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敦煌舞蹈教学中的元素练习与风格训练

2019-12-17 11:18黎宗建
黄河之声 2019年10期
关键词:舞姿舞者敦煌

黎宗建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广元 628017)

敦煌莫高窟的石窟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和人类智慧的结晶。莫高窟的壁画展现了从魏晋时期到元以来十多个朝代的乐舞艺术,不同时期的敦煌舞蹈各具特色,但是纵观每个时期的敦煌壁画舞姿可以发现它们的不同特色均围绕这一个共同的基本格调,而这种基本格调正是敦煌舞蹈的风格所在。敦煌舞作为一个独具艺术魅力的舞蹈流派,为了能够将敦煌舞蹈的特色风格充分展现出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在依托壁画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并且通过“元素”练习将教学训练的精准度提高到最佳程度。

一、敦煌舞的三段元素训练

(一)呼吸和眼神的训练

在最初的敦煌舞训练中,呼吸和眼神是分开来训练的,经过不断的实践发现将呼吸和眼神训练综合到一起会更加科学[1]。呼吸和眼神训练到位可以将敦煌舞所具有的内涵和神采韵律等充分体现出来,其中呼吸又在整套舞蹈动作中起着主导和枢纽的作用。首先要小口吸气,同时带动身体向上提升,整体感觉就如同嗅花香一样,当气息升至定点时则形成一种瞬间停顿的状态,随后再将胸腔的气息缓慢吐出,只吐三分留七分,继续将剩余的七分气息吐出,直至降到松弛状态。在整个吸和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直立上升,形成一种顿挫并连贯的状态。虽然这一呼一吸看似简单,但是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却并不容易。强调直立上升时可以借助练习芭蕾舞的把杆来让学生保持后背直立的身体形态,在这种状态下引导学生练习呼吸动作。深沉的呼吸可以表现出一种平和与沉稳的情感状态,同时营造一种安详、和谐的氛围。那么此时就需要一种能够表达含蓄和善良情感的眼神来与之配合[2]。还有一种与深沉的呼吸相反的呼吸训练法是较为快速且短促的呼吸训练法,这种呼吸训练法更加刚健有力,所营造的是一种欢快和跳跃的氛围,那么此时的眼神就需要表达一种欢快的情感,就需要灵动率真的眼神来与之配合。因此,在敦煌舞蹈的训练过程中眼神和呼吸的训练要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加突出敦煌舞蹈的内涵和气韵。

(二)肋、胯、膝的训练

敦煌舞蹈的舞姿多以S形和直角三位体态来展现,就需要通过舞者的肋、胯和膝这三个部位分别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从而形成一种三位体式。在练习的过程中肋部的动作相对较难,因为大多数学生在练习肋部的动作时会一同连带胯部,使得胯部动作幅度过大。那么,初学者在练习的过程汇总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明确肋为主导部位,在牵动腰部的同时要保持胯部的稳定;其次是胯部动作的训练,在训练胯部动作时要注意将胯和双肩保持平行的状态,同时带动肋和腰,这里需要明确的是胯在松动和推动过程中起到主导地位。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坐胯和立胯这两个动作的区别之处;最后,在练习膝部的环动动作时,肋和胯要保持不动不能随着膝部的推动而晃动。通过对肋、胯和膝这三个元素进行训练可以大幅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对这三个部门的掌控能力提升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完成形体动作的表演[3]。

(三)曲线的训练

敦煌舞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每个舞蹈动作都会有通过特别鲜明的身体曲线来体现。敦煌舞的肢体曲线大致可分为六种:第一种是S形柔和小曲线,这种曲线是建立在松垮基础上所形成一种较为阴柔的曲线,它更为强调一种柔和圆润的感觉;第二种是S形大曲线,是通过下沉、冲肋和出胯这一连串动作所形成S形三道弯大曲线,这种曲线在敦煌舞姿中最为常见;第三种是直角三位体Z形曲线,是在立胯基础上加之推胯、冲肋从而构造出一个直角曲线,它所要突出的是种阴柔种带着阳刚之气的美;第四种是四道弯曲线,在三道弯曲线基础上提胯冲肋低头测抬腿形成,是对三道弯曲线动作的延伸;第五种是五道弯曲线,四道弯曲线动作加之歪头形成;第六种是拧身曲线,这种曲线拿督较大,需要将身体通过转身下沉来形成拧身起伏的螺旋状的曲线,也就是将身体要像拧麻花一样,难度较大。不论是哪种肢体曲线均来源于莫高窟的壁画,由此可知敦煌舞的三段元素训练均有据可依,这些特点在敦煌莫高窟地297窟的壁画《树荫下的供养人》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4]。

舞者要想将敦煌舞姿的精髓展现出来,就需经过严格正规的动作训练,如果没有经过正规训练所呈现出来的动作往往会很怪异,因为每个曲线动作的训练均有各自的训练章法,且每个曲线动作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比如在冲肋时扛肩、低头时伴有不恰当的下勾、出胯时会导致全身倾斜,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动作的柔美性,敦煌舞讲究的是婀娜小蛮、肩若削成、腰若约束等特色,如若动作不到位也就无法展现出敦煌舞的内涵美了。

敦煌舞蹈中除了有肢体曲线之外,手臂的曲线也很重要。肢体曲线配合着相应的手臂曲线更增添了敦煌舞的独特韵味,敦煌舞的这种多棱角曲线美也是与传统古典舞的主要区别之处,中国传统古典舞所讲究的“圆”,而敦煌舞则是通过棱角分明的曲线了彰显其独特的魅力,也许这一特点也正是敦煌舞能够独成一个流派的原因吧。

二、敦煌舞的风格训练

(一)“形”的训练

每个舞种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外部造型,同时也是指一个舞蹈动作向另一个动作过渡的过程[5]。“形”可以将每种舞蹈的不同风格所展现出来,比如敦煌舞会通过多棱角的多种曲线动作(S形三道弯、Z形直角曲线)利用冲肋、提胯等来形成,敦煌舞也正是通过肋、胯、膝加之手臂来形成多折、多弯、多棱角和多曲线的肢体动作,也形成了敦煌舞所特有的外部形体特征。

(二)“神”的训练

“神”是指舞者在表演过程中一种神情形态,也是舞者内心情感的表达。判断一个舞者的舞者是否能够彰显敦煌舞的魅力也正是通过“形神兼备、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来评定的。而“神”的表达则主要依托于舞者的“眼神”,恰当的眼神运用可以将舞蹈所蕴含的情感更加生动的体现出来,而眼神的表达也是需要经过长期正规的训练才能完成的。

(三)“韵”的训练

“韵”则是指敦煌舞所具有的内在韵律,需要通过舞者的呼吸、推移和气韵等来体现。内部韵律对于整套舞蹈动作具有主导枢纽的作用,舞者通过呼吸和眼神的练习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其中深沉的呼吸特点是更敦煌舞的精髓所在[6]。

(四)“律”的训练

“律”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舞者身体的律动,二是指舞蹈动作在律动过程中所要遵循的规律,这二者是紧密不可分的。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据可依,有律可循,一套动作能够行云流水的完成,中间不会出现卡顿,动作和动作之间的转变也须符合舞姿造型的特点,使得整套舞蹈动作保持协调一致。而敦煌舞也正是将中原、地方和西域的元素有机结合到一起,最终形成风格鲜明的敦煌舞流派。

三、结语

敦煌舞的元素训练和风格训练为学习敦煌舞的精髓打下了坚定的基石,敦煌舞的基本训练课不仅仅培养了越来越多的敦煌舞蹈人才,更是给欣赏者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和心理震撼。

猜你喜欢
舞姿舞者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舞者
风中的舞者——蜡梅
看看,春的舞姿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梦幻舞姿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