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效膏治疗压疮

2019-12-19 02:07王海波王艳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外用换药压疮

王 宇,王海波*,王艳华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沈阳 110032;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4医院普通外科,长春 130062)

压疮,是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美国压疮专家组(NPUAP,2007年)将压疮定义为“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和(或)摩擦力作用,通常发生于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1]。我院中药复方制剂一效膏(一效散油调制剂)治疗压疮临床疗效确切,但尚缺乏分子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对照试验观察一效膏治疗压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将局部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作为观察指标,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6月就诊的压疮住院/门诊患者病例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在入组前一天拟定整个试验随机化方案,确定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由不直接参与研究的人员(随机化办公室)控制并按照随机数字法产生的随机数字执行分配。原发病为骨科疾病14例,脑梗死后遗症16例,冠心病10例,慢性肺部疾病10例,肿瘤晚期6例,老年痴呆4例。多发部位为骶尾部,坐骨,足踝,大转子,肩胛部,髂嵴等。研究组,男20例,女10例,III期压疮14例,IV期压疮16例,平均年龄(63.33±12.47)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III期压疮13例,IV期压疮17例,平均年龄(60.80±14.01)岁。2组临床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压疮诊断标准[2],并且符合压疮NPUAP分期[3]III期、IV期者;年龄在18~79岁(包含);研究前1周未接受任何治疗者;研究对象自愿作为受试对象,能接受和坚持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压疮合并严重感染者;患者接受过类皮质甾酮疗法,放射治疗,癌症的化疗,所有可能影响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案者;合并糖尿病并发症者;有局部深部放射治疗史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怀孕、哺乳期或准备妊娠者;近1月内参加过或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既往有中药外用过敏者、贝复济过敏者。

1.3 方法

1.3.1 研究组 基础换药联合一效膏治疗。基础换药:换药期间使用蚕食清创法逐渐清除坏死组织。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碘伏无菌消毒,由外向内消毒3次,然后以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干净创面,充分暴露创面。一效膏外用:一效膏(一效散用香油调和而成,辽药制字 Z05010335)外敷,外敷范围大于创面周围红肿范围1 cm,厚度为1.0~1.5 mm,无菌纱布覆盖并固定。

1.3.2 对照组 基础换药联合贝复济外用(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10980077,批号20110505,规格63 000 IU/瓶)。基础换药:换药期间使用蚕食清创法逐渐清除坏死组织。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碘伏无菌消毒,由外向内消毒3次,然后以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干净创面,充分暴露创面。贝复济外用:将贝复济药液直接喷于创面处,无菌敷料覆盖并固定。剂量150 AU/cm2,3次/d。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1.4.1 安全性指标 包括血尿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进行评定,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且波动值无临床意义,视为安全;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视为安全;否则按照不安全路径进行重新评定。

1.4.2 PUSH压疮愈合计分表创面面积、疮口渗出量、创面组织类型三项评分的总和。压疮面积计算方式为长×宽(cm2),即0 cm2为0分,<0.3 cm2为1分,0.3~0.6 cm2为2分,0.7~1.0 cm2为3分,1.1~2.0 cm2为4分,2.1~3 cm2为5分,3.1~4.0 cm2为6分,4.1~8.0 cm2为7分,8.1~12.0 cm2为8分,12.1~24 cm2为9分,>24 cm2为10分。渗液量具体评分依据为:无渗液记为0分,少量渗液记为1分,中等量渗液为2分,大量渗液为3分。创面组织类型评分依据为:创面闭合记为0分,创面为上皮组织记为1分,创面为肉芽组织记为2分,创面为腐肉记为3分,创面为坏死组织记为4分。三项综合得分越高,即PUSH评分越高,压疮病情越重。

1.4.3 VEGF表达水平检测。以平均光密度值评价VEGF表达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包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创面PUSH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2组创面PUSH评分比较( ,n = 30) 分

表1 2组创面PUSH评分比较( ,n = 30)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组 别 治疗前 治疗14 d 治疗30 d对照组 13.17±2.78 11.03±2.75 8.40±3.20研究组 13.10±2.89 11.47±3.04 6.73±3.11#

2.2 2组压疮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比较 见表2。2.3 安全性分析 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表2 2组压疮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比较( ,n = 30)

表2 2组压疮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比较( ,n = 30)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组 别 治疗前 治疗30 d对照组 0.134±0.029 0.147±0.014研究组 0.143±0.021 0.265±0.038#

3 讨论

压疮,主要病因是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压疮形成后表现为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软组织坏死。在对一般综合性医院的调查中显示压疮的发病概率可达3%~4.5%,脊髓损伤及骨折因素长期卧床的被动体位患者压疮的发病几率可达25%~85%[4]。压疮,中医又名“褥疮”“席疮”,病因为久病卧床,机体气血运行失常而发生肌肉、皮肤等组织失养,又因摩擦等原因导致皮肤破溃,感染毒邪而致压疮。压疮的临床特点是创面经久不愈,病程较长,且多发生于骶尾部、肘踝部、背脊部等容易受压的部位。

一效膏是由一效散(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辽药制字Z20150675)以适量香油混合而成,主要成分为朱砂,炉甘石(煅),冰片,滑石粉。其中朱砂性甘,微寒,常用于疮疡肿毒、口舌生疮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5]证实,朱砂外用有抑制和杀灭细菌、寄生虫的作用;炉甘石甘,平,有收湿止痒敛疮的功效。主要用于溃疡不敛等病症。现代药理[5]分析证实:炉甘石外用能部分吸收创面的分泌液,不仅具有收敛、消炎、止痒的作用,同时因吸收渗出后形成保护膜,还具有保护创面的作用,并能抑制局部葡萄球菌的生长;冰片辛、苦,微寒,具有清热止痛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5]证实,冰片局部外用具有防腐、止痛的作用,但其作用较为温和。较高浓度的冰片(0.5%)对部分致病性皮肤细菌及真菌等有抑制作用。滑石粉甘、淡、寒,外用具有收湿敛疮的功效。现代研究认为,滑石粉具有吸附和收敛的作用,撒布创面后可在肉芽组织上形成一层被膜,能吸收创面分泌物,同事具有保护创面肉芽组织、促进结痂的作用。在体外,滑石粉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5-6]。

压疮形成机制有缺血性损伤、再灌注伤、细胞变形等学说。其中缺血性损伤学说认为,压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血管、毛细血管损伤,导致局部组织形成缺血环境而出现的相应病理改变[7]。由此可见,积极治疗压疮,不仅需要积极局部换药,预防创面感染,同时治疗原发病、解除压力压迫、加强全身营养等措施尤其重要。VEGF是一种特异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压疮愈合过程中表达丰富,其在压疮愈合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8]。它既能使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又能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使血管中的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外基质中,有利于新生血管和基质的细胞生长[9-11]。本试验结果证实,与贝复济(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相比,中药复方制剂一效膏可明显上调压疮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提示一效膏治疗压疮可能是通过上调组织中VEGF表达,从而增加新生血管和基质细胞生长而实现的。

综上所述,应用一效膏可明显改善压疮创面渗出情况,并促进创面组织愈合,缩短疾病治疗周期。

猜你喜欢
外用换药压疮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蒙药内服外用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自拟黄芪红花膏外用治疗感染性创面50例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