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甲骨文“步”字句的句法分析*

2019-12-16 06:32張玉金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19年0期
关键词:時間句首

張玉金

(華南師範大學)

殷墟甲骨文中的“步”有步行、行走的意義,也有使/令……步行、行走的意義。以這種意義的動詞“步”作謂語的句子叫“步”字句。本文對這種句子的句法結構加以分析,並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據筆者的研究,在殷墟甲骨文中,“步”主要有三個義項:一是步行、行走;二是令/使……步行、行走;三是作人名、方國名。“步”没有用作祭名的用法。

前兩個義項的“步”是動詞。動詞“步”可以作謂語的核心或核心之一。以動詞“步”爲核心或核心之一的句子,筆者稱之爲“步”字句。

據筆者所見,以往未有學者對甲骨卜辭的“步”字句進行句法分析。“步”爲典型的位移動詞,對“步”字句進行句法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步行、行走意義的“步”常見,令/使……步行、行走意義的“步”少見。本文先分析前一種意義的“步”字句,再分析後一種意義的“步”字句。

一、“步”作謂語或謂語中心

這裏的“步”是指意義爲步行、行走意義的“步”。

(一)單獨作謂語

這種意義的“步”可以單獨作小句(單句或分句)的謂語。小句的主語可以出現,也可以省略。例如:

(1)壬午貞:王步?

癸未貞:王步?

丁亥貞:王步?(《屯》734)

(2)戊辰卜,貞:王步,亡灾?

丙申卜,貞:王步,亡灾?

庚子卜,貞:王步,亡灾? (《合》36377)

(3)貞:貯步,若? (《合》4705)

(二)“步”前有狀語

在“步”字句中,“步”前可以出現狀語。根據出現在主語前後的不同,狀語可以分爲句首狀語和句中狀語兩種。“步”前出現的狀語有三種情况:

1.“步”前出現句首狀語

所謂句首狀語,即當“步”字句的主語出現時,這種狀語仍出現在語句之首、主語之前。從語用的角度看,它是全句的主題。這有兩種情况:

一是多音節時間名詞語,包括雙音節的時間名詞和多音節時間名詞短語。例如:

(1)戊寅卜:庚辰王步? (《合》32946)

(3)貞:今壬寅王步,不雨? (《合》12043)

(4)貞:翌丁未王步? (《合》6948正)

(5)貞:今日步? (《合》458)

上引例(1)至例(4),“步”字句的主語“王”都出現了;在例(5)中,“步”字句的主語省略了,不過由例(2)來看,例(5)中的“今日”應是句首狀語,若補出主語,應在“今日”之後補出。

之所以强調是多音節的,是因爲如果是單音節的時間名詞,則通常出現在語句主語之後作句中狀語,例如:

(1)戊申貞:王己步于合? (《合》27435)

(2)今辛未王夕步? (《合》7772正)

但也有例外,如:

甲王不步?(《屯》2224)

有時候,表時間的介賓短語可以作句首狀語,不過這樣的例子很少見,在目前所能見到的甲骨文資料中,只找到一個例子:

(1)于乙王步,若?(《合》32725)

2.“步”前出現句中狀語

所謂句中狀語,即當“步”字句的主語出現時,這種狀語出現在動詞“步”之前、語句主語之後。這有四種情况:

一是副詞作狀語,都是句中狀語。能在“步”字句中作句中狀語的副詞,常是“其”“勿”和“先”。例如:

(2)丁巳卜,古貞:王勿步? (《合》5217正)

(3)癸巳貞:子效先步?在尤。一月。 (《合》32782)

(4)乙巳貞:其步? (《合》35315)

(5)己卯卜,□貞:勿步,戠? (《合》16230正)

上引例(1)至例(3),“步”字句中的主語都出現了;在例(4)至例(5)中,“步”字句的主語都省略了。但是,由例(1)至例(2)來看,例(4)中的“其”、例(5)中的“勿”都應是句中狀語。當“步”字句中的主語出現時,“其”“勿”等副詞從未作過句首狀語。

二是“副詞+介賓短語”,都是句中狀語。這裏的介賓短語都表示時間。例如:

(1)王勿于辛亥步? (《合》5223)

三是“副詞+時間名詞語”,也都是名中狀語。這裏的副詞,一般是語氣副詞“惠”或否定副詞“勿”+語氣副詞“唯”。“惠”和“唯”都是語句的焦點標記。這裏的時間名詞語,可以是雙音節的時間名詞,也可以是多音節的時間名詞短語。由此可以看出一個規律,即當多音節時間名詞語作語句主題時,則要作語句首狀語;當多音節時間名詞語

作語句焦點時,則要作句中狀語,並在其前加上焦點標記“惠”或“唯”。例如:

(1)乙卯卜:王惠丁巳步? (《合》908)

(2)貞:王惠翌乙巳步? (《合》6949)

(3)王惠今辛未步? (《合》14149正)

(4)壬戌卜,□貞:惠甲子步? (《合》495)

(5)貞:翌甲申步?

貞:勿唯甲申步? (《合》4284)

上引例(1)至例(3),“步”字句的主語都出現了,在例(4)至例(5)中,語句主語都省略了。但是由例(1)至例(3)來看,例(4)中的主語若不出現,應出現在“惠”之前。甲骨文中“惠”和“勿唯”常構成正反對貞,語法位置相同,所以例(5)中的主語若不省略,也應出現在“勿唯”之前。

四是介賓短語常作句中狀語。這種介賓短語都表示時間,介詞通常是“于”(一般可譯爲“到”),其賓語一般是時間名詞語。例如:

(1)壬辰貞:王于癸巳步? (《合》32947)

(2)甲申貞:王于丁步?

乙未貞:王于丁酉步? (《英》2435)

(3)王于乙步? (《屯》2177)

(4)貞:于甲子步? (《合》67正)

(5)翌癸亥王步?

于翌甲子步?

(《合》5203)

上引例(1)至例(3),“步”字句的主語都出現了;在例(4)至例(5)中,“步”字句的主語都省略了。但是由例(1)至例(3)來看,例(4)至例(5)中的介賓短語應是作句中狀語的。

前面説過,表示時間的介賓短語也可以出現在語句之首作句首狀語,但是這種例子很少見,在我們使用的語料中僅一見,而作句中狀語的却常見,所以把例(4)至例(5)中的介賓短語分析爲句中狀語,是依據這種介賓短語通常出現的位置而作出的分析。

3.“步”前同時出現句首狀語和句中狀語

這時,也遵循上述規律,即作句首狀語的,一般是雙音節的時間名詞和多音節時間名詞短語;作句中狀語的,一般是“副詞”、“單音節時間名詞”或“副詞+單音節時間名詞”。例如:

(2)今辛未王夕步?

今未勿夕步?(《合》7772正)

(3)貞:翌丁未勿步? (《合》458正)

(4)貞:今己酉夕步? (《合》19250)

上引例(1)至例(2),“步”字句主語前出現句首狀語,主語後出現句中狀語;例(3)、例(4)“步”字句的主語都省略了,但是由例(1)至例(2)來看,例(3)中的“翌丁未”是句首狀語,“勿”是句中狀語;例(4)中的“今己酉”是句首狀語,“夕”是句中狀語。

(三)“步”後有補語

“步”字句中的動詞“步”後可以出現補語。這有三種情况,一是介賓短語作補語;二是名詞作補語;三是“名詞+介賓短語”作補語。

1.介賓短語作補語

在“步”字句中的動詞“步”之後作補語的介賓短語,都表示處所。介詞是“于”和“自”,“自”引介“步”的位移起點,“于”引介“步”的位移終點,其賓語都是處所名詞。“自”字介賓短語、“于”字介賓短語都可以單獨出現在“步”之後,也可以構成聯合介賓短語,一起出現在“步”字之後,這時總是“自”字介賓短語在前、“于”字介賓短語在後。

介賓短語單用的例子如:

(1)庚子貞:王步自壴? (《屯》2100)

(2)辛酉卜,尹貞:王步自商,亡灾? (《合》24228)

(3)辛酉貞:王步于鳴? (《合》32839)

例(1)中的“王步自壴”是問王應該從壴地開始行走嗎?例(2)類此。例(3)中的“王步于鳴”是問王應該行走到鳴地嗎?例(4)類此。

介賓短語合用的例子如:

(3)己酉卜,行貞:王其步自嘉于麥,亡灾? (《合》24347)

2.名詞作補語

名詞作補語有兩種情况,一是雙音節時間名詞可以置於動詞“步”之後,表示時間,例如:

(1)癸丑貞:王步乙卯? (《合》32727)

(2)乙卯卜:王步丁巳,易日? (《合》32941)

(3)癸卯卜:王步甲辰,易日? (《合》34114)

(4)辛亥卜:步今日,若?

[壬]子卜:今日步,若? (《合》21125)

上引例(2)、例(3),都應該在“易日”前加標點,也就是説,其前的雙音節時間名詞是屬於上一小句的,作“步”的補語。這樣斷句的理由是:一是存在例(1)這樣的例子,證明動詞“步”後可以出現雙音節時間名詞;二是當“王步”前出現多音節時間名詞語時,則“易日”之前不再出現雙音節時間名詞,這説明雙音節時間名詞是圍遶“王步”前後移動的,而不會是“易日”的修飾語。例如:

(1)丙子卜,内:翌丁卯王步,易日?

翌丁卯王步,不其易日?

貞:翌戊辰王步,易日?

翌戊辰勿步?

(《合》11274正)

(2)甲辰卜:王于己酉步,易日? (《合》20264)

第二種情况是表示處所的名詞,可以出現在動詞“步”之後,表示處所。例如:

(2)丙辰卜,在奠貞:今日王步羌,亡灾? (《合》36772)

當處所名詞出現在“步”之後時,通常要在其前加上介詞“自”或“于”,表示位移的起點或終點。但是有時候也可以不用介詞,這時往往是表示位移終點的。

3.“名詞+介賓短語”作補語

“名詞+介賓短語”中的名詞,都是表示時間的雙音節名詞,而介賓短語則是表示處所的介賓短語,或者是“自”字介賓短語,表示位移的處所起點;或者是“于”字介賓短語,表示位移的處所終點。例如:

(2)丙辰貞:王步丁巳于春? (《合》32727)

(四)“步”前有狀語後有補語

“步”字句中動詞“步”的前面出現狀語,同時在“步”後出現補語。這時“步”前的狀語要遵循“步”之狀語的五條語法規律;“步”後的補語要遵循“步”之補語的四條語法規律,没有例外。例如:

(1)丙子卜,内貞:翌丁丑王步于豊?丙子卜,内貞:翌丁丑王勿步? (《合》14732)

(2)丙午卜,在商貞:今日步于樂,亡灾?己酉卜,在樂貞:今日王步于喪,亡灾? (《合》36501)

(7)癸未卜,□貞:王其步自尋,亡灾? (《合》24399)

(9)辛巳貞:王惠癸未步自果陮? (《合》33150)

(11)貞:于庚午步于卒? (《合》11274正)

(12)王夕步自果三陮? (《合》33149)

(13)戊申貞:王己步于合? (《合》27435)

(14)乙卯卜,王曰貞:翌丙辰王其步自隻? (《合》24346)

(15)貞:今日勿步于奠? (《合》7876)

上引15個例子,都是以動詞“步”爲謂語中心的“步”字句。例(1)至例(5),都是雙音節時間名詞和多音節時間名詞短語作句首狀語,只是例(2)第一條卜辭主語省略了。例(6)至例(8)是副詞(勿、其)作句中狀語。例(9)是“惠+雙音節時間名詞”作句中狀語,例(10)是表時間的介賓短語作句中狀語,例(11)中的主語省略了。例(12)、例(13)都是單音節時間名詞作句中狀語。例(14)是多音節時間名詞短語作句首狀語、副詞(其)作句中狀語,例(15)是在“今日”和“勿”之間省去了主語。

上引例(1)、(2)、(6)、(11)、(13)、(15)都是表處所的“于”字介賓短語作補語,表示“步”的處所終點。上引例(3)、(4)、(7)、(9)、(10)、(12)、(14)都是表處所的“自”字介賓短語作補語,表示“步”的處所終點。上引例(8)則是“自”字介賓短語和“于”字介賓短語同時出現在“步”字之後。上引例(5)則是處所名詞出現在“步”字之後作補語。

二、“步”作謂語中心之一

當動詞“步”與其他動詞語構成兼語短語、連謂短語、動詞性聯合短語作謂語時,動詞“步”只是謂語中心之一。

(一)兼語句

動詞“步”可作兼語句謂語的一部分。這時動詞“步”前要有使令動詞,使令動詞後是兼語,兼語後是“步”。“步”是兼語發出的動作行爲。“步”前的使令動詞常是“令”“乎”,有時是“曰”。例如:

(4)貞:勿令我史步? (《合》6226)

(5)庚寅貞:王令中翌己卯步? (《合》32939)

(6)翌丁卯令步? (《合》6236)

(8)丁未卜,亘貞:今日乎步? (《合》19253正)

(9)貞:曰倉侯出步? (《合》6083)

上引例(1)至例(6),其中的使令動詞是“令”,前五個例子,使令動詞後的兼語都出現了,它們分别是“沚、、子、我史、中”等,後一個例子,使令動詞後的兼語省略了。例(5)比較特别,表時間的名詞短語出現在了兼語之後、動詞“步”之前。

上引例(7)至例(8),使令動詞是“乎”,例(7)後使令動詞後的兼語出現了,是“衆人”。例(8)中使令動詞後的兼語省略了。

上引例(9)中的“曰”應該是使令動詞,其後的“倉侯”應該是兼語。“曰”有這樣的義項,他辭或言“曰雀取?/勿曰雀取?”(合190)、“辛未卜貞:曰各化來?/貞:勿曰各化來?”(《合丙》137),可以爲證。

(二)連謂句

“步”在兼語句中的位置固定,都是出現在使令動詞之後,但是在連謂句中位置不固定,或者出現在前邊,或者出現在後邊。

“步”出現在别的動詞語前面的例子如:

(1)庚寅卜,□貞:今者王其步伐尸?

庚寅卜,□貞:今者王勿步伐尸? (《合》6461正)

(3)戊辰卜:己巳步省? (《屯》412)

上引四例,“步”後是表示征伐、省視、狩獵義的動詞,“步”用於其前,表行走義。“步”與其後的動詞之間有先後關係,也有行爲與目的關係,行走的目的是去征伐、省視、狩獵。

“步”出現在别的動詞語後面的例子如:

(1)丁未貞:惠亞以衆人步? (《合》35)

(2)以人步? (《合》1024)

“以”是動詞,有帶領、率領之義,“以”後一般是表人名詞語,“步”用於其後。例(1)中的“以衆人步”是説率領衆人行走,例(2)類此。

(三)並列句

“步”在並列句中,可與别的動詞構成聯合關係。例如:

(1)丙寅卜:王己巳步往廼易日? (《合》21079)

“步”的意思是步行、行走,“往”的意思是前去、前往,兩者意思相近,構成聯合關係。正因如此,“步”和“往”的位置可以前後互换,在例(1)中“步”在“往”前,在例(2)中,“往”在“步”前,這顯示出“步”和“往”之間的並列關係。

三、“步”字動詞語作賓語

“步”字動詞語,是指以“步”爲核心的動詞語。“步”動詞語可以作謂語,表陳述。也可以在一個小句中作賓語,表指稱。

能以“步”字動詞語爲賓語的動詞,主要有“告”“禱”“奏”“延”等。

1.動詞“告”帶“步”字動詞語爲賓語的例子如:

(1)辛未貞:今日告其步于父丁一牛?在祭卜。 (《合》32677)

(《屯》866)

上引例(1)中的“其步”作“告”的賓語,“其步”的主語未出現。例(1)是卜問:今天用一頭牛把(某人)將要外出行走一事禀告父丁好不好。例(2)中的“衆步”作“告”的賓語,這例是卜問:舉行燎祭以便把衆人行走一事向丁禀告好不好。例(3)中的“”是人名。“其步”是告的賓語。這四條卜辭卜問的是:把這個人將要行走一事禀告祖乙好不好?是應該向父丁禀告這個人將要出行呢,還是不宜禀告將要出行呢?例(4)中的“其步”也是作“告”的賓語。

如果對“步”字動詞語可作賓語這種語法現象没有正確認識,則可能導致對這類卜辭詞語訓釋和斷句的錯誤。如對於例(1)中的“步”,孟世凱(2009:288)解釋爲祭名,讀爲“酺”,認爲是禳除灾害之祭。其實這種“步”也是步行、行走之義。又如對於例(3)中的“步”,《小屯南地甲骨》(下册第一分册)認爲是祭名。對於例(3)第3、4條卜辭,他們是這樣斷句的:“甲午貞:于父丁告,其步?/弜告,其步?”這種標點並不正確,在“”後不應加標點。

2.動詞“禱”帶“步”字動詞語爲賓語的例子如:

(2)丁酉卜:王禱其步? (《屯》422)

“禱”的意思是事神求福消灾,與“告”的意義相近,所以在古文獻中兩者常連用。例(1)中“亞其步”作“禱”的賓語,例(1)是卜問:用一頭牛爲亞將要出行一事到享京進行祈禱好不好?例(2)中的“其步”作“禱”的賓語,例(2)是卜問:王爲某人將要出行一事進行祈禱好不好?《小屯南地甲骨》一書在“其步”之前加標點,這是不正確的。

3.動詞“奏”帶“步”字動詞語爲賓語的例子如:

對於上引這個例子,孟世凱(2009:386)在“奏”後加逗號,把其中的“奏”讀爲“湊”,解釋爲聚會衆多樂舞人參與活動或會祀。這種標點和訓釋可能都值得商榷。“奏”在卜辭中可用作祭祀動詞,可能是進、進獻之義。例如:“甲午卜貞:王奏兹玉,咸左?/甲午卜,貞:王奏兹玉,咸弗左?”(合6653)這是卜問:王進獻這塊玉,咸是否會添麻煩。

4.動詞“延”帶“步”字動詞語爲賓語的例子如:

(2)貞:勿往田,延步? (《合》10536)

“延”在卜辭中是一個謂賓動詞,可以帶動詞語爲賓語,是繼續進行的意思。例如:“戊辰卜:其延兄己兄庚歲?”(合27617)這是卜問:繼續舉行對兄己和兄庚的歲祭好不好。

上引例(1)中的“延步”是動賓短語,“步”是“延”的賓語。例(1)是卜問:王繼續出行好不好?例(2)中的“延步”意思相同。

四、動詞“步”的使動用法

動詞“步”的意思是步行、行走,它是不及物動詞。這種“步”可以有使動用法,這時它是使/令……步行、行走之義,是及物動詞,以稱人名詞爲賓語。這種“步”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也可與别的動詞一起構成複雜謂語。

(一)使動用法的“步”單獨作謂語中心

(5)己亥卜,□貞:翌庚子步戈人,不橐?

(二)使動用法的“步”構成複雜謂語

結 語

甲骨卜辭中的“步”有步行、行走之義,也有令/使……步行、行走之義,以這種意義的動詞“步”作謂語中心或中心之一的句子,本文稱之爲“步”字句;以動詞“步”爲核心的動詞性短語,本文稱之爲“步”字動詞語。

步行、行走意義的動詞“步”,應該是一價動詞。這種“步”可以作謂語或謂語中心之一,也可以與其他動詞構成複雜謂語。

這種“步”作謂語中心時,它的前面可以出現狀語;後面可以出現補語;或者前有狀語後有補語。動詞“步”前出現狀語的語法規律,可以總結如下:

一是雙音節的時間名詞和多音節的時間名詞短語,都是作句首狀語的,作“步”字句的主題。

二是副詞作狀語,都是句中狀語。

三是“副詞+表時間的介賓短語”作狀語,都是句中狀語。

四是“副詞+時間名詞語”作狀語,也都是句中狀語。這時副詞通常是“惠”或“唯”。它們是語氣副詞,是語句焦點的標記,標誌其後的時間名詞語是語句的焦點。

五是表時間的介賓短語,通常是作句中狀語,偶爾作句首狀語,作句首狀語時是全句的主題。

動詞“步”後出現補語的語法規律,可以總結如下:

一是表處所的介賓短語,都是作“步”的補語。這種介賓短語主要有“自”字介賓短語和“于”字介賓短語,它們可以各自單獨出現在動詞“步”之後,也可以聯合在一起出現在動詞“步”之後,這時總是“自”字介賓短語在前,表示“步”的起點;“于”字介賓短語在後,表示“步”的終點。

二是處所名詞有時單獨出現在動詞“步”字之後,表示“步”的處所,這時可以視爲處所名詞前省略了介詞。

三是雙音節時間名詞除了可以出現在“步”字句之首、作句首狀語之外,也可以移到動詞“步”之後作補語,表示時間。

四是雙音節時間名詞和表示處所的介賓短語可以同時出現在動詞“步”之後作補語,這時雙音節時間名詞在前,表處所的介賓短語在後;表處所的介賓短語要單用,不聯合使用。

當動詞“步”前有狀語、後有補語時,分布的規律是副詞和表示時間的詞語在前作狀語,而表示處所的詞語在後作補語,没有例外。

雙音節時間名詞,一般出現在語句之首作句首狀語的,有時可以出現在動詞“步”之後作補語,但這是有條件的,即動詞“步”之前没有表示時間的狀語,而且這種用例限於個别組類的卜辭。

動詞“步”還可以與其他動詞一起構成複雜謂語,這種複雜謂語可以是兼語短語、連謂短語,也可以是動詞性聯合短語。由這種兼語短語充當謂語的句子叫兼語句,由這種連謂短語充當謂語的句子叫連謂句,由動詞性聯合短語充當謂語的句子叫並列句。

“步”字動詞語可以作賓語。能以“步”字動詞語爲賓語的動詞,可以分爲三類:一類是“告”這類言語動詞,“步”字動詞語是説出來的内容,是受事;二類是祭祀動詞,如“禱”“奏”,“步”字動詞語是這種動詞的爲動賓語;三是形式動詞,如“延”,這種動詞可以帶謂詞性賓語。

使/令……步行、行走義的動詞“步”是二價動詞,這種動詞“步”必須帶賓語,以稱人名詞爲賓語。這種“步”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也可以與其他動詞一起構成複雜謂語作“步”字句的謂語。這種“步”即步行、行走意義的動詞“步”的使動用法,由於這種用法的“步”比較常見,所以可以不視爲活用,而視爲兼類,即認爲使/令……步行、行走義已是動詞“步”的語言意義。

參考文獻

劉釗等:《新甲骨文編》(增訂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第一册,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版。

温少峰、袁庭棟:《殷墟卜辭研究——科學技術篇》,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3年版。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

趙誠:《甲骨文簡明詞典——卜辭分類讀本》,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

崔恒昇:《簡明甲骨文詞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劉興隆:《新編甲骨文字典》,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版。

孟世凱:《甲骨學辭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第二版,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8年版。

王力等:《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版。

張玉金:《論殷代的祰祭》,《中國文字》新三十期,臺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版。

張玉金:《關於甲骨文中的“往”是否用作祭名的考察》,待刊。

曹錦炎、沈建華:《甲骨文校釋總集》卷十,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版。

裘錫圭:《釋求》,《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版。

猜你喜欢
時間句首
澳門teamLab超自然空間
全城歡樂嘉年華——“2019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
檢討統一開考成效,合理提升行政效益
英语倒装句用法归纳
多做正分 少做負分 正確投資有章可循
24時間万全体制全天候安全走行
流動的詩意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的关系代词which和as用法辨析
“闹市”与倒装句
浅谈倒装句高考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