司,重复进行着同样的工作,这该多么的无趣,多么的无聊,甚至是多么的绝望!

所以,即便他们到当前的公司来上班,也只是个过渡而已,同时也在不断地寻找新的公司,也就是新的目标。

企业的应对方法

客观来说,年轻人想换换地方,也不是坏事,只是特点嘛,那么,就得要看老板怎么利用这个特点了。

1.把话摊到桌面上来说,老板不要强求员工非要稳定在公司里,表示理解并支持员工的跳槽。外面的天地更广阔嘛,今天是同事关系,跳出去之后,没准还是合作伙伴关系呢。当然,要跳出去,自身在专业技术能力和业绩方面,得要有些积累和亮点吧。不然身价上不去,跳出去的收益也不高。实质上来说,这个就回到原点:先把当前的工作做好。

2.年轻人虽然一直有跳槽或是自己创业的打算,但也知道这是存在风险的。基于这点,老板可提出对离职员工的再入职方案,即员工在离职时,若表现良好,在后期可再入职。通俗点来说,就是老板鼓励员工出去闯闯,能干得好是最好,万一干得不顺心,再回来就是了。从员工角度来说,留条退路自然是最好的,为了留好这个退路,在临走时,自然也不会把事做绝,该交接的也会交接好,不然就是自毁退路。

3.员工的流失不完全是坏事,这必然会倒逼着老板做这几点工作:

1)外部和内部的人力资源储备。

2)推动内部轮岗或是AB 岗机制。

3)推动内部兼职机制。

4)将员工各自掌握的技术经验,转变成作业标准和流程。

5)推动内训机制的建立,实现对新进员工的系统化快速培训。

6)工作事务与项目进度的透明化,方便随时换人接受。

7)对社会资源和客户资源的直接掌控,避免因员工离职而流失。

4.要轻松挣钱。钱嘛,肯定大家都喜欢,只不过,老板认为要先吃苦才能挣到钱,要挣大钱,就得要对应能吃大苦,一分投入,一分收获嘛。总而言之,得要辛苦才能挣钱。

而年轻人则不这么认为,虽然也喜欢钱,但不想吃苦,最好是轻轻松松就把钱赚了。例如打打游戏就能赚钱,买彩票,买个房子等涨价,即便是要通过工作挣钱,也希望这个工作过程尽量是轻松化,自己不要很辛苦,不要有太大压力,不要费太多的脑力和体力。

基于这个特点,老板对应要做的工作:

1.岗位工作范畴的清晰化界定。

2.执行工作的标准与流程。

3.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点,提前预告,提前让员工有思想准备。

4.培训机制的常态化,员工的职业技术水平越高,相对工作难度就越低。

5.后台系统的支持作用,各部门各岗位的配合机制清晰,不能让员工一个人在战斗。

6.专业分工,别试图打造全能型员工,专业分工,大家都轻松。

7.有模板的,尽量给模板,能用工具的,尽量给工具,持续降低员工在执行工程中的复杂程度,也就是别让员工费太多脑子。

为什么你加班加点做的东西没人要?面对越来越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如何快速、低成本地找准用户需求?来看精益创业第一步应该怎么迈。

任何一种创业,什么是第一重要的?答案是:被需要!只有被需要、有需求,才谈得上组团队、做产品、增长、赚钱、扩大营收。如果不被需要、没有需求,其他一切所谓的重要因素都无从谈起。

但被需要又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我们想象中的用户需求,未必是实际的用户需求;二是我们想象中的解决方案,未必是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案。

怎样找到准确的需求和准确的解决方案呢?我们先看看稍有不慎,企业可能会犯哪些错,又或遇到哪些坑。

除了前面提到的需求不准和解决方案不准,还有闭门造车、过早优化、过早扩张和忽视隐性成本一共六大问题。

猜你喜欢
年轻人机制工作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年轻人如何理财
不工作,爽飞了?
年轻人
皮革机制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