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者无疆用音乐丈量世界 访著名钢琴家、指挥家段轶轲文

2019-12-13 01:32吴虹
商业文化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协奏曲钢琴大师

吴虹

余秋雨先生有本书叫《行者无疆》,主要讲述了他考察欧洲时的所感所想,是用脚丈量西方文明。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一位艺术行者,他用音乐丈量世界,有音乐的地方就是他的乐土。他就是著名钢琴家、指挥家——段轶轲。

个人简历

段轶轲,1983年9月5日出生于湖北武汉。著名钢琴家、指挥家。曾任湖北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海口爱乐乐团艺术总监。

现任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段轶轲在指挥、钢琴、作曲、以及教育等领域中,已获国际国内多项大奖,其演奏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2009年,获湖北省“第三届金编钟奖”以及“第九届楚天文华”音乐表演一等奖。

2010年,赴意大利,参加“第20届国际青年钢琴家大奖赛”获金牌。

2011年,参加“全国高校钢琴教师演奏邀请赛”获一等奖。

2014年,赴旧金山,参加“第22届美国国际钢琴公开赛”获冠军。同年,获中国音乐家协会颁发的,中国音乐“小金钟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奖。

2014年,受邀于世界著名指挥大师祖宾梅塔率领的西班牙皇后歌剧院交响乐团在新年音乐会上,合作演出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令业界轰动。

2015年,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香港百利唱片公司全球发行其首张个人钢琴演奏专辑。同年,被授予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以及江汉大学第八届“感动江大人物”称号,并入选湖北省文化厅“百名优秀舞台人才”工程。

2011至2015年,受邀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合作,指挥歌剧《江姐》全国巡演数十场。之后,多次受邀赴北京在人民大会堂、空军司令部、中央党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并受到亲切接见,被誉为“第五代《江姐》指挥”。

2016年,其作品、论文被中国音乐核心期刊《音乐创作》、中文类核心期刊《当代电视》发表。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其学术著作。

职业经历

在指挥领域里,段轶轲多次受邀执棒与国内众多著名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其中包括湖北交响乐团、四川交响乐团、湖南交响乐团、海口爱乐交响乐团、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管弦乐队、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管弦乐队等。

2011至2015年,受邀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合作,指挥歌剧《江姐》全国巡演数十场,被誉为"第五代《江姐》指挥。"之后,多次受邀赴北京在人民大会堂、空军司令部、中央党校、国防大学、清华大学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并受到亲切接见。

在钢琴演奏领域里,段轶轲有着丰富的协奏曲演出曲目和独奏会经验,并与国内众多著名乐团合作演出了: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李斯特《第一鋼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五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第九钢琴协奏曲》、《第二十钢琴协奏曲》、格什文《蓝色狂想曲》、《黄河钢琴协奏曲》等作品。并多次受邀在全国各地举行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

大师评语

世界著名指挥大师祖宾梅塔说:“段轶轲真挚的演奏,让每一个音符都充满感情,深入人心”!

美国著名钢琴家兰达尔教授说:“段,演奏的斯克里亚宾,充满张力,在音乐中所表现的奋不顾身,总能催人泪下。他演奏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的末乐章,势不可挡的摧毁一切”。

意大利著名钢琴大师莫罗波利说:“段,几乎疯狂的,不可一世的在评委们面前演奏了艰难的《梅菲斯托圆舞曲》。他,是来自东方的魔鬼”。

西班牙著名音乐评论家、钢琴家雷罗萨说:“段,演奏瓦格纳的歌剧《爱之死》是令人动容的、窒息的。他制造出来的张力,仿佛整个库尔西剧院都要为之崩溃,当他结束时,所有一切都好像凝固了。他是一个极其敏感,并充满感性的东方钢琴家”。

中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大师盛中国说:“段轶轲为艺术而生,为音乐而存在的...”

中国著名钢琴演奏大师刘诗昆说:“段轶轲对于交响乐团的驾驭有着非凡的能力”。

中国著名钢琴演奏大师殷承宗评价其:“才华横溢,年轻有为”。

中国著名艺术家阎肃先生说:“聪敏踏实,不可多得”。

笔者:段教授您好(下文简称段),请您回忆一下,您最重要的指挥演出是哪一场?

段:嗯,2012年11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我受邀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合作,指挥歌剧《江姐》全剧连演三场。演出结束后,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我感到无上荣耀。

笔者:您最难忘的钢琴演出是哪一场?能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段:2014年1月5日,我受邀和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指挥大师——祖宾·梅塔先生与西班牙皇家交响乐团合作,在琴台音乐厅新年音乐会上演出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

我与梅塔大师第一次见面,是1月5日的下午17点,在武汉琴台音乐厅,也就是说,离正式开演只有不到三个小时。大师首先单独听了我的演奏。之后,对我进行了作品处理上的指导,接下来,就是指挥乐团与我排练。

梅塔大师听了我的演奏之后,向我传授了很多德奥音乐学派的精髓。包括,如何掌握贝多芬的节奏,装饰音奏法的选择,如何能使作品的演奏更富有结构力, 以及速度的选择和把握等等。我在练习过程中所选择的演出速度,比梅塔大师所要求的速度要快。在演出前与乐团排练的时候,梅塔大师所用的速度让我有些不适 应。因为速度一变,就意味着我演奏过程中发力的方式要变,随之而来的就是,和声运动的节奏、音响的平衡、句子的张力、呼吸、线条等所有一切都得变。 但我尽全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自己,来适应大师的要求。在正式演出的过程中,我曾有几次试图“挣脱”,但每次梅塔大师都能察觉到。每当我有“非分之想”的时候,他会看着我,然后无比从容的控制着我与乐团。

那支西班牙乐团非常一流,他们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年青。乐团的演奏家们十分有活力,对于演奏充满热情,每个人都有超群的演奏能力,舞台上声部之间的互动、沟通,让人振奋。这支年青的西班牙乐团,在梅塔大师的指挥棒下,奏出了让我们久违的“德国味儿”,内在、厚重、庄严的音响,感染了我,使我迸发着前所未有的演奏激情与冲动。大师在最短的时间让所有的个性都融为共性,作品始终都在理性、客观的进行着,一切都在大师的掌控之中,神圣不可侵犯,没有人能改变。

但我终究还是那么“倔强”,开了一个巨大的 “国际玩笑”。在第一乐章的华彩段落中,我所演奏的并不是贝多芬的原创版本,而是我自己改编的版本。当然,这种做法是绝对需要勇气的。我以十分自我的方式演奏了华彩段,并把华彩部分作品的副部主题做了比较浪漫主义的演奏处理……

对于我这一系列的“放肆,梅塔大师笑了,在演出过程中竖起了大拇指。

大师给予我的教导和鼓励,让我心存感激。在整个演出现场的过程中,大师始终为我“保驾护航”,没有任由我游离到严谨的传统之外。这次与大师的合作演出,是我人生中最生动、最精彩的一堂课。我将会承载着大师的教导,自信的面对以 后、一切……

笔者:如果方便的话,能说说您有哪些失败的经历吗?无论是比赛或是演出。

段:当然,这个没什么不方便的。没有经历过失败的成功,是没有分量的。

我在日本、意大利、葡萄牙和国内都输过比赛。在日本和葡萄牙的那两次比赛,我就是冲着第一名去的,结果败走麦城。2013年12月,在广东中山文化艺术中心的独奏会。我早上5点起床从海口飞广州,然后从广州坐车去中山,下午走台,当天晚上演出。由于舟车劳顿,毫无状态,导致舞台上各种失误,好像梦游一样。弹到普罗科菲耶夫《第七奏鸣曲》第三乐章时候,3分多钟的音乐,我可能弹了6分钟。因为,我忘了怎么结尾。最搞笑的是,莫扎特奏鸣曲的慢板乐章,我居然弹成串烧了,这一首的开头,另外一首的结尾。记者告诉我,观众中有人说,我表演了一场兼具“车祸”和“空难”的噩梦演出……

后来媒体给观众的解释是,我太累了……

但,人们花钱来听你演奏,不是想听这样的演奏。解释,都是没用的,当时我十分沮丧。但我有了经验,这很重要。

笔者:您认为的伟大作曲家有哪些?

段:首先,我是绝对没有资格在你的这个问题上,去做任何评价的。因为,任何一部流芳百世的艺术作品,它都是人类精神文明存在的最高体现与传承。

在你的这个问题上,我只能主观的谈谈我的一些个人观点。我认为,巴赫、贝多芬、斯克里亚宾、德彪西、瓦格纳、勋伯格,他们是音乐艺术历史上的革命者。

他们突破传统,受到非议,打破质疑,推动着历史的进程。是那个时代,那个學派最最伟大的“普罗米修斯”。

笔者:您最擅长演奏哪些类型的作品?最不擅长又是哪些呢?

段:擅长到说不上,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偏爱俄罗斯学派的作品。比如: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柴科夫斯基。以及晚期浪漫主义的作品,比如:瓦格纳、贝尔格。

我不擅长的有很多,比如:巴赫,斯卡拉蒂,莫扎特,肖邦等等。不擅长的原因,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演奏理念和分寸的问题。不擅长演奏的作品,不代表你可以不去了解他们,我只是不愿意那样去演奏。其实我认为,擅不擅长,不应该是一个演奏的标准和演奏的高度问题,它应该是一个演奏理念的问题,应该是愿不愿意的问题。是驾驭作品之上来表现自己?还是做作曲家的仆人来忠实的表现音乐?显然,我属于前者,所以我无法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奏家。因为,我任性,我“挑食”。

笔者:演奏、指挥和教学您更喜欢从事哪一项工作?哪项难度更大一些?

段:这三项工作不能说更喜欢哪项,因为太不一样。以前有人问过我,为什么要去做一个指挥家,我回答说:因为不用练琴了。(哈哈哈)

钢琴演奏,是一种艺术上的修行,有点像画家,很孤独。重复同样的技术动作百次千次,是对毅力的磨炼。一次又一次的推翻自己的演奏,是对思想的升华。倾尽全部的演绎作品,是对心灵的洗礼。

指挥家,有点像电影导演,需要顾及的方面太多。在专业上,你得了解所有乐器的演奏法,在技术上,你得系统的学习指挥法的手势,这个手势我把它比喻成音乐哑语。在实践中,你得设法让所有人都得听你的要求。请注意,我刚才的用词——设法。因为沟通和交流能力是指挥应该具备的最强能力。除非团长是你亲戚,否则,排练时,很有可能会打起来。

指挥家与钢琴家这两个职业产生了巨大的对比。教育,我认为是最难的,首先,这是一份幕后工作,难在改变改造他人。

笔者:虽然都是同一领域,可钢琴家与指挥家是两项完全不同的专业,您觉得两者之间会产生影响吗?

段:当从事了职业交响乐团指挥的工作以后,我对于钢琴这件乐器的理解以及钢琴演奏的思维和理念与以前相比就再不会一样了。

比如,就拿贝多芬来举例:钢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贝多芬完成交响曲创作的一个载体。贝多芬最著名的《命运交 响曲》的主题,在他第一首钢琴奏鸣曲的第—乐章,第二小节的左手声部就出现过了,还有《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中,当然,还有他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乐队部分的前奏以及钢琴独奏部分,到处都充斥着“命运动机”。我们将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称为音乐史上的“新约圣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于贝多芬钢琴作品的交响式创作思维的肯定。同时,他的这种理念也直接使钢琴作品的“织体”发生了空前的改变,“水到渠成”的拓展了钢琴演奏技巧的可能性,启发了李斯特。也就是说,钢琴,作为一件最复杂的乐器, 是因为它是唯一一件具有交响性的乐器,演奏者如果不是一个立体的思维,不能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不能富有逻辑的从纵、横向去宏观把握,那么,就会丧失钢琴的音响的本质, 以及钢琴“与生俱来”的先天优越性,那就是——交响性。

这,就是同时从事指挥工作,和钢琴演奏之后,对我产生的影响和启发。也是两大学科相互碰撞、交融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笔者:您与中国唱片总公司合作出过一张专辑是吗?

段:是的。中国唱片总公司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且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唱片公司。与之合作的都是蜚声世界的中国艺术大家。我能有这样的机会,为此感到十分荣幸。我想在这世间,留下我的声音。

笔者: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和职业演奏家,您又是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呢?

段:这是一个舞台与讲台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年的实践证明,这两者密不可分。舞台实践,需要有丰富的讲台理论知识来做支撑。讲台,需要有生动的舞台经验来使它“鲜活”,并富有生命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信息量极速 飞驰的当代,教师们应该更主动、更敏感,应时刻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信息量,瞄准国际最前沿的音乐发展的动态。最重要的是,手上一定要能出“活儿”。正确的演奏与示范,是让学生信服且最直观的了解你教学理念的最有效办法。这也是当代学生们所渴望的。艺术表演类的教学是不同于传销的!

笔者:除了练习之外,还有其他办法能在演奏上提高吗?

段:当然。练习只是在构筑作品的基础,比如节奏,速度,力度,音符等等。但最终,我们是要透过乐谱的表象理解到作品的真相。这个,需要有丰富的个人经历,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判断和体会以及思考作品,来传达作曲家的主张。

再则,去音乐厅现场聆听专家和大师的演奏,以及参加含金量高的大师班与音乐节十分重要。这些,都是提高艺术修为的方法。反之,不考虑上述问题,每天练琴8小时,那不是艺术,那是健美。

笔者:您是如何看待比赛的?

段:比赛,对于个人而言,无论成败,都是速成。往往准备一个比赛,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从挑选曲目,到练习完成,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是针对性以及目标性极强的过程。所以,无论比赛结果是成是败,对自己而言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况且,比赛的结果,是一个相对的结果,因为艺术之间的比较是一个审美的比较,它与体育不一样。评委席中,换掉任何一位评委,都会对结果造成重大的变化。所以,比赛中,运气也是很重要的。

况且,我们都知道,艺术作品以及艺术表现都需要个性,当人们一致认为你不错的时候,你就不会具有个性。比如,辣椒很好,但有人不喜欢。

笔者:现在学钢琴,去老师家里学和去教育机构学有何不同?哪个会好点?

段:在湖北,众所周知最高端的音乐教育机构是在武汉的——贝尔曼音乐艺术教育中心。我很荣幸的在2014年,作为教授身份在贝尔曼授课至今。

在贝尔曼5年多的工作中,让我了解到,专业且有逻辑的工作部署,是保障教学的先决条件。在贝尔曼,每周都会有教学会议,每个月都会有教授评核和教师培训以及师生音乐会,每个季度都会有专家大师来开音乐会和大师班,每年都会在国内最好的音乐厅——琴台音乐厅,举办师生音乐会等等。中心的师资结构,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有留学背景。这,是平台的力量,是一群专业的人在做一件事。

个人教琴,会出现随意性较大,缺少系统性,对于琴童而言保障少,教学缺少第三方监督,鱼龙混杂,以及教师个人信息量有限等方面问题。

所以我认为,当下孩子们学琴,应该去一流的音乐教育机构学,这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趋势。

笔者:您学生的年龄都多大?不同年龄学琴的孩子教学方法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吗?

段:我的学生从4岁到24岁的都有。

不同年龄的孩子,教学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说幼教,指的是幼儿园四到六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是以了解乐器和乐谱为主,点到为止。少儿教育,指的是小学阶段,是以打基础为主。初中阶段,是学琴的分界点,往往放弃學琴,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因为学生有繁重的家庭作业。那么此时,钢琴教师应该在教学上实施少而精的教学安排。作品量要少,但得抓作品的质。高中阶段,是拔高阶段,能坚持学琴的孩子,就离成功不远了。这个专业,能否得以伴随一生,就看高中三年。本科教学,是成果阶段,是学生作为专业学习最重要的4年。积累曲目,参加比赛演出等实践。研究生阶段,理论总结与过渡阶段,作为工作之前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

笔者:有人说您教学的时候很凶?

段:不是我性子急,而是我对标准的严苛!好吧,我承认我是急性子。有些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难道一错再错,错上加错,我还要微笑着说:没关系,再来一次吧……当然,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其实,老师最擅长的本领就是——哄学生开心。严厉,是教对学术的敬畏,对作品的敬仰,对家长的敬重,对学生的敬爱。

教和育,同样重要。习琴的过程,是一个修炼心、技、体的过程。最后培养的是审美,和对于美的向往和艺术真理的追求。破茧成蝶,是痛苦的,但终究是美好的。

笔者:您现在还坚持每天练琴吗?

段:每天?不可能。因为教学负担太重了。而且不知道为什么,事儿特别多。

笔者:那会退步吗?

段:我的手指现在比基围虾的脚还要软。

笔者:那有演出怎么办呢?

段:临时练练呗。练习时间不充分,作品又特别难的情况下,就开始动歪心思了,比如这一段实在练不好,那就只有在舞台上故作镇定,装腔作势的把它混过去,或者上台前在心里默念三个字:不要错,念六遍,六六大顺嘛。结果,每次都不灵,哎……

笔者:您的生活中除了音乐,还有哪些爱好呢?

段:抽烟、喝酒、喝茶、看电影、购物、旅游。

笔者:购物?怎么有个女孩子的喜好?

段:这……因为我也爱美啊。(哈哈哈)

我认为服装设计本身就是对美的追求,是艺术品的设计。我以前喜欢弹李斯特的时候我就非常喜欢LV和Gucci还有宝马。现在,我很喜欢勃拉姆斯,所以我就爱上了Prada、Burberry和奔驰。

对于奢侈品牌的文化以及对汽车的追求让我着迷。对于服装和机械的崇拜似乎能让我感到平衡的美感。前者柔美,后者刚烈。

三观的变化,本身就是一种成长的体现,所以个人审美和风格也会随之变化。任何人都一样,比如肖邦,他不可能只有一种风格,他有波兰民间的世俗风格,有法国沙龙贵族式的风格等等。风格的变化,是由于生活与经历导致的一种主张和观点的变化与行成的过程。

对不起,我是不是跑题了?

笔者:哦,听说您还做生意?

段:呃……为了生活嘛,(哈哈哈)所以我开了酒吧等等。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交流,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能让你更加的了解自己。艺术,是思想的体现,一旦它脱离了社会,那就会偏离,最终偏激。

酒吧,是一个很真实而又有趣的地方,你可以听到和看到各种不同的人和事,有的很八卦,有的很疯狂。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分享人们各种不同的喜怒情绪和奇闻轶事的同时,也慢慢的释放了自己。这也是酒吧文化,最迷人的地方。有时候,酒,乃良药啊。(哈哈哈哈)

朋友们说,我在音乐厅里和在酒吧里完全判若两人。在酒吧,我穿着裤衩,左手一杯酒,右手一支烟大笑的样子,像一条咸鱼,连我妈都不认识我了。(哈哈哈哈)

“或是机遇,亦是努力”,他幽默风趣爽朗不羁,却又饱含深情眼神忧郁。亦是真实?或是掩饰……

通往梦想的路上,他历经种种艰辛,打破质疑,即便风雨兼程,也将乘风破浪!

提及歌剧《江姐》,这部给予段轶轲无上荣耀,也让他历经困难艰辛的剧目,他坦言:“我倾尽所有的心血, 用尽毕生所学,去演绎它。”

关于歌剧《江姐》的演出,段轶轲告诉我,乐队中每一个声部,舞台上每一道布景,每一個道具,演员的每一段唱腔、台词,每一个动作、表情甚至眼神,他都烂熟于心……他也是当今唯一一位可以背谱去演绎这部宏伟巨作的指挥家。

该剧的作者,我国老艺术家阎肃老师,更是不吝笔墨,亲笔写信高度赞扬了他。前空政文工团团长,郭旭新老师也兴奋的评价道:“段指挥与我们的配合,天衣无缝……”

在艺术之路上,段轶轲一直在“偏执”的行走,他认为,艺术其本身就是充满主观与个性的,如果一个音乐家他一生的艺术追求,只是谨慎而又克制的去表现作品,成为作品或音符的“仆人”,又或者在艺术表现上一味的去博得听众们的喜好,那么这样的人,只能算是一个以艺术作为谋生手段的“庸才”。

人们主观的褒贬评价,是不能改变和决定艺术家的命运与其艺术的存在和沿袭的。自我而又主观的艺术个性,是艺术发展的血脉。它必须无奈的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所以,艺术家要充满勇气,要有一颗坚韧、执着、勇敢的心,不会因为质疑或非议而胆怯夭折。如果向往高处的温暧与光明,那么根,就要忍受潮湿与黑暗……”

猜你喜欢
协奏曲钢琴大师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春日协奏曲
纸钢琴
钢琴
海浪协奏曲(上)
海浪协奏曲(下)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