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2019-12-20 10:17李红军辽东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水库环境保护

文/李红军,辽东学院

由于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具有密切关系,建设全过程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兴修水利工程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科学的、合理的分析水利工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水利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1.1 对周边人类生活的影响

水源会带来很多的传染疾病,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对水源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疾病防御,很可能造成水源污染,给周围生活的人群带来一系列的传染疾病,我们应该在建设的过程中重点关注这些问题。

1.2 造成大量的移民

水利水电工程造成大量的移民。兴建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就会使原本周边生活的人群进行迁移工作,如果移民没有得到有效的安置,就会造成很多的社会问题。

1.3 周围文物的破坏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各种文物古迹遍布各地,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兴建的过程中就会造成对文物的破坏,这些文物古迹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一旦破坏就很难进行修复,这对我们国家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在建设水利水电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保护文物的预算。

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1 水利工程建设对局部气候、水库水温结果、水质和地震的影响

大型水库的建设主要是使建设区的包括气温、风速、湿度、降水等的微气候环境条件有所改变。其中水库的水温结构分为两种,即分层型和混合型。而混合型的水温结构对环境的影响要比分层型小,而水库水温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温的分层温度高低如何变化的。水库下部的低温水对农作物、水生生物、人类生活等产生危害:①造成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减产。②影响水生生物(主要是温水鱼类)的生长和繁殖。③不利于工作、学习和娱乐。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水体经过长距离的输送或一定时间的储藏,都会使复氧过程充分,从而丰富了水体潜在的环境容量资源。另一方面,在库区内水位抬高,水流缓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同时水库中由于大量水体的聚集,会使库区地壳结构的地应力发生变化,容易诱发地震,特别是随着高坝水库的修建,强烈的水库地震时有发生。

2.2 水利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的,一方面通过筑堤建库、疏通水道等措施来避免农田被水冲刷等灾害外;也要通过拦截天然径流,以此调节地表径流能够补充土壤水分的改善等出现的情况。其次就是使下游平原淤泥肥源在兴建水利工程后能够有所减少,就需要疏通两岸渗透的地下水,还要使其水面抬高,避免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大面积土壤次生盐碱化和沼泽化。例如,阿斯旺大坝的兴建使得泥沙淤积在水库内,汛期不再出现洪水泛滥肥沃两岸的土地。三峡水库的中下游地区大面积低湖田面临沼泽化威胁,渍害田比例增大。

2.3 水利工程建设对动植物、水生生物的影响

我们在修筑堤坝的时候,除了保护鱼类尤其是洄游性鱼类的正常生活环境不被破坏外,这样避免更多的鱼类灭绝。特别是我国长江地区特有的白甲鱼、岩源鲤以及中华鲟,因为今年渔业产量中白鳍豚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而引起大家的重视。而水利工程的建设使自然河流出现渠道化和非连续化的态势,就造成库区内原来的森林、草地或农田被淹没水底,陆生动物被迫迁徙。

3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期的措施

3.1 进行科学的环境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环境影响报告书也是建设项目规划、立项、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中重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各级水利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要对评价的真实性、可靠性,给予严格审核。对于工程本身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必须给予科学的分析,为解决工程本身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

3.2 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面我国虽然已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其本身还有一点的缺陷,执行力度还不够强。我们必须对现有法律规定及时进行完善。对于在不宜进行水电项目建设的地区一定要做到严格把关,坚决禁止进行水电工程建设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对于违法者,要依法进行追究,并立即采取整改措施。真正把加强地区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切入点,对严重破坏和影响生态环境、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的水电建设项目,应该重新进行评估和审查。从长远利益出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能一切服从经济需要,应该做到经济最大化,生态破坏最小化的原则进行。

3.3 提高水利工作者的整体水平

水利水电工程能给环境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的水利建设一般都是大型工程,涉及部门多,需要联动工作,因此这就需要每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准。要充分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要把引进设备、技术、人才充分结合起来。仅环境保护具备了意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勘探、测绘、工艺、设计、材料、设备、施工共同提高要求,只有总体综合技术提高了,我们才能真正做到降低环境破坏,保护环境和生态。

3.4 加强运行期的环境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我们要做好减少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破坏的各种保护措施。1)相关部门不仅要重视建设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而且重点落实各环境保护措施、投资的完成情况。2)为了开展水库环境保护工作,建设单位应从各方面确保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3)为保护水库的水质,工业基地等必须确保其污水处理厂和事故排放池的正常运行,以免污染水库水质。4)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应重点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并以投资为手段进行控制,验收通过一项,拨付一项相关款项等措施。

4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大量便利的同时,也为我们的声带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对这些生态破坏进行补偿,在工程规划、建设、施工过程中重视生态保护,尽最大的能力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为我们服务的本质。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水库环境保护
漳河有一水库群
环境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