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民歌的新活力
——以陕北民歌《三十里铺》为例

2019-12-17 11:18刘家乐
黄河之声 2019年10期
关键词:陕北民歌音乐

刘家乐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高原地势与陕北人厚重淳朴的情感碰撞孕育出了一曲又一曲广为传唱的陕北民歌。从上世纪40年代唱开的《拥军花鼓》、《黄河船夫曲》,50年代遍传的《兰花花》、《三十里铺》、《赶牲灵》,到80年代流行的《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五月散花》等。这些歌曲是陕北人民生活的反映,是这一地区社会历史的忠实记录,是千千万万劳动群众集体创作的一部生活的史诗,也是一部争取自由,追求幸福的心灵的呐喊。

《三十里铺》是陕北民歌信天游的代表作之一,讲的是一对男女青年双喜和凤英由相恋而分手,难舍难离的动人故事。本文将从《三十里铺》的歌曲背景,歌曲的不同演绎方式,演唱风格入手,谈论传统民歌在现时代的新活力,新的传承与保护。

一、《三十里铺》的“前世今生”

民间对于《三十里铺》的创作众说纷纭,一说是集体创作,一说歌与词全都是村里一个农民所作,另一说是根据真人真事编的。直到1993年年底,报刊才披露了《三十里铺》是由农民歌手常永昌所作。他随口唱出的几句:“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和了个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配上属于“信天游”《骑白马》的曲调,很快就在赶牲灵的人群中传开了。“常永昌那时在村骡马大店干活,接触到不少南来北往赶牲灵、拉骆驼的后生。他编的这几段顺口溜,大伙觉得很好听,有意思,都喜欢传唱,后经众人添油加醋,形成了许多段、许多版本的“酸曲”。常永昌编唱《三十里铺》的初衷,无非也就是排遣寂寞和打发时光,并无伤害他人之意。可是歌曲的传播却给王凤英带来了沉重的苦难、无尽的烦恼和令人难以承受的世俗歧视。

直到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当中国音乐艺术举步维艰之际,陕北民歌却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唱民歌,闹革命”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风潮。起源于三十里铺村的这首“爱情歌曲”原本没有歌名,在1943年经鲁迅艺术学院的文艺工作者删改润色后,赋予了它新的生命。此后,这首歌就有了自己的名字——《三十里铺》。同时歌曲的内容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民间传唱的恋爱“酸曲”变成送郎参军的革命歌曲。

1945年,由鲁迅艺术学院教师何其芳、张松如(公木)负责编辑出版了第一本《陕北民歌选集》,经过鲁艺艺术家改编整理的17段《三十里铺》歌词被刊登出来了,这是《三十里铺》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面世。新中国成立后,作曲家王方亮将民歌《三十里铺》改编成无伴奏女声合唱,从17段歌词中挑选出6段歌词作为标准版本传唱。使这首爱情故事的“信天游”得到了丰富、提高与推广,让这首优美动听的陕北民歌广为流传开来。

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三十里铺》,歌词里面的三哥哥和四妹子已不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人了,它已经演化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一种追求爱情与幸福的青年男女的象征。

二、《三十里铺》的“新声代”

“好歌是民歌遗产的根基,好唱家是传承民歌的动力,好声音则是两者融合后民歌内在美质的外化”这是著名的音乐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乔建中教授在文章《传承不息的“陕北好声音”》中说到的。我们现如今所熟知的陕西本土的歌唱家有很多,如贠恩凤、王向荣、石占明、王二妮、阿宝等。正是由于他们的歌声,让原本仅传于一隅的陕北民歌响遍了神州,滋润了我们每一个听众的心田。

听王二妮的演唱,仿佛一下子被她的歌声拉到了贫瘠、荒凉的黄土高原上,淳朴的黄土地人民用方言,即兴的歌唱,那么嘹亮,那么高亢。尽情的抒发着他们对生活的期盼和憧憬,他们的喜怒哀乐。二妮全曲用纯粹的陕北方言演唱,保留了陕北民歌的淳朴风味。她的歌声一出来就能受到听众的认可和喜爱,正是这样干净,不事雕琢,带有几分新鲜田野气息的声音,拉近了她与听众的距离,让人们倍感亲切与喜爱。这应该就是原生态歌手的魅力所在吧!

同样,在我们很多专业音乐院校的舞台上,《三十里铺》是受欢迎度很高的音乐作品。高校声乐老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辅导、训练《三十里铺》这首歌曲的演唱,是学生们学习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必选曲目。著名的中国青年女歌唱家雷佳,在她的博士毕业系列音乐的最后一场《“源远流长·寻根之旅”雷佳民族民间歌曲专场音乐会》中也演唱了这首陕北民歌《三十里铺》。雷佳口中的《三十里铺》与王二妮演唱的《三十里铺》是完全不一样的风韵和味道。她通过对音乐的节奏、节拍、速度等多方面的变化处理,在节奏自由的信天游唱腔中,较好的处理了几个时间节点上的情绪释放,让观众的心弦紧扣,被带入到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里面,我们听到的是雷佳对于民歌作品极具个性化的当代诠释,她把田间地头的民歌带入现代音乐厅,她的演唱一方面保留了其地方音乐独有的美感特质,保留了其原汁原味的风韵,另一方面,又强化了音乐的整体节律,使其变得更加流畅而富有动力。这富有“现代感”的高度艺术化处理,让我们看到了民族传统音乐的更多可能,更加生动、活力的未来。

三、《三十里铺》的“新形式”

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到如今,陕北民歌《三十里铺》依旧历久弥新,活跃在人们的音乐世界里,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经典之乐,音乐是相通的,音乐是无国界的,同样的音乐旋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著名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朱昌耀演奏的二胡版本的《三十里铺》,二胡特有的音色演绎像是在给听众娓娓道来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那个声音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弱到强,时而让人感觉如涓涓细流,时而又如浩瀚的大江大海,把每一个音乐结点,歌曲人物的情绪起伏都表达的淋漓尽致。

再有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王中山曾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风华国乐》节目中演奏过《三十里铺》,古筝“高山流水”的特质让这首曲子灵动了起来,像一层层的浪花打在石板上,乐曲情绪的渲染更加的浓墨重彩,华丽生动。仿佛乐曲的男女主人公就在我们的面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们的不舍与想念,也能引发听众的共鸣,勾起人们对过去情感的回忆。当然,这些也与演奏家们高超的演奏技巧,和对歌曲的细腻处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除了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对《三十里铺》的改编演奏外,西洋乐器同样也对其进行了创作和演奏。小提琴演奏家张毅拉奏的小提琴独奏曲《三十里铺》根据歌曲原型,采用了叙事性的创作方式,用音乐语言向人们讲述了这段凄凉委婉的爱情故事。他那优美的小提琴旋律,如诉如泣,时隐时现的空灵的女生吟唱,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这是心灵的对话,是与音乐的交流和融合。在发挥出小提琴艺术魅力的同时,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丰富的音乐语言及独特的音乐风格,实现了真正的“中西合璧”“洋为中用”。

猜你喜欢
陕北民歌音乐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党建地图·陕北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音乐
穿花衣 唱民歌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