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抗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血糖控制状况分析

2019-12-11 10:08吴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9期
关键词:批准文号达标率国药准字

吴芳

[摘要]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的抗糖尿病药物治疗及血糖控制状况。 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1例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2 h血糖在18.0mmol/L以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抗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法,分为A组、B组,分别给予两组胰岛素治疗、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 结果 用药治疗3个月时,B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低于A组(P<0.05)。B组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案会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产生影响,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胰岛素注射治疗。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抗糖尿病药物;血糖控制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0(a)-0059-02

近年来,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问题[1]。这种血糖代谢紊乱疾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随着患者血糖代谢紊乱的持续,这一异常状态还会对患者机体的各种器官、系统功能产生影响,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威胁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安全[2]。上述状况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当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因此,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抗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该院研究以2018年5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1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1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抗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A组(胰岛素,53例)和B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58例)。A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53.6±7.8)岁。B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53.5±7.6)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接受胰岛素治疗:该组53例患者中,26例接受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70(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00013)抗糖尿病治疗;17例接受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40140)治疗;10例接受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 40052)治疗。

B组接受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该组58例患者中,31例接受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给予患者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374)治疗,用法:2~3次/d,0.5 g/次。15例接受阿卡波糖片治疗:给予患者口服阿卡波糖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716)治疗,用法:3次/d,50~100 mg/次。8例接受瑞格列奈片治疗:给予患者口服瑞格列奈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638)治疗,用法:3次/d,1~2 mg/次。4例患者接受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给予患者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271)治疗,用法:1次/d,15~30 mg/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变化;分析患者的血糖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指标变化

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时,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时,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均明显降低,但A组患者的空腹血糖(6.62±0.4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指标(10.92±1.82)mmol/L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糖達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

以抗糖尿病治疗后3个月为观察时点,统计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A组共30例达标,血糖达标率56.60%,低于B组血糖达标率86.21%(χ2=12.860,P<0.05);A组治疗期间共5例患者出现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9.43%,高于B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0,P<0.05)。

3  讨论

作为糖尿病群体的基本构成,2型糖尿病目前已经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3]。伴随着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这种常见病的治疗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事实上,这种疾病治疗的主要难度在于: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在长期病程中,患者的异常血糖波动会加剧其胰岛β细胞功能的损害,这一变化则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血糖控制难度,形成恶性循环[4]。

目前临床主要在调整饮食、增强运动锻炼的基础上,通过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注射胰岛素这两种方式,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这两种治疗方法均已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中得到了普及。

为了判断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价值,该研究以分组对比形式,将11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A组、B组,分别给予胰岛素注射治疗及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结果显示:经药物治疗3个月时,B组空腹血糖(5.58±0.36)mmol/L、餐后2 h血糖(8.72±1.91)mmol/L,均低于A组,且治疗3个月时B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水平86.21%,高于A组(P<0.05)。上述结果均证实: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在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方面,较胰岛素注射治疗存在一定优势。分析形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可能为:①胰岛素注射治疗存在延迟效应。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病程较长,采用这种药物治疗方法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容易因胰岛素注射治疗的延迟效应而影响最终血糖控制效果[5]。因此,在治疗疗程较短时,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未形成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②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较差。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在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期间,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性胰岛功能决定着:其血糖波动幅度较大,这一状况直接影响了A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指标水平及血糖达标率水平。③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更加契合患者的需求。相对于胰岛素注射治疗而言,口服抗糖尿病治疗的疗程较短,且不易引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因此可认为,这种药物治疗方法更加契合2型糖尿病患者的要求。④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药理机制。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部分药物可经提升脂肪肌细胞内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的活性水平这一作用机制,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水平的敏感性,加强患者胰岛对葡萄糖及糖原合成的利用,进而为患者血糖指标的调节与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而从这两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水平来看,B组患者无低血糖发生,A组低血糖发生率9.43%。这一结果表明: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水平高于胰岛素注射治疗。这一差异可能与胰岛素治疗的延迟效应及2型糖尿病患者本身的血糖波动特征有关。根据上述结果,可认为,为了保障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安全性,宜选择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干预方法。

此外,综合上述结果来看,分析胰岛素注射治疗方法的不足之处还表现为:由于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较高的低血糖发生风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为避免低血糖发生,常常需要因预防性目的而自主加餐,这一现象影响了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目标的实现。而当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未做好低血糖预防工作时,其低血糖风险则会产生变化。上述特征构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并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产生干扰。

综上所述,宜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中,引入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并为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的改善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爱桂.2型糖尿病患者抗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血糖控制状况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8):79-80.

[2]  田霖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鲁肽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D].长春:吉林大学,2016.

[3]  杨玲,刘蓉.2型糖尿病抗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血糖控制状况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0):7895-7896.

[4]  程欣,叶山东,陈燕.2型糖尿病患者抗糖尿病治疗方案与血糖控制关系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7):541-542.

[5]  丁雷,石国斌,吴吉平,等.2型糖尿病患者抗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血糖控制状况分析[J].安徽医学,2016,33(6):658-660.

(收稿日期:2019-07-06)

猜你喜欢
批准文号达标率国药准字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更 正
分层随访模式对院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13年1~2月份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公告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10 年第12 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